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楚橋
在我們的想象中,古代詩人大都正襟危坐,才華橫溢??烧l知在那些光芒萬丈的詩篇之下,竟藏著幾個不走尋常路的奇葩。
說到奇葩,不能不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的作者張籍。他年輕時才華并不出眾,經(jīng)常是七天憋出三兩句,自己看了都想吐。有一天故友來訪,張籍半天才開門,客人甚是納悶,張籍悄悄告訴他,最近燒了一部杜甫的詩集,用蜂蜜拌上紙灰,每日兩次,每次一勺,三罐一個療程,堅持服用,寫詩水平明顯提升!老友當然不信,也就當個笑話聽聽。但張籍就靠著這個秘方,寫出了《秋思》《節(jié)婦吟》等傳世名篇。
接下來要提到的是杜審言,詩圣杜甫的祖父。他自幼飽讀詩書,但極為自負。進士及第后,第一次寫完公文交給上司審核,就對身邊的朋友說,蘇大人見識了我的文采必會羞愧而死。要知道這位蘇大人可是蘇東坡的祖先,是當時的“文章四友”之一,成語“火樹銀花”就是出自他的筆下。這就好比一個職場菜鳥,剛交了一份項目報告,就發(fā)個朋友圈,說老總一定會升他當主管,順便還@了公司全體人員,實在狂妄。
據(jù)說杜審言臨終前,同時代的大文豪宋之問等人前去探望。杜審言將他們挨個看了個遍,嘆息道:“有句話我必須對你們說,否則我死不瞑目。”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大家都洗耳恭聽。
誰料,杜審言說:“因為我的存在,大唐文壇一直沒有你們的立足之地?,F(xiàn)在我快要死了,你們總算熬出頭了?!迸盟沃畣柕热祟拷Y(jié)舌,哭笑不得。
還有一位詩人,萬古揚名竟是因為他的“別出心裁”。
在唐朝,考生的名氣和口碑是可以為自己加分的。于是,陳子昂進京趕考時,也學著別人的樣子拜訪名流,天天在朋友圈曬自己的原創(chuàng)詩篇,但苦于沒有大V推薦,瀏覽量和粉絲數(shù)都少得可憐。有一天,長安最繁華的街頭有一位老頭手捧一架破舊古琴,叫價千金。帝都的吃瓜群眾看看就過去了。突然有人操著一口川普:“我買下了!”眾人回頭一看,只見陳子昂輕搖折扇,踱步向前。
好心的人忍不住提醒,世風日下,假貨太多。你覺得是淘到寶,或許正中圈套。先生還是慎重為好!陳子昂朗聲一笑:“在下精通音律,自知優(yōu)劣。諸位若有心,請明日移步敝處,愿以此琴演奏一曲。”說罷,便留下一個個人簡介和詳細住址。
第二天,陳子昂的住處紅旗招展,人滿為患,一片混亂。眼看就要發(fā)生踩踏事件,陳子昂才清了清嗓子,做了一個九十度的長揖,小生陳子昂,攜詩百篇,千里進京,竟無人關注。琴乃靡靡之音,豈吾等鴻鵠之志者所應留心?隨即舉起千金古琴,砸成了一堆碎粉。眾人還沒反應過來,陳子昂就拿出事先印制好的原創(chuàng)詩文,分發(fā)給圍觀之人。本來年少英俊,一擲千金,大家就甚為關心。再讀其詩,文采斐然,意境深遠,于是爭相傳聞。
兩三日內(nèi),陳子昂便名滿京城。以至于許多女粉絲,每天都在閣樓上不停地關窗戶撐窗戶,總希望手里的那根竹棒能湊巧砸到陳子昂。不久,朝廷開考,陳子昂果然高中皇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