[摘要] 在首都“四個中心”城市戰(zhàn)略定位中,政治中心定位是位列第一的城市功能。這一功能的戰(zhàn)略意義要從北京是首善之區(qū),正前所未有地走向世界舞臺的中央這個角度來理解,這一功能的內涵要從保障政治安全,維護首都穩(wěn)定,完善政治服務功能三個方面來把握。為建設好大國政治中心,北京市的廣大干部要不辱使命,盡快完成從“北京干部”向“首都干部”的轉型。
[關鍵詞] 大國政治中心;" “四個中心”功能建設;" 城市功能定位;" 首都屬性
[中圖分類號] D616"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0529-1445(2019)05-0064-04
首都“四個中心”城市戰(zhàn)略定位是黨中央、國務院賦予北京新的歷史使命。在“四個中心”的功能定位中,政治中心是首都特有的屬性,是位列第一的城市功能。
加強首都“四個中心”功能建設,首要任務是加強政治中心建設。中共中央、國務院對《北京城市總體規(guī)劃(2016年—2035年)》(以下簡稱“新總規(guī)”)的批復中明確指出,“堅持把政治中心安全保障放在突出位置,嚴格中心城區(qū)建筑高度管控,治理安全隱患,確保中央政務環(huán)境安全優(yōu)良”。 由此可見,把政治中心建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做好政治中心的服務和保障工作,既是由黨中央、國務院對北京工作的要求決定的,也是由全國“政治中心”在“四個中心”功能中所處的戰(zhàn)略核心地位決定的。只有緊緊抓住“政治中心”建設這個關鍵,提高政治站位,才能準確理解和科學把握習近平總書記對首都北京城市性質和功能定位的精神實質。
政治中心定位具有極為重要的戰(zhàn)略意義。首先,首都是國家政權的核心所在,是國家認同、民族認同的標志,是政治整合、國家統(tǒng)一的象征。北京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對于全國具有很強的示范效應。2014 年 2 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視察工作時強調,“建設和管理好首都,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內容?!薄氨本┮⒆銉?yōu)勢......在建設首善之區(qū)上不斷取得新成績”??倳浀倪@番囑托將首都建設水平標定在首善之區(qū)的高度,將首都發(fā)展提升到國家戰(zhàn)略的高度,將首都治理提高到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高度,充分凸顯了他對北京的殷切期望。
其次,北京的政治中心是一個正在走向世界舞臺中央的大國政治中心。從近年來北京承辦的一系列重大國際活動中就能窺見一二,從APEC領導人會議到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從攜手張家口獲得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舉辦權到兩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再到2019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等。北京作為社會主義大國首都,正在成為備受世界媒體和輿論關注的政治交往和政治活動中心。隨著中國國際地位的不斷提升,國際影響力的持續(xù)增強,國外主流媒體對北京的關注程度也在日益增加。據統(tǒng)計數據調查顯示,2007—2017十年間,國外主流媒體關于北京的報道量超過中位數1(8289條),北京成為最受外媒關注排名第四的城市。新總規(guī)提出,“要把北京建設成為具有廣泛和重要國際影響力的全球中心城市”,這意味著在理解和把握北京全國政治中心的功能定位時,要將其提升到“全球中心城市”的高度來認識。
大國政治中心戰(zhàn)略定位內涵豐富,從核心功能看,主要體現在保障政治安全,維護首都穩(wěn)定,完善政治服務功能三個方面。
保障政治安全。國家政治安全是國家的政權、政治制度、主流政治意識形態(tài)及執(zhí)政黨的執(zhí)政地位不受國內外各種勢力的威脅、干擾和侵害等的客觀狀態(tài)。我國政治安全的根本任務就是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社會主義制度,確保黨執(zhí)政安全。這也是維護首都政治安全的根本任務。
保障好政治安全就要維護好政權安全。政治安全是根本,維護中國共產黨的執(zhí)政地位是政治安全的核心要義,確保中央和國家政權機關的安全是政治中心的首要功能。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政治中心方面,要做好中央政務功能服務和安全保障?!甭鋵嵖倳浿甘荆訌姳本┱沃行墓δ芙ㄔO首先要確保中央和國家政權機關的安全,必須把防范化解影響首都政治安全的各種重大風險作為重中之重。同時,努力把滿足人民群眾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huán)境等方面的新需要作為首都工作的重心,筑牢首都政治安全的群眾基礎,確保首都大局穩(wěn)定,促進和諧宜居的國際一流之都祥和安寧。
