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侍父,立庭前。見梅樹著①花,松竹并茂。兒問曰:“霜雪之時,他樹多枯落,何以三者獨否?”父曰:“其性皆耐寒,與他樹不同。古人稱歲寒三友,即松、竹、梅也?!?/p>
——選自《民國老課本》
注釋
①“梅樹著花”的“著”讀作“zhuó”,表示“盛開、綻放”的意思。
古文大意
兒子侍奉著父親,站在庭院前,看見梅樹開著花,松樹和竹子也很繁茂。兒子問:“霜降、下雪的時候,其他的樹木大多都枯萎了,為什么這三者獨自繁茂呢?”父親說:“它們的品性都能抵抗嚴寒,和其他樹不一樣。古人把它們稱呼為‘歲寒三友,即是松樹,竹子和梅樹。”
猜一猜
下列詩句分別描寫了“歲寒三友”中的哪一種植物?
吾家洗硯池頭樹,個個花開淡墨痕。? ? ? ? (? ? ? )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 ? ? (? ? ? )
時人不識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 ? ? (? ? ? )
拓展閱讀
北宋時,蘇東坡遭到權臣排斥,被貶至黃州。他生活拮據,于是便自己動手種田筑屋,并在院子里種上松、竹、梅。一次,他的好朋友徐君猷來看望他,見他的居所冷清蕭瑟,便問他是否太寂寞。蘇東坡爽朗地笑道:“風泉兩部樂,松竹三益友?!币馑际钦f,清風吹拂和泉水淙淙的聲音就是兩首優(yōu)美的樂曲,枝葉常青的松柏、不畏嚴寒的竹子和傲雪綻放的梅花,便是相伴嚴冬最好的朋友。徐君猷見蘇東坡在逆境中能以“松、竹、梅”自勉,仍然保持凌霜傲雪的高尚情操,非常感慨,從此對他更加敬仰。
(張佩賢/摘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