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娟
(鹽城市第一人民醫(yī)院眼科,江蘇 鹽城 224001)
臨床中繼發(fā)性青光眼之一為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該疾病病發(fā)因素較繁瑣,會嚴重損傷患者視力,針對該疾病臨床常用康柏西普進行治療,有顯著功效。但是由于多種因素的影響患者治療依從性較差,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臨床療效,這就需要加強對患者的護理干預,以確保其療效[1]。因此,本次針對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應用玻璃體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療并配合護理干預的臨床效果展開了研究。詳情如下:
本次實驗對象全部選自2016年1月至2018年7月之間在本院進行治療的80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由不同的護理方式分成干預組(n=40)和常規(guī)組(n=40),干預組中21例男患,19例女患,年齡均值為(52.1±2.4)歲;常規(guī)組中22例男患,18例女患,年齡均值為(52.9±2.7)歲。兩組患者的常規(guī)資料差異較小,未呈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兩組全部使用康柏西普(成都康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開展治療同時配合普通護理,對玻璃體腔注射0.5mg。在治療期間予以患者用藥指導、密切關注患者病情?;诖烁深A組開展綜合護理,①患者需要長期治療,而患者對自身疾病又不了解,又加上治療費用的影響,同時對治療效果又缺乏肯定性,導致患者治療依從性較差。這就需要加強與患者之間的溝通,進而有針對性的開展心理疏導,引導其將壓力全部釋放。②在使用康柏西普前,先了解患者有無藥物過敏史,并為其詳細講解副作用和可達到的療效,在患者準備好的情況下進行注射,在患者身旁觀察其反應,并詢問其感受,之后予以其廣譜抗生素眼藥水,避免產(chǎn)生眼內(nèi)炎,在此期間叮囑患者禁止用雙手、衣物和毛巾等物品觸碰眼睛,同時要加強病房、病床、床單被褥的消毒,并和家屬溝通,減少談事頻率和人數(shù),以預防感染。③患者出院前一天護理人員為其宣教預防疾病復發(fā)策略,并告知一些日常生活需注意的細節(jié),保持良好的用眼習慣,當出現(xiàn)疼痛、視物模糊時要立刻入院醫(yī)治。同時留下患者聯(lián)系方式,定期提醒患者來院復診,以檢查眼底、視野、視力和眼壓。
將患者住院時間、治療后的眼壓記錄,同時指導患者評價本次護理服務,共計100分,90分以上代表較滿意、80-90分代表滿意、60-70分代表一般、60分以下為不滿意,1-不滿意例數(shù)/40×100%=總滿意度。
本次實驗數(shù)據(jù)經(jīng)統(tǒng)計軟件SPSS20.0進行分析,百分比率(%)代表計數(shù)資料,選用x2檢驗;均數(shù)±平方差代表計量資料,選用t檢驗,出現(xiàn)較大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在總護理滿意度上,干預組為97.50%,常規(guī)組為82.50%,對比差異較大,呈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1 對比80例患者護理滿意度(n/%)
干預組的住院時間為(6.7 4±0.4 5)天,治療后眼壓為(1 5.11±1.4 5)m m H g;常規(guī)組的住院時間為(8.98±0.66)天,治療后眼壓為(17.99±1.04)mmHg,兩組對比差異較大(P<0.05)。
作為常見的一種青光眼疾病類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臨床特征為新生血管存于房角與虹膜中,該疾病病發(fā)因素較繁瑣,屬于嚴重損傷眼部的疾病之一,若未及時進行有效治療極易致盲,該疾病的治療難度較大[2]。目前針對該疾病的病發(fā)機制還未明確,常用綜合治療方案進行治療,其中所用的治療藥物包括康柏西普,屬于一種新型融合蛋白,可有效阻止生成新生血管,該藥物代謝好且存有較長的半衰期,將其注射玻璃體腔,可控制患者眼壓,并對其視功能起到保護作用。但是患者在治療期間極易受到經(jīng)濟負擔、疾病折磨以及情緒等因素的影響,減弱其療效,因此在院治療階段需加強對患者的護理服務,以保證治療成效[3]。
在本次實驗中兩組全部使用康柏西普開展治療的同時配合普通護理,基于此干預組開展綜合護理,結果顯示,干預組的總護理滿意度為97.50%,明顯多于常規(guī)組82.50%。在住院時間和治療后眼壓上,干預組也優(yōu)于常規(guī)組,組間差異較大。這就表示在開展玻璃體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療的同時配合綜合護理干預,有助于穩(wěn)定患者眼壓,加速患者康復,進而提升其護理滿意度。
總而言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應用玻璃體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療并配合綜合護理干預,可提高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并縮短治療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