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愛民
清晨,溫暖的陽光透過廠房頂端的玻璃窗,灑滿整潔有序的廠房,淡然的杏花香氣穿過已經(jīng)打開的門窗,溢進柔和的晨曦。那個每天都是最早到的人,一如往常,已經(jīng)換好工裝,拖好地面,正在擦拭桌椅。
23年來,春夏秋冬,風雨無阻。這樣的紀錄從1995年3月他入職的那天一直保持到現(xiàn)在。這個每天迎接試飛站第一縷曙光的人是誰,每一個試飛站的員工都能告訴你:他就是我們的站長—一王錚。
“他是響當當?shù)膭谀U鹃L”
王錚是軍人出身,在部隊服役時,憑著嚴謹?shù)淖黠L和過硬的技能,被選為當時空軍航空兵師師長馬曉天的機務兵。因為表現(xiàn)出色,在空軍部隊榮立過“三等功”。也正是如此,自王錚從部隊復員進入公司的那天起,他就把軍人骨子里那股自律剛正、嚴謹執(zhí)著帶到了工作中。1996年,僅用一年的時間,王錚就當上別人至少用五、六年的時間才能當上的機組長,并且他所帶的機組當年被評為部級質(zhì)量先進集體。2000年他被任命為中隊長,2008年他走上了副站長的崗位,2017年他被公司任命為站長。他是“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他是連續(xù)4年的“公司勞模”,他是“吉林市勞動模范”。
那些年,大家都管王錚叫“王大干”。“他真的太能干了,就沒有他干不了的!就沒有能難得倒他的!”某型飛機連接尾噴管工作難度極大,用頂絲連接既難操控,又無法保證周期。王錚就將上半身鉆進尾噴管,腳踩梯架,將整個身軀變成90度,用后背背起200多斤3米多長的尾噴管,憑著一次次的沖勁試探調(diào)試、連接,背起、落下,落下、背起。那一年,王錚硬是用這副瘦弱的脊背提前交付了10余架飛機任務。
在一次機場飛行排故中,寒風刺骨的三九天,在無遮無擋的空曠機場,王錚脫掉大衣,將整條露出的手臂伸到滿是冰冷燃油的附油箱底,用吸油棉一點一點往外蘸干水份。他的隊友說:“我只試了幾下就挺不住了,那股穿心的疼痛,到現(xiàn)在我都不敢想,太可怕了!可王錚堅持干完了所有的飛機,他就是個鐵打的漢子!我特服他!”
王錚對自己簡樸到了極其苛刻的地步,他腳下穿的工作布鞋,經(jīng)常因為每天2萬步以上的記錄被一雙雙的磨露鞋底。他舍不得花錢買新鞋,涂上鞋膠,放在窗臺上排隊曬上幾天,哪雙曬干了,就挑出哪雙接著穿。但對工作,對他的員工,他的大氣會讓你嘆服的無話可說。在試飛站的飛行工作中,工人在加油、排故時,上下飛機常常無法使用腳踏布做防護,黑色膠底鞋有時就會在飛機表面留下黑色膠印,這無形增加了飛機外表防護工作量,拖延了飛機交付進度。王錚看在眼里,急在心頭,為了盡快改善這一狀況,他自己花了1800元錢給全站的員工每人買了一雙鞋套。
王錚永遠都是說的少、做的多。他諸事以身作則,對員工要求自然十分嚴格。飛機的蒙布必須疊成“豆腐塊”,這是他對試飛站每一名員工的硬性要求。很多員工不理解,蒙布不就是蓋飛機嗎,有必要那么規(guī)規(guī)矩矩嗎?再說要將那么大一塊軟塌塌的蒙布疊成“豆腐塊”,談何容易!王錚親身示范,那塊62平方米,相當于16個被子面積的大蒙布,像被他施了魔法一般,不多時就被他變成了一塊直棱直角、規(guī)規(guī)矩矩的“豆腐”。“‘豆腐塊體現(xiàn)的就是我們過硬的機務作風,我們都能把蒙布疊成‘豆腐塊了,空軍兄弟開我們修的飛機還有啥不放心的!”是的,這就是王錚給每一名試飛站員工上的機務作風必修課。
“再等一等,等到新機試飛成功”
2018年,這一年對吉航,對王錚來說,都是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這一年,公司舉全力試修“生命線工程”的三代機。新機試修必須成功,年度50架飛機必須全部轉(zhuǎn)場,從來沒被難倒過的王錚這一次感覺到了巨大的壓力。算算手中的人員結(jié)構(gòu),只能抽出13人組成新機小組,除去后勤保障、出國人員,手中可用的完成年度50架飛機的一線員工僅有38人,其中骨干僅有9人。沒有退路,路,只有一條,那就是:干!
