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芬
蒙臺梭利說:“教育就是激發(fā)生命,充實生命,協(xié)助孩子們用自己的力量生存下去,并幫助他們發(fā)展這種精神。”特殊教育是愛的教育,更是生命的教育。視障學生無法通過視力感知世界絢麗的色彩,但他們與健全學生一樣,擁有同樣炙熱鮮活的生命,也同樣面臨人生的困境和迷茫。班級是生命共同成長的地方,班主任是學生成長的引路人。在視障班級開展生命教育,幫助視障學生認識生命、珍愛生命、欣賞生命,在生命層面建構自我的人生意義和價值,最終實現(xiàn)自身的社會價值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一、開展生命教育主題班會
班會課是班級德育的重要形式。班主任從視障學生的身心特點、社會熱點問題出發(fā),開展生命教育主題班會。
1.政治思想教育
以五四青年節(jié)、《中等職業(yè)學校學生公約》頒布、改革開放40周年等為教育契機,引導學生牢固樹立堅定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的政治思想意識,激勵同學們追逐青春理想,為民族復興鋪路架橋,為祖國建設添磚加瓦,實現(xiàn)生命價值。
2.安全教育
實現(xiàn)班級安全教育的“常態(tài)化”,開展“災難應對”的主題班會,引導學生了解典型災難事例的起因、嚴重后果和社會危害性,了解相應的防范措施,讓學生懂得生命無價,提高學生的自護自救能力。另一方面引導學生樹立“安全無小事”“大意鑄大錯”“貪小便宜吃大虧”等安全觀念。
3.青春期教育
青春期對人的行為、習慣、性格、興趣、愛好以及人生觀和世界觀的逐步形成,起著關鍵作用。班主任本著適時、適度的原則,開展性生理知識教育、性心理教育、性道德教育和性法制教育,幫助學生認識性,樹立正確兩性觀,引導學生進行健康的異性交往。
4.死亡教育
中國人很忌諱談死,連圣人孔子都說:“未知生,焉知死?”但死亡是必然的自然現(xiàn)象。班主任推薦學生觀看紀錄片《人間世》、討論和問卷調查等形式,引導學生思考什么是死亡?死亡是好是壞?如何面對死亡?學生通過反思生命的意義,認識到人的構成,從無到有,每個生命都是一個巨大的奇跡,我們要心懷感激,更要通過努力實現(xiàn)生命的價值和意義。
5.生命健康教育
組織學生學習結核病防治、用眼健康、流感防治、艾滋病防治等健康知識。
二、開展生命教育主題活動
班級活動是增強班級凝聚力、樹立正氣和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重要載體。班主任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生命教育主題活動,引導學生善待生命,幫助學生完善人格、健康成長。
1.生日主題活動
生日是紀念生命的誕生。班級每學期開展生日主題活動,通過做游戲、表演節(jié)目、唱生日歌、吹蠟燭、擁抱祝福和感恩父母等環(huán)節(jié),教育學生:生命的誕生是神圣的,每個人的生命都值得尊敬,我們也要尊敬他人的生命,感恩來到這個世界,感恩我們遇到的人和事。
2.節(jié)日和紀念日主題活動
以節(jié)日為教育契機,從學生的終身幸福和健康發(fā)展出發(fā),進行有針對性的生命教育。如國際盲人節(jié),班主任指導學生查閱節(jié)日的由來、廣東省視障人士的數(shù)量、受教育現(xiàn)狀和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等,幫助學生進一步認識視障群體。另外,視障學生自發(fā)為學校物管、保安和食堂的后勤人員提供義務按摩,踐行“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奉獻精神。
3.學生社團活動
學生社團活動能幫助學生認識生命、體驗生命。學生在學校團委的指導下,積極開展與生命教育相關的校園文化活動,如校園公益按摩、晨練興趣小組等。
三、 生命教育融入班級文化建設
將生命教育融入班級文化建設,滋養(yǎng)生命的成長。
1.融入班級物質文化建設
教室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場合,營造整潔優(yōu)美的教室環(huán)境,融入生命教育,能讓學生受到生命熏陶。我們在課室設置了盲文書架、公告欄、照片墻和許愿墻,裝飾了油畫、書法和綠色植物,張貼了學生的攝影作品、盲文版的學生公約、生命格言等,讓學生感受生命之美。
2.融入班級制度文化建設
班主任引導學生共同制定《學生綜合評分方案》,推行班級事務“項目負責人”制度,讓學生成為班級的主人,在班級事務中發(fā)揮主體作用,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和責任心,調動了學生學習工作的積極性,激發(fā)了學生的生命潛能。
3.融入班級精神文化建設
班主任引導學生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前提,以尊重為班級精神文化的基礎,以“溫良恭儉讓”為做人和待人的準則,倡導互助互愛,在每個學生心中撒下愛的種子,讓愛在班級中生根發(fā)芽,讓愛為生命成長注入養(yǎng)分。
總之,教育的出發(fā)點和歸宿是促進學生生命的成長。視障班級實施生命教育,要尊重每個生命的獨特性,尊重生命的生長規(guī)律,創(chuàng)造和諧的環(huán)境,教學相長,相互促進,最終實現(xiàn)生命的共同成長。
責任編輯 魏家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