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艷利(河北省承德市隆化縣農(nóng)牧局 河北 承德 068150)
柴胡為傘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45~80cm。叢生,葉互生。柴胡有南北之分,柴胡(北柴胡)和狹葉柴胡(南柴胡)兩個品種的種子均在18℃開始發(fā)芽。溫度較低時,植株生長速度隨氣溫升高而加快,當溫度高于35℃時植株生長受到抑制,一般6~9月份生長最快,根的生長速度在后期增快。
因柴胡的花期和果期較長,故采收的種子大小和成熟度存在較大差異,種子的發(fā)芽率為35%~45%。選植株粗壯、生長形態(tài)一致的藥田留種。選種田不摘除花蕾,以提高種子產(chǎn)量。種子的收獲時間為每年的8~10月份,當種子表皮變褐、子實變硬時,即可收獲。由于柴胡開花時間不同,種子成熟時間也不同,種子隨熟隨落,不易收集,所以種植時要注意增大留種田面積,保證種子產(chǎn)量,盡量做到隨熟隨采。
由于種子發(fā)芽率較低,為保證柴胡種子的發(fā)芽率,在播種前可對種子進行處理。常用的處理方法如下:
3.1 沙藏處理 用30~40℃溫水浸種1d左右,除去癟粒,將3份濕沙與1份種子混合,將溫度調(diào)至20~25℃后催芽10~12d,當有一部分種子出芽后,即可去掉沙土播種。
3.2 藥劑處理 用0.85%~1%的高錳酸鉀溶液浸種,后用清水沖洗干凈后播種。
4.1 選地整地
4.1.1 直播地 宜選擇土層深厚、疏松肥沃、避風向陽、地勢平坦、排灌方便、pH6.5~7.5的夾沙土或沙壤土種植,低洼易澇地段、鹽堿地和黏重土壤不宜種植。選地后深翻30cm以上,整平耙細,每畝(667平方米/畝,下同)施入腐熟廄肥或堆肥1 500kg、硫酸鉀型復合肥15~20kg,作壟,壟高30~40cm、壟寬50~60cm,并于地四周開排水溝。
4.1.2 套種地 雨季柴胡玉米套種選擇以前茬作物為玉米的壤土或沙質(zhì)壤土中種植為佳。前茬為高粱、谷子及大豆地亦可種植。
4.2 播種
4.2.1 種子直播 適于小面積種植。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此時土壤表層溫度穩(wěn)定在10℃以上時即可播種。先按行距15~18cm開1.5cm的淺溝,后將種子均勻撒播于溝內(nèi),覆蓋薄土,澆透水,再覆草保溫保濕,每畝用種量2.5~3kg。
4.2.2 玉米套種 播種時間為6月下旬至7月下旬。寧可播種后等雨,不能等雨后播。柴胡每畝播種量2.5~3kg,用工具順行淺鋤一遍,然后按行距條播,播后不必蓋土。由于套種田遮陽,因而普遍出苗整齊。
5.1 間畝定苗
直播地幼苗長至3~5cm時進行間苗。苗高5~7cm時按株距3~4cm定苗。套種的柴胡在前茬作物收獲后,進行一次間苗,留苗株距3~4cm,畝留苗8萬~10萬株。
5.2 施肥
在柴胡第1年營養(yǎng)生長期間,追肥以氮肥為主,定苗后施清淡腐熟糞水1次,之后每年追肥1~2次,每次每畝施磷鉀肥15~20kg,追肥后要澆水。
5.3 除草
苗期要勤除草,做到田間無雜草。以后每年春季,柴胡返青后淺鋤一遍,起到除草、保墑雙效;5月份以后,隨著柴胡秧苗長大,田間封壟,就可抑制雜草生長,不用除草。套種的柴胡在前茬作物收獲后,根據(jù)田間苗情,中耕一遍,如果田間苗小,需人工拔除田間雜草即可。
5.4 灌溉排水
苗期要經(jīng)常澆水保濕。雨季應及時排除積水,防止爛根。
5.5 割薹促根
除留種的藥田外,第2年割薹。割薹在6月下旬進行,此時植株已至抽薹開花初期,將植株莖葉割去,留茬高度在15cm左右。去除花蕾,可以減少植株營養(yǎng)消耗,促進根系生長。
6.1 病害
6.1.1 根腐病 多發(fā)于高溫多雨季節(jié)。發(fā)病初期,個別支根、須根變色,后擴散至主根,終至全部腐爛,最后植株大面積枯死。防治方法:定植時嚴格剔除病株、弱株;收獲前增施磷鉀肥,增加植株抗病能力;忌連作,可與禾本科植物輪作,注意開溝排水;可用50%的甲基托布津1 000倍液灌根防治。
6.1.2 銹病 由真菌引起,主要危害葉片,感病葉片背稍稍隆起,后期破裂散出橙黃色的孢子。防治方法:用25%的粉銹寧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噴霧防治。
6.1.3 斑枯病 通常發(fā)生在雨季。防治方法:用1:1:120波爾多液或50%的退菌特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噴霧防治。
6.2 蟲害
6.2.1 黃鳳蝶、赤條蝽 選用5%的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 500倍液或1.8%的阿維菌素乳油2 000倍液噴霧防治2~3次。
6.2.2 地下害蟲 蠐螬、地老虎、金針蟲等地下害蟲,可用50%的辛硫磷乳油800倍液或敵百蟲1 000倍液灌根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