這一年,王錚太忙了,忙的一連幾個星期沒能擠出時間去看望父親。王錚的母親很早就去世了,和父親相依為命生活,王錚和父親的感情特別好,是個眾所周知的孝子。以前即使再忙,他總會抽出時間每周給70多歲的父親洗個澡。即使是休息日加班,他也會在加班午休的時間,趕緊打車去給父親洗個澡??墒?,這一年,他只能一次次地虧欠著自己的父親。
12月中旬面對7架飛機,4個型號,10幾天的時間要集中交部隊轉(zhuǎn)場,為了全部將飛機順利交付,全面完成年度50架飛機轉(zhuǎn)場任務,王錚帶領員工挑燈夜戰(zhàn)。北方12月的深夜凌晨,室外零下30幾度的嚴寒,他和員工們一起奮戰(zhàn)。光線不夠,他和員工們開著汽車大燈,在凌晨1點30分還在進行著試車工作,這在王錚23年的職業(yè)生涯中,在公司60余年發(fā)展史上都是絕無僅有的。
在忙年度試飛任務的同時,王錚對新機的整體工作嚴謹把關。對試修的現(xiàn)場、質(zhì)量、安全、文明生產(chǎn),他不敢有一絲一毫的放松。在新機試修最關鍵的12月份,他拼盡全力兼顧年度飛機任務和新機工作。在年度飛機任務加班過后,他又會在凌晨投入到新機的加班任務中。有一天,新機小組的員工加班到凌晨3點30分才睡,王錚做完后續(xù)工作,已經(jīng)凌晨4點,他隨手拼了幾把椅子就睡了。
從10月份一條腿麻木到兩條腿疼痛,再發(fā)展到腰痛,領導和員工多次催促王錚去醫(yī)院看病,可王錚舍不得時間,更放心不下工作,他老是說:“再等一等,等新機試修成功,我就去好好看看?!痹谝淮涡聶C碰頭會上,王錚只能弓著身子扶在桌面上和大家交流工作。會議結(jié)束時,王錚從椅子上起身,腿一軟,險些跌倒。在場的領導和員工都極力勸他去看病,可王錚還是說: “等年度任務交付完成吧。”
“他藏起了無法想象的疼痛”
12月27日,試飛站圓滿完成了年度所有交付任務。12月28日,他在大家的極力勸說下,在員工給安排好的情況下,才同意去醫(yī)院做檢查。
因為妻子在公司上班,王錚不同意妻子耽誤工作陪自己看病,就這樣一個人拖著疼痛麻木的雙腿去了醫(yī)院。當天,醫(yī)生看過檢查結(jié)果嚴肅明確地指出:病情很重,必須馬上住院接受進一步檢查。王錚卻對醫(yī)生說:“醫(yī)生,這兩天絕對不行,我們新機正在試修的關鍵時刻,等元旦過后我再來?!睆尼t(yī)院回來的當天,王錚已經(jīng)隱約從檢查結(jié)果和醫(yī)生的緊張中得出了自己病情的結(jié)論,但對領導,對單位,對妻子,王錚什么都沒說。
第二天,王錚回到試飛站,同事都關心的追問結(jié)果,他只是說:“結(jié)果不算太好,還需要進一步檢查,我和你們交待一下工作,你們都認真聽好?!崩眄槨⒔淮盟械墓ぷ?,對新機試修小組干叮嚀萬囑咐后,王錚才和公司領導請假去醫(yī)院做進一步的檢查確認。王錚特別清楚,這幾天是新機試飛的最后關鍵時刻,絕不能讓那些和他朝夕相處的員工,因為自己的病情影響了心情,影響了新機工作。
“我就不相信誰面對自己的生死時,不疼痛難忍,不驚慌害怕,可是站長什么都沒和我們說,我太了解站長了,他就是想讓我們安心的做好新機工作,站長太苦了!”
“聽到站長得了癌癥,我的心一下子就吊了起來,新機第二天就要試飛了,我們新機小組的時間以分秒計算,可我真的干不下去了。那天我放下手中的工具,離開工作現(xiàn)場,一邊哭一邊手發(fā)抖地打開手機上的網(wǎng)頁去查站長得的癌癥,我真的覺得,一切都不是真的!”
