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玉治 胡志剛
摘要:在高三化學復習中開發(fā)、利用微課引導學生實施化學課外實驗探究,將信息化資源和探究資源整合入化學課堂,實施“翻轉課堂”教學,實現(xiàn)課堂上師生的交流與互動,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的知識和能力應用的薄弱點,以實現(xiàn)提升高三化學復習效率、培養(yǎng)學生化學學科素養(yǎng)。
關鍵詞:高三化學;復習微課;課外實驗探究;開發(fā)設計
文章編號:1008-0546(2019)02-0039-03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B
一、問題的提出
翻轉課堂[1]是信息化環(huán)境下,教師提供以微課為主要形式的學習資源,學生在課前利用微課完成知識學習并完成進階練習,而課堂進行師生交流答疑解惑,是一種“課前自主復習+課堂解決問題”的在線教學和課堂教學相混合的新型教學模式。2013年“C20慕課聯(lián)盟”成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走進我國中學課堂成為研究熱點,因此開發(fā)設計微課及將微課應用于翻轉課堂也成為近幾年來中小學教師研究的重點。
高三化學一輪復習因為學生對知識沒有新鮮感,所以易出現(xiàn)炒冷飯現(xiàn)象,按照傳統(tǒng)復習方式“教師梳理知識、課堂考題選講、課后練習強化”等步驟進行教學,學生不容易暴露本身存在的知識漏洞和思維偏差,而且重復使用易讓學生厭倦,復習效率下降。因此如何開發(fā)高三化學復習微課,將翻轉課堂模式應用于高三一輪復習,在課堂上實現(xiàn)更多的師生交流和思維碰撞是個值得研究的問題。
二、微課如何助力高三化學復習課堂
翻轉課堂與傳統(tǒng)課堂最大的區(qū)別是學生通過微課進行課前自學。將高三復習中的重要知識節(jié)點按高考考綱的要求設計成8~10分鐘左右的微視頻,并將基礎知識考查、能力應用及變式訓練、方法介紹、實驗探究等各種教學資源有機結合[2]即高三復習微課。學生可以課前用微課自主復習梳理知識并通過在線測學發(fā)現(xiàn)問題,教師在課堂上解決問題,從而實現(xiàn)如下圖1所示的翻轉課堂教學。
三、高三化學復習微課的設計、應用及反思
微課的設計包括內容分析、目標制定、制作過程和實施方案四部分,各部分密切相關。以高三一輪復習“生產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為例設計微課如下:
高考的考綱要求了解氮元素單質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質及應用、了解氮元素單質及其重要化合物對環(huán)境質量的影響,因此本節(jié)微課的教學目標是含氮化合物(主要有NO、NO2、HNO3、NH3等)的主要性質。工業(yè)制硝酸涉及到 N2、NO、NO2的性質與轉化,硝酸的特性是強氧化性即濃、稀硝酸與銅的反應。改進濃、稀硝酸與銅的反應裝置主要有三大類型(見圖2):注射器型、滴瓶型、輸液袋型。
方案1利用注射器做銅與濃、稀硝酸的反應作為實驗來引導學生回顧銅與濃、稀硝酸反應的現(xiàn)象,比較反應產物NO2和NO氣體的性質的異同點,如NO可被O2氧化成NO2、NO2與H2O反應可以制得HNO3,同時這兩個反應也是工業(yè)制硝酸的反應。而方案2可以一次完成銅和濃、稀硝酸反應,NO2和NO的相互轉化實驗,因此可以作為本復習微課的問題與思考環(huán)節(jié),設計問題(見表1)引導學生利用本節(jié)知識解釋實驗現(xiàn)象,學以致用。作為翻轉課堂的交流討論內容,目的是考查微課學習者的知識掌握情況以及觀察與分析能力,答案在微課配套的進階練習中出現(xiàn),學生觀看微課后可以動手進行實驗探究并完成進階練習,然后將實驗和練習中的疑問作為課堂交流與討論的內容提出,實現(xiàn)翻轉課堂模式中的師生交流、生生互動。
