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梅
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是臨床常見免疫性疾病中的一種,有相關研究指出患者發(fā)病多是由于全身組織器官血液中吸入過量的甲狀腺激素,進而導致人體代謝亢進及循環(huán)、神經(jīng)、消化等系統(tǒng)的興奮反應[1]?;颊吲R床表現(xiàn)多為怕熱、多汗、心悸、甲狀腺腫大、乏力、消瘦、多食易饑等,若不及時予以其有效治療,對患者身心健康均會構(gòu)成嚴重影響。歷年來,臨床上針對此類病癥患者主張應用抗甲狀腺藥物對癥治療,雖有一定的療效,但患者過長的治療流程及受藥物毒副作用影響,導致其用藥期間誘發(fā)一系列不良反應癥狀,影響患者藥物效果的同時不利于其健康的恢復[2]。因此,如何予以甲亢患者安全有效的治療是現(xiàn)下臨床尚待解決的醫(yī)學問題之一。甲亢病癥屬中醫(yī)學“癭”“癭氣”“癭病”范疇,并有相關中醫(yī)學論證此類病癥病機及影響因素中,患者情志內(nèi)傷和水土因素是病機所在,致使其氣滯、痰凝、血瘀,故需以理氣、化痰、活血作為治療基本準則[3]。此外,頸前部痰火內(nèi)阻,方是此病發(fā)作的根本性原因,加上患者情志抑郁、精神緊張及日常飲食以食肥甘厚味為主等多因素,導致痰火郁結(jié)于患者頸前致使疾病發(fā)作[4]?;颊邔嵤┲嗅t(yī)辨治應強調(diào)“痰”的用藥,以此彌補西醫(yī)治療的不足之處,進而提高患者整體療效。綜合上述觀點,本次研究以自擬龍膽化痰湯作觀察方向,選取本院收治的甲狀腺機能亢進癥痰火證患者100例作研究對象,后行臨床分析,所得結(jié)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甲狀腺機能亢進癥痰火證患者(證見口干唇燥、失眠心煩、舌紅苔黃膩、脈滑數(shù)等)100例,并以每組50例分成觀察組、對照組。其中,觀察組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齡28~63歲,平均年齡(45.58±4.66)歲;病程6~10年,平均病程(4.14±0.64)年。對照組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齡30~65歲,平均年齡(43.88±6.14)歲;病程7~9年,平均病程(4.23±1.05)年。2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有可比性(P>0.05)。
1.2 治療方法2組患者均予以飲食指導,叮囑其飲食方面多以進食低碘、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等食物為主。在此基礎上,對照組予以西藥治療,丙硫氧嘧啶(上海朝暉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1021082)每日1~3次、每次0.5~3片,溫開水送服,具體劑量結(jié)合其甲狀腺功能水平進行調(diào)整。觀察組在上述基礎上加自擬龍膽化痰湯治療,取梔子、黃芩、黨參各10 g,龍膽草、甘草、通草各5 g,澤瀉、車前草、柴胡、橘紅、枳實、石菖蒲、法半夏各15 g,生地黃、茯苓、浙貝母各20 g。每日1劑,以水煎制,分2次服用,服用時間為飯后1h。2組患者均持續(xù)治療3個月。
1.3 觀察指標結(jié)合患者治療后的證候積分改善情況行療效評定。顯效:患者證候積分減少幅度高于95%;有效:證候積分減少幅度范圍控制在70%~95%;無效:上述情況均未出現(xiàn),患者癥狀未得到有效改善??傆行?顯效率+有效率。統(tǒng)計患者血清游離三碘甲狀腺原氨酸(FT3)、血清游離甲狀腺素(FT4)、促甲狀腺激素(TSH)等指標。采取醫(yī)院自制中醫(yī)證候評分表對患者證候進行評分,表格內(nèi)容包含有多汗、心慌、手抖、煩躁易怒、乏力、突眼等癥,分值范圍在0~10分,并由2名主治醫(yī)生診斷患者證候情況,分值越高表明其癥狀嚴重程度越高。
2.1 2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比較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較對照組高(96.00%>82.00%),且χ2=5.00,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詳情見表1。
表1 2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比較 (例,%)
2.2 2組患者甲狀腺激素指標比較觀察組FT3、FT4、TSH等指標水平均較對照組優(yōu),且P<0.05。詳情見表2。
組別例數(shù)FT3(pmol/L)FT4(pmol/L)TSH(mIU/L)觀察組505.22±1.3914.02±4.773.56±1.03對照組504.15±1.0310.24±6.1115.22±4.68t值3.584.128.23P值<0.05<0.05<0.05
2.3 2組患者治療前后中醫(yī)證候評分比較2組患者治療后中醫(yī)證候評分較治療前均有所改善;觀察組證候評分較對照組改善明顯,且P<0.05,差異統(tǒng)計學意義。詳情見表3。
表3 2組患者治療前后中醫(yī)證候評分比較 (例,
本次研究針對甲狀腺機能亢進癥痰火證患者主張在西醫(yī)治療基礎上加自擬龍膽化痰湯進行治療,所得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中西醫(yī)結(jié)合)治療有效率、甲狀腺激素改善情況及中醫(yī)證候積分均較對照組(西醫(yī))更優(yōu),且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與臨床大量研究結(jié)果大致相符,表明此類方法具有較高可行性。其中,臨床西醫(yī)多倡導應用抗甲狀腺藥物進行治療,如丙硫氧嘧啶、甲巰咪唑片等,都具有一定的療效,均對患者血液中過高甲狀腺刺激性免疫球蛋白含量起到一定改善作用,進而抑制其機體免疫反應。但是臨床也有大量研究結(jié)果證實,患者用藥期間會受治療病程較長及無法避免的毒副作用影響,誘發(fā)一系列不良反應,如白細胞及粒細胞減少等,降低其治療效果的同時也會影響患者健康恢復進度。故現(xiàn)今臨床指出可在患者用藥期間加以中醫(yī)治療,進而彌補其西醫(yī)治療的缺點[5]。
中醫(yī)認為甲亢首要病機為痰火,屬“癭”“癭氣”“癭病”范疇,因此治療需以化痰清肝瀉火為主。早、中期落實治療,是提高患者生存質(zhì)量及治療效果的關鍵階段,而病癥晚期還需顧護正氣。而本次研究主張應用的自擬龍膽化痰湯,是結(jié)合龍膽瀉肝湯合滌痰湯進行隨癥加減。其中,自擬龍膽化痰湯中的橘紅、枳實理氣化痰;茯苓、黨參健脾化痰;浙貝母散結(jié)、清熱化痰;石菖蒲、法半夏可化濕豁痰、溫和脾胃、預防寒藥凝滯;龍膽草可瀉厥陰之熱;梔子、黃芩可清肺祛熱;通草、車前草可解膀胱之濕、促小腸排泄;澤瀉可起瀉腎經(jīng)之濕的效果;柴胡能調(diào)和氣機、平少陽之熱;生地黃可養(yǎng)血補肝[6,7]。最后在上方中添加一味甘草,調(diào)和諸藥,以不傷腸胃。上方溫服,可起清肝瀉火、化痰祛瘀之效,可提高整體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應用自擬龍膽化痰湯治療甲狀腺機能亢進癥痰火證,效果顯著,其癥狀和甲狀腺功能水平均得到顯著改善,整體治療效率高,值得臨床上大力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