“站長從來沒有請過事假,就是結(jié)婚,他也只是當天休了一天,結(jié)婚的第二天就來上班了。他的妻子懷孕,他買房子裝修,從沒請過一天假。就算再疼,再難,站長從來沒請過假??蛇@次站長交待完工作休病假了,我們好害怕。”
面對疼痛,面對生死,站長說的只是:工作?!罢鹃L,我想替你疼一疼”
在做進一步檢查時,醫(yī)生看著王錚的CT片子,指著他的脊柱骨頭有缺口的部位問他: “你是不是受過嚴重的硬傷?當時住院治療了嗎?”是的,王錚受過硬傷。2017年8月,王錚在導流器和大家一起進行飛機的啟封油封時,因為天色已晚,視線不清,注意力全部集中在操作上,起身移步時沒注意到地面的滑油,他仰面直挺挺的摔倒在水泥地上,自己當時疼得根本不能動,根本起不來,直到正常下班時間才被送回家。王錚舍不得時間住院,因為是8月高溫假,他在家里躺了兩天,就回來和大家一起加班了。脊柱骨摔出了缺口,這是何等的疼痛,可王錚沒說過一個疼字。
從10月份左右開始,王錚從一條腿疼,到后來兩條都疼,再到腰疼,但他始終和員工一起排故,一起通宵加班。他走路時,他部署工作時,他和員工摸爬滾打時,員工完全感覺不到王錚腿疼腰痛。一個給他貼過膏藥的員工說:“如果當時我給站長貼膏藥時,早點發(fā)現(xiàn)他有多疼,病有重,強拉著他去看看病多好?。≡琰c不讓那么疼多好啊,我真恨自己,恨自己不能替站長疼一疼!”是啊,王錚太堅強了,堅強的讓大家都理所當然的認為站長永遠沒有疼痛。
王錚被確診為透明性細胞癌后的住院期間,公司領導去探望他,他對公司領導說的第一句話是:“領導,我的病很重,趕緊安排別人代替我的工作,絕不能耽誤了新機任務?!?/p>
在面對生死的時刻,王錚心里想的還是工作,還是他的員工,這樣的領導怎能不讓人愛戴,怎能不讓人心疼。當我坐在采訪桌前,面對他的員工問:“咱們新機已經(jīng)首飛成功了,你想對站長說點什么?”他哽咽了幾次才說出來: “如果能讓我少活兩年,把站長的病去沒了該多好??!”……這些一線戰(zhàn)斗的英雄,面對新機首飛成功,心中該是何等興奮?。 ?,這一刻,這一生,站長都是他們心里的親人??!
“慶功宴上我們等著你!”
1月17日,公司三代機首飛成功,全廠上下歡呼雀躍,興奮不已。細心的人會發(fā)現(xiàn),遠在北京腫瘤醫(yī)院的站長給每個發(fā)首飛成功喜訊員工的朋友圈都點了一個贊。當代理站長給遠在北京準備手術(shù)的站長打電話報喜訊時,王錚開心地對他說:“我雖然在北京,但和你們一樣高興,先把大家的興奮勁往下壓一壓,沉下心來,把好關鍵點,接下來的工作,不管多急,不管什么情況,一定要把握原則,一定要具備放飛條件才能放飛?!?/p>
1月19日,公司首修的三代機順利轉(zhuǎn)場、歸建。吉航幾代人的新機航修夢終于實現(xiàn)了!當代理站長興奮地把這個消息告訴王錚時,王錚說: “吉航人近20年的三代機夢終于實現(xiàn)了,我很高興,接下來,還要回過頭看看我們的不足,把體系完善好,你是站長,責任重大,要注意身體!”
在遙遠的北京腫瘤醫(yī)院,王錚通過電話讓代理站長把這些話轉(zhuǎn)給他的員工: “過去的一年大家付出了很多,你們辛苦了,我感謝大家的付出,感謝大家的支持,你們要注意好身體,我因為身體原因很長一段時間,不能和大家共事了,你們要支持領導,好好工作?!?/p>
打開他帶病工作期間的《工作記錄本》,工整清晰地記錄著:“2018年8月13日生產(chǎn)現(xiàn)場、6s不好,本周加強檢查;2018年10月9日,生產(chǎn)現(xiàn)場各司其責,蒙布、工具、現(xiàn)場必須達標再工作;2018年11月29日,做好放飛前工具的清點,特別是借用工具;2018年12月24日,加強起落裝置、進氣道的檢查……”尤其是看到他住院前幾天強挺著病痛,所做的那一行行細致、明確的工作記錄時,很多同事的眼睛都濕潤了。
站長,放心吧,咱們的三代機首修已經(jīng)成功了!我們相信,站長鐵骨錚錚,一定能像以前一樣扛過所有的風雨,挺過所有的艱難,站長,慶功宴上我們等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