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雪
摘 要:高中地理在高考之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地理對于我們的生活也有著重要的影響,與我們的生活有著重要聯(lián)系,通過生活化教學活動的開展,教師可以幫助學生愛上地理,將地理學科的教學與學生生活緊密相聯(lián)系。
關鍵詞: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學;有效教學;教學策略
傳統(tǒng)的地理教學的方式比較枯燥單一,學生學習的熱情不高,而采用生活化教學的方式,能拉近地理知識點與學生日常生活的距離,使學生認識到學習地理知識的重要性,從而在學習中更加積極主動。當前社會對高素質綜合型人才的需求很大,只有合理應用教學方法,才能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從而使之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材。
一、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
若想要實現地理教學情境生活化,那么教師需要注意的就是明確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興趣愛好,在教學中創(chuàng)設的生活情境和學生真實生活的情境相似才能夠得到學生的認同,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迸發(fā)出靈感的火花。比如:我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告訴學生這些是重點或許學生根本不在意,然而我們換一種方式,我們將地理中的一些知識點創(chuàng)設成貼近生活的內容,這樣將更加有利于學生掌握地理知識。
二、讓學生走進生活之中地理實踐
實踐證明,開放性的地理教學能夠對地理教學有效性帶來事半功倍的效果。地理教學不應局限于小小的課堂,而是要采取課堂和課外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教學。同時,教師應鼓勵學生把在課堂學到的知識通過課外實踐進行更深層次的理解。這就需要我們地理教師多多開展課外教學活動,通過課外實實在在的物體進行現場教學。首先,教師應引導學生親身去實踐,讓學生在實踐中感受到大自然中地理的魅力。其次,教師可以通過布置課外作業(yè)的方式,讓學生自己帶著問題去大自然中進行探究。如把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分別進行水質監(jiān)測、地質勘查、土壤成分分析、當地空氣污染源的調查等活動。此時,教師要清醒地意識到調查的結果不重要,重要的在于這不僅開拓了學生的視野,鍛煉了學生的實踐探索和團結合作的能力,還鞏固了學生所學知識,增強了社會責任感意識??梢?,高中地理課外教學的重要性。
三、生活經驗解決地理難題
人生活在地理環(huán)境中,環(huán)境時刻影響著生活,人們看待地理知識的視角和在生活中形成的知識也在不斷地改變和更新中,也就是說,生活經驗來源于生活,又被運用到生活實際中去,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生活化可以充分借助生活經驗的作用,用生活經驗來突破學習內容,實現地理知識的學習和深化。例如,在學習三大巖石成因知識的時候,變質巖是教學的一大難點,學生很難理解,教師可以結合生活中的經驗如泥土加熱會變成堅硬的磚和瓷,地殼中的巖漿巖、沉積巖遇到高溫的巖漿也會變化,這樣一來,學生加強了對變質巖的理解,學生的思考問題的能力也就加強了。再如,在學習人文地理中的工廠、居民區(qū)、商業(yè)區(qū)選址知識的時候,教師可以結合生活經驗引導學生分析為什么工廠選址的時候要注重與居民區(qū)的風向關系等,這樣一來,課堂氣氛得到提高了,學生更能理解學習的有效性了。
四、挖掘生活元素,激發(fā)學生興趣
教學經驗告訴我們,在課堂中學生對自己熟悉的、有體驗的、聽說過的、新鮮的、有趣的事例特別感興趣。如果選取其中與地理課程相關的事例作為教學情景,必然會提高學生上課的注意力,激發(fā)其學習的興趣。例如,在講日期變更時,可以探討“一般哥哥比弟弟大,會不會有弟弟比哥哥大” 的情況呢?再比如,在講天氣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回憶去年南方冰凍天氣時的情景,討論從生產、生活、交通、旅行等各個方面給我們帶來了哪些影響? 在學習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時,我們可以先討論這樣的問題“寒假和暑假,晝夜長短有何不同?正午時影子長短有何不同?”,由于這些內容能密切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與經驗,將實際生活中的地理知識融入到課堂教學中,所以能使枯燥的理論知識轉化為現實的生活問題,容易激發(fā)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和探索欲望。
五、寓教于樂的教學方法
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和主動參與課堂的熱情度,和教師創(chuàng)設的課堂環(huán)有著直接的聯(lián)系。在生活化的教學中,教師要創(chuàng)設一種輕松、有代入感的課堂氛圍和環(huán)境,讓學生能自由的不受限制的發(fā)表自己的言論和意見,激勵他們個性化學習的發(fā)展。例如,我一般會在學期期中時開設一個地理的趣味知識點問答競賽,學生們的座位以圍成一個面向講臺的弧形的形式排列。講臺前方是一行評委和主持競賽的同學。教師在競賽過程中的作用只是一個輔助的調節(jié)者和引導者。這種競賽活動的開展極大地豐富了同學們的課外地理知識,有效地消除了學生和老師之間的隔離感。為學生地理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和保持起著重要的作用。
六、地理知識在生活之中的應用
地理教學讓學生獲取關于人類生存環(huán)境的知識,了解地理知識在生產生活和社會發(fā)展方面的應用,逐步形成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適應環(huán)境的能力。地理教學過程中要積極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利用已有地理知識去指導生活,讓學生充分認識到知識的力量。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由于缺乏某些的科學性認識,常會對相關地理學知識形成錯誤的認識和理解,因此在日常的教學實踐要及地更正經驗性錯誤,有利于加強教學效果。
在高中地理教學中,運用生活化教學方法,能夠有效提高教學質量,讓學生深入領會和體會地理現象和地理知識。生活化的教學方法,能夠全面增強教學的效率以及學生的地理學習能力,讓地理知識走出課本,走出課堂,走進自然與社會。生活化的教學,與地理學科知識在高考中的考察同出一脈,深入而有效地開展生活化教學,將使得學生具備更深厚地知識儲備和實踐心得,對提升學生地理成績有很大的幫助。
參考文獻:
[1]張慧.高中地理的生活化教學[J].中國教師,2014,(S2).
[2]白璐.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學模式探討[J].中學教學參考,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