保障好政治安全就要維護好政治制度安全。保護政治制度的安全穩(wěn)定,保障國家政治生活和重大政治活動的有序運行,保障國家政治機關的有序運轉是政治制度安全的重要內容。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與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和基層群眾自治制度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北京作為政治中心要在堅持國家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上率先垂范。尤其要在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理論與實踐上,在黨的領導、人民當家做主、依法治國的有機統(tǒng)一上善于實踐創(chuàng)新,既能以首善標準運用民主集中制原則維護黨和國家的政治權威,又能有序擴大公民的政治參與;既能充分發(fā)展人民民主,又能堅持依法治國,使人民民主在法治化的軌道上運行,并運用法治化的方式開展各項工作。
保障好政治安全就要維護好意識形態(tài)安全。北京處于意識形態(tài)的高地,是國內外意識形態(tài)斗爭的最前沿。世界主要通訊社和主要媒體,均在北京設有辦事機構。北京是國內主要新聞網站和門戶網站所在地。北京擁有普通高等院校92所,2017年在校普通本科、??粕脱芯可藬颠_893017人,2017年北京在校留學生數量達到41990人。2當前,互聯網已成為意識形態(tài)斗爭的主戰(zhàn)場,青年學生是意識形態(tài)斗爭激烈爭奪的對象。境內外敵對勢力都想方設法通過網絡傳播西方的價值觀,塑造西方的政治價值和文化認同,甚至暗中培養(yǎng)對我國政權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反對者和顛覆者。因此,確保網絡意識形態(tài)安全是維護首都政治中心地位和確保政治安全的重要內容。必須清醒認識到敵對勢力在我國策劃顏色革命的戰(zhàn)略圖謀是長期的,必須時刻保持清醒頭腦,絕不放松警惕,堅決防范和抵御“顏色革命”,堅決遏制西方敵對勢力的滲透顛覆和破壞活動。尤其要防止類似于“阿拉伯之春”,以及最近歐洲發(fā)生的“黃馬甲運動”等從網絡發(fā)酵,以青年人為主體,最終造成社會動蕩,政權更迭的事件出現。
維護首都穩(wěn)定。首先,防范政治風險。2019年1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黨校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堅持底線思維著力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專題研討班上,就防范化解政治、意識形態(tài)、經濟、科技、社會、外部環(huán)境、黨的建設等領域重大風險作出深刻分析、提出明確要求。他強調,面對波譎云詭的國際形勢、復雜敏感的周邊環(huán)境、艱巨繁重的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任務,我們必須始終保持高度警惕。既要高度警惕“黑天鵝”事件,也要防范“灰犀?!笔录?。我國當前正處于兩個百年目標的歷史交匯期、全面深化改革的深水期和攻堅期,必須要對國內國際形勢和環(huán)境變化保持清醒的認識,對我國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新挑戰(zhàn)有著深刻的把握,對各種突發(fā)公共事件和危機有著成熟的應對辦法。要時刻保持清醒的政治頭腦,常備憂患意識,堅持首善標準,構建起有效的超大城市治理體系、城市治理能力和快速反應能力,切實提高防控能力,著實化解各種重大政治風險和社會危機,確保首都經濟社會大局的穩(wěn)定和持續(xù)發(fā)展,確保和諧宜居之都的祥和安寧,為兩個百年的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有力保障。
其次,維護社會穩(wěn)定。鄧小平指出,“中國的問題,壓倒一切的是需要穩(wěn)定。沒有穩(wěn)定的環(huán)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經取得的成果也會失掉”。當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fā)生重大變化,發(fā)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是這一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過去幾十年的快速發(fā)展,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也積累了各種問題。這些矛盾不僅很難治理,而且很容易匯集到北京,給首都的社會穩(wěn)定帶來更大挑戰(zhàn)和更多不確定的風險。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收官之年,2021年是我們黨成立100周年,2022年是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近幾年每個年份都是重要歷史節(jié)點。維護首都穩(wěn)定,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前提。要建立“以人民為中心”的首都安全理念,充分調動起如“朝陽群眾”“西城大媽”等社會力量,發(fā)揮群眾在平安北京建設中的積極作用。創(chuàng)新維穩(wěn)理念,正確處理好維穩(wěn)與維權的關系。要解決好老百姓合理合法的利益訴求,妥善處理好在改革發(fā)展過程中,因為利益格局調整帶來的社會矛盾,不斷完善用民主法治和協商對話解決問題的機制。
