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紅,植彩妹,周 靜
(廣東省佛山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廣東 佛山 528000 )
隨著醫(yī)學科學技術的發(fā)展,臨床護理技術不斷改進,中心靜脈置管已離不開腫瘤病人的使用。經外周靜脈穿刺中心靜脈置管操作簡捷,使用安全,維護簡單,便于長期留置,是一種可由護士操作的中心靜脈置管術[1]。PICC臨床應用中可能有多種因素會引起導管堵塞,據報道,堵管發(fā)生率13.6%[2]。穿刺點出血是常見的并發(fā)癥之一[3]。目前,胃腸腫瘤科使用Solo末端瓣膜式耐高壓注射型雙腔型號5Fr的導管,因SoLo末端瓣膜式耐高壓注射雙腔型號5Fr的導管可適應于造影劑的高壓注射,解決了胃腸腫瘤病人做CT、MR穿刺靜脈的困難,杜絕高壓造影劑的外滲,從2017年10月胃腸腫瘤科為患者使用SoLoPICC導管,不僅有效控制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同時減輕護理時數,堵管及穿刺口出血明顯低于報導的發(fā)生率,現將報導如下:
自2017年10月至2018年7月胃腸腫瘤科共行PICC置管114例,其中男性67例,女性47例,年齡38-79歲,平均57.9歲,其中結腸癌42例,直腸癌34例,肝癌12例,胃癌26例。留置時間為73-213d。隨機將114例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7例。兩組患者一般情況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兩組患者置管及維護均由具有操作資質的專職護士執(zhí)行,采用B超引導下結合改良塞丁格的方法進行穿刺置管。觀察組采用末端瓣膜式耐高壓注射型雙腔型號5Fr的導管;對照組才采用三向瓣膜式單腔4Fr導管。兩組患者維護時接頭用可來福Mc100,用生理鹽水脈沖式沖管正壓封管。敷料均選用3MTMTegaderm透明敷料,無異常每周更換一次。
患者PICC置管后穿刺口滲血,靜脈炎,治療期堵管的現象。
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導管相關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置管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較
Solo末端瓣膜式耐高壓注射型雙腔型號5FrPICC導管,兩腔各不相通適宜多種液體的輸注,最大輸注流速為5ml/s或300psic磅/平方英寸,相當于2068Kpa,適用于造影劑的高壓注射,同時還可以進行中心靜脈壓監(jiān)測,其設計是倒錐型技術,具有抗扭結的功能,穿刺口滲血少,從表1可以體現:57例患者置管只有1例患者出現穿刺口滲血,且這例患者置管時血小板只有65*109/L,倒錐形設計,穿刺點位于管的錐形處,使導管與切口處結合緊密,起到止血的作用。堵管的發(fā)生率為零。觀察組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
Solo末端瓣膜式耐高壓注射型雙腔型號5Fr導管應用為病人的檢查,治療提供了安全的保證。為胃腸腫瘤病人高壓注射杜絕外滲帶來的痛苦,為中心靜脈壓監(jiān)測提供了便利,且不需要使用肝素鹽水封管,既減少了藥物的不良反應,又減輕了護理時數,提高患者攜帶導管的安全性,值得臨床廣泛開展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