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燕
摘 要:新課標下的初中英語教學以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為目標,采用任務型語言教學模式,融話題、交際功能和語言結構為一體,讓學生在完成各項任務的過程中學習語言。客觀地說,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寬了學生的思維空間,而且使師生之間的關系變得更為和諧和民主。然而,在其中我們也發(fā)現(xiàn)了一系列問題。
關鍵詞:初中英語;教學論文;對策選擇
新一輪課程改革,如一縷春風,讓我們的課堂煥發(fā)生機。它強調關注人的發(fā)展,關注學生、教師的共同提高,呼喚個性的張揚、創(chuàng)新潛能的開發(fā)。特別對英語教師來說是一種解放,避免了程式化、成人化的教學,鼓勵學生用自己的眼睛去發(fā)現(xiàn)、探索,用自己的大腦去思考、解決??墒且贿呎n改培訓轟轟烈烈,一邊教學行為卻濤聲依舊。究竟我們英語教師在課堂上應該如何教,學生在課堂上應該怎樣學呢?按照任務型教學原則設計的語言實踐活動,應當讓學生通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交流和探究方式,學習和使用英語,培養(yǎng)他們的口筆頭交際能力、動手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及合作精神。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我們往往不能完全達到這種要求,因為在我們的英語教學中存在著一些問題。
一、初中英語教學存在的弊端
新課程改革好比一縷徐徐的春風,吹動著英語課堂,讓學生的學習煥然復蘇。新課程教育改革強調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對于英語教師來說,摒棄了程式化的枯燥教學,鼓勵學生大膽思考不斷創(chuàng)新,這無疑是一種解放。但是,很多地方的學生還不能適應這種改革,實際的英語課堂還存在著幾下的問題:
1.教材是教學的唯一標準。
有很多的英語教師把教材看作是教學的唯一標準,基于這一種思想的誤導,英語的教材就像“圣經(jīng)”一樣,成為了教師教學內容的唯一依據(jù)。經(jīng)過調研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很多初中的英語教師還不能夠將英語教材作為依據(jù),深入拓展挖掘教材中潛在的價值,他們在課堂之上對著課本按部就班地授課,讓學生全面掌握教材上膚淺的文章以及文章句段中的連詞和所用的語法,容不得半點疏漏。這樣傳統(tǒng)的教學根本沒有重難點而言,教師并不能夠分清學生應該掌握什么知識。另外,初中的新英語教材的編排是以活動為主線,而部分教師則在一節(jié)45分鐘的課堂上讓學生展開十多個環(huán)節(jié)的課堂活動,不加取舍也不在課前整合,使得學生根本學不到什么新知識。
2.教師注重課堂的進度。
初中學生在學習英語的時候,難免會出現(xiàn)錯誤,而教師卻只注重自己的課堂進度,忽略了學生自主探索問題、解決問題的重要性,直接將課本上的正確答案告訴學生,使得學生的自主學習探索能力被扼殺。
3.初中英語課堂以教師為中心。
在英語課堂上,我們會常見教師滔滔不絕的講課而學生茫然聽講的現(xiàn)象,整個課堂以教師為中心,學生只是被迫接受。殊不知在這種教學的效果下,學生會越來越排斥英語的學習,學生失去了自主學習的積極性,英語的成績也不會取得明顯的提升。
4.教師不顧及學生的感受。
初中英語的教學中教師往往會不自覺地為難學生,生怕學生驕傲自滿。他們對初中生的要求遠遠超過了他們所能的接受范圍,使學生產生了逆反的心理。而教師為了督促其進步又會嚴格的批評,不曾顧及學生的感受。長期以往,教學的效果就會與教師的初心背道而馳,學生失去了學習的信心,學習的效果自然會不理想。
二、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普遍存在的問題
現(xiàn)在的教育中,初中英語課堂教學存在著一個非常大的問題就是厭學式、陳舊式、母語式、應試式、填鴨式、厭教式教學,這種教學方式對于教學質量的提升是一種消極和阻礙的作用。我們反觀這些問題產生的因素,原因是多種多樣的,一方面是主觀原因,另一方面是客觀原因,主要有如下的一些原因:首先就是英語教師仍然選擇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開展教學。這種教學方式有一個非常明顯的特點,即很多的老師習慣于通過“填鴨式”的教學方法來上課。這種方式很難吸引學生的學習熱情,難以調動他們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其次是學校滿足于應試教學,習慣于被考試牽著走。比如,現(xiàn)在還是有很多的學校將更多的精力放在尖子班、重點班以及畢業(yè)班的教學上,以及一些學習拔尖的學生身上,對學生初一、初二的英語教學有所松懈,導致了學生的英語基礎沒有打好。最后還有一個就是不管學生還是老師,他們的學習負擔都太重了,影響學習效率。
三、解決初中英語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的對策
精講多練,導練結合。我們所說的精講多練,也就是說英語教師在開展一些語言基礎教學的時候應當做到精煉講解,不需要每一個內容都講得非常仔細,因為這種內容的教學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教法效果并不好。我們應當挑選出學生認為的難點以及老師篩選出來的重點進行精講,選擇的示范例句堅持實用、典型、精煉為主,這樣學生就可以更輕松地進行模仿學習和記憶,他們對英語的運用也更加靈活。我們所說的導練結合,也就是指老師要按照教學教材的要求,在開展訓練之前做好精心的設計策劃,定好訓練步驟,只有充分做好前期工作,才能組織學生進行有效的訓練。老師設計的英語練習題應該以學生的平常生活為背景,盡量做到習題有趣、生動和實際,以便吸引學生的學習熱情。我們英語教學的成效表現(xiàn)之一就是讓學生學一句就能夠真正將這一句掌握好,在一些社交環(huán)境下、場合當中可以很自然地脫口而出,因此要非常注重學生的訓練方式。
參考文獻:
[1]馬靜.初中英語教學對策[J].新西部(理論版),2013,Z1:239+242.
[2]艾厚英.淺談初中英語教學中的弊端與對策[J].中國校外教育(理論),2008,05:110.
[3]趙國東.初中英語教學現(xiàn)存弊端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4,3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