再次,規(guī)范好首都政治秩序。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的生命,沒有民主就沒有社會主義,就沒有社會主義的現代化,就沒有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在發(fā)揮首都政治中心功能,不斷推進首都民主政治建設進程中,北京應堅持首善標準,走在前列。維護首都穩(wěn)定和政治秩序良好是政治中心的重要功能。政治學家亨廷頓認為,“強大政府也就是有能力制衡政治參與和政治制度化的政府”。作為政治之都,北京要在政治制度化和擴大群眾參與的理論與實踐上找到平衡,把抗爭政治變成有序政治。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發(fā)展道路,清理和凈化原有的政治參與渠道,使之更通暢。同時,開拓新的政治參與渠道,建立相應的溝通機制和對話渠道,用對話協商代替對立抗爭,把制度外的參與納入到制度內。
完善政治服務功能。把握北京政治中心的內涵,需要不斷完善首都的政治服務功能。1983年7月,黨中央、國務院對北京城市建設總體規(guī)劃方案進行了批復,首次提出首都“四個服務”的職能定位。2005年1月和2017年9月,在黨中央、國務院對北京城市總體規(guī)劃的兩次批復中,進一步明確了北京做好“四個服務”的要求,即“為中央黨、政、軍領導機關的工作服務,為國家的國際交往服務,為科技和教育發(fā)展服務,為改善人民群眾生活服務”。可以說“四個服務”是黨中央、國務院從大局出發(fā),對北京工作提出的根本要求,也是做好北京工作的根本職責所在。在“四個服務”的功能建設中,最為重要的就是要做好國家政治中心的功能建設,尤其是中央黨政軍機關的政務功能服務和安全保障工作。北京“四個中心”的核心功能和“四個服務”的基本職能之間,既適度區(qū)分,又相互影響、相互聯系,是功能體系與服務體系的一個總體。履行好“政治中心”的功能和“為中央黨政軍機關服務和安全保障工作”的職能分別是這兩個體系的核心和基礎。加強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chuàng)新中心和文化中心功能建設,服務保障重大國事活動,為國家國際交往服務,為科技和教育發(fā)展服務,為改善人民群眾生活服務,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又有利于進一步強化政治中心的功能,改善政治服務的質量。因此,做好“四個服務”實際上是北京履行首都“四個中心”功能的共同政治責任。
大國政治中心的定位,對首都干部提出了極高的要求。首先,要提升政治意識和政治站位,切實增強政治敏感性,完成從“北京的干部”向“首都的干部”的轉型。要善于從政治上觀察、思考和處理問題,各項工作是否堅持政治標準、考慮政治因素、注重政治效果。模范踐行“看北京首先要從政治上看”的要求。其次,加強學習,認真弄懂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堅持共產主義理想信念不動搖,真正信仰馬克思主義,切實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自己工作學習的行動指南。再次,要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guī)矩。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筑牢“四個意識”。要時時處處講政治、顧大局,在思想上、政治上和行動上始終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確保中央的大政方針和重要決策在貫徹落實的過程中不打折扣、不變形、不走樣。在改革發(fā)展的過程中切實增強執(zhí)行力,以釘釘子的精神狠抓改革落實,提高“四個服務”的本領。要善于以問題為中心,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要認真研究改革落實中出現的新情況,確保改革方向不偏離,改革任務不落空。最后,在干部作風建設上,敢于擔當,敢于作為,展現北京的擔當意識。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領導干部要敢于擔當、敢于斗爭,保持斗爭精神、增強斗爭本領,年輕干部要到重大斗爭中去真刀真槍干。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要加強斗爭歷練,增強斗爭本領,永葆斗爭精神,以‘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罷艱險又出發(fā)’的頑強意志,應對好每一場重大風險挑戰(zhàn),切實把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各項工作做實做好。”1
此外,首都的干部還要有對于新情況、新問題、新挑戰(zhàn)更高的研判和應對能力,處理復雜問題和突發(fā)事件的臨機決斷能力和危機處理能力,從而切實擔負起建設首都政治中心核心功能的責任意識、使命意識和進取意識。
[參考文獻]
[1]中央文獻研究室.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社會主義政治建設論述摘編[M].內部資料,2017.
[2]中共中央宣傳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十講[M].北京:學習出版社,2018.
[3]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作者簡介:周美雷,中共北京市委黨校政治學教研部副主任、教授)
責任編輯 / 易" "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