本微課在課堂實踐中,問題1起到強化學生對氮氧化合物的性質認知;問題2和問題3是課堂交流中學生首先提出需要討論的,暴露出學生尚無法將氮氧化合物的性質應用到實際問題的解決中,特別是從壓強變化的角度分析液面的上升和下降;問題5在課堂討論中學生思路基本正確,但是具體表述缺乏嚴謹性和科學性,比如僅描述說讓無色氣體接觸空氣,觀察其顏色的變化,而如何接觸空氣則眾說紛紜,有的說用嘴吹入空氣,有的說將滴管直接從滴瓶中取出來再將無色氣體擠出接觸空氣,這些說明學生沒有意識到氮氧化合物是有毒物質會污染環(huán)境這個問題,因此在課堂討論中教師雖然要花比較多的時間在引導學生認識自己提出方案的問題所在,但實際的教學效果是讓學生更深刻地認識到氮氧化合物的毒性,這也是翻轉課堂的意義所在,在課堂上解決學生的問題而非純粹的知識灌輸。
四、高三化學復習微課設計的方向
1.以分析問題為基礎設計化學微課
高三化學復習注重應用知識分析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像本節(jié)微課如果用于指導學生課外探究銅與濃、稀硝酸的反應,學生課外進行探究實驗時可能出現(xiàn)滴瓶中銅與濃硝酸的反應中滴管中的液面并不下降的異?,F(xiàn)象,因此課堂上將這樣的實驗異?,F(xiàn)象作為教學資源充分利用,引導學生課堂交流,通過分析和討論后發(fā)現(xiàn)是學生實驗前未用凡士林涂抹滴瓶口處導致裝置氣密性不足,從而深化學生的思維力度。因此在微課指導下進行的學生課外實驗探究學生所獲得的實驗體驗和實驗異常現(xiàn)象設計成課堂討論點,將信息化技術與學生課外探究相結合、課外實驗與課堂教學有機整合,可以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和嚴謹?shù)膶嶒灹晳T,提升化學學科素養(yǎng)。
2.以解典型例題為示范設計化學微課
事實上典型習題微課的制作可以簡單到:將涉及到解題的題目要素、解題基本思路,通過一張紙、一根筆、一個手機演示并拍攝下來,錄制成解題微課,或者用電子白板錄制講題過程保存成微課,讓接受能力較差的學生課后觀看隨時暫停不懂的地方,并將有梯度變化的變式題作為進階測試打包成微課資源,讓學生自主觀看和練習,以改變傳統(tǒng)高三復習教師課堂講題,課后題目變一變就傻眼或者有些學生課后重復問相同題目的弊端。
3.以教授學生復習方法為主題設計化學微課
化學知識系統(tǒng)龐雜,單純靠教師梳理知識發(fā)揮不了學生的主動性。因此,有步驟地教授給學生一定的學習方法,把自主復習的權利交還給學生,對提升高三學生復習效率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利用微課將某一知識節(jié)點的內容用思維導圖進行歸納整理,并教給學生思維導圖的畫法,讓學生學會自己繪制思維導圖進行知識梳理(圖6)。以電解池為主題詞將電解池的能量轉化、構成條件、原理及高考考點等內容繪制成一張圖進行繪制思維導圖的示范,鼓勵學生自己繪制不同的思維導圖并在課堂上討論分析其不足之處,幫助學生建構科學嚴謹?shù)闹R體系。
五、結語
化學微課作為化學翻轉課堂的重要載體,也是移動學習、混合學習、碎片化學習等多種個性化學習方式和網絡教研學習的主要載體,多角度選擇錄制微課的方式,制作微課不一定會花費教師更多的時間,卻是教師經驗積累教學精華的提升,同時鼓勵教師發(fā)揮團隊力量制作微課,并將微課用于指導學生課外實驗探究或者培養(yǎng)學生學習方法,豐富高三化學復習模式,讓微課成為高三化學復習的新有力助手,提升高三化學復習效率。
參考文獻
[1]夏建華,宮朋飛.基于翻轉課堂的科學探究典型案例研究[J].化學教學,2015(2):36
[2]黃建軍,郭紹濤.論微課題的設計與開發(fā)[J].現(xiàn)代教育技術,2013(5):31-35
[3]蘆岳峰.使用注射器改進銅與硝酸反應實驗[J].教學與管理,2013(8):83
[4]韓竹海.銅與硝酸反應微型化實驗的再實踐[J].北學教與學,2015(4):89
[5]包朝龍.寧波市高中化學創(chuàng)新實驗作品薈萃[J].化學教學,2014(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