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謝清
去年我接手了一年級,新生入校后,除了告訴我不方便家訪的幾戶家庭外,剩下的孩子,我全部進行了走訪。對班上孩子的家庭情況有了大致的了解。我們學校是一所農(nóng)民工子女學校,班上農(nóng)民工隨遷子女占了百分之八十五左右,家長們文化素質(zhì)普遍不高,大部分初中畢業(yè),全班家長沒有一個事業(yè)單位或者公務(wù)員。四分之一孩子是離異家庭,接近一半的孩子是由爺爺奶奶輩撫養(yǎng)。四分之一的孩子家長對孩子有較高的期望值,并且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幫助孩子進步。有四分之一的孩子家長對孩子教育是完全不過問,任其發(fā)展。
如何將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密切配合,一同托起起孩子的夢想,幫助學生全面發(fā)展呢?
一、“立情”家校共育的基礎(chǔ)
臺灣作家楊子在《紅粉知己》一文中有個耐人尋味的觀點:人生以立言、立功、立德為榮,其實,立情才是生命的最高境界。如果老師和學生家長都建立了情感,那么師生之間的情誼是可以長長久久的,老師、學生、家長都能在孩子的成長路上,一起幸福,就能相互配合,一同托起孩子的夢想。
(一)善于理解,情感融合
新生入學,孩子們有許多的不適應(yīng),幼小銜接教育基本上沒有,再加上我們學校的家
長文化素質(zhì)并不高,家長們也比較年輕,他們面對孩子們出現(xiàn)的總總問題,他們也無可奈何。
(二)善于溝通,增進感情
1.與老年家長面對面的溝通
一年級放學時間比較早,許多老年人很早就在校門口等著接孩子回家。他們一般就在那里閑聊,總是添油加醋地胡亂傳播關(guān)于學校的負面信息。每天放學,我總是要和他們聊聊今天學校發(fā)生的一些有趣的事情;再講講哪些孩子的突出表現(xiàn);還講解一下各門學科老師的一些要求;最后還逐一解答家長們詢問自家孩子的問題……我經(jīng)常與老年家長面對面的溝通,他們充分信任我。也讓他們充分了解學校工作,并且積極地配合我的教育工作。
2.利用教育故事與年輕家長溝通
我從去年接手一年級開始,每天堅持寫教育故事。教育故事的內(nèi)容比較豐富,我會向家長們介紹我每天教學的一些難點,如何引導(dǎo)孩子解決一些問題;我還會向家長們介紹我開展了哪些活動,培養(yǎng)孩子哪方面的習慣;我還會提醒或者建議家長們要注意孩子常見的一些問題;我還會給家長們講講孩子們每天發(fā)生的一些有趣故事……
3.出現(xiàn)問題的學生單獨溝通
當有學生出現(xiàn)了問題,絕不公開指責,給家長和孩子保留面子。我總是私底下和家長溝通,而且我遵循一個原則,給孩子指出缺點的同時,一定要表揚孩子一個優(yōu)點。一定要讓家長知道,自己的孩子不是一無是處,他在成長的過程中,難免會犯錯誤的。讓家長很樂意和我一起來幫助孩子健康成長。
(四)善于造情,家校融洽
一個班級是孩子們的另一個家,大家朝夕相處六年,我一直要打造一個溫暖的大家庭。所以,努力營造親情。每次,學校要發(fā)一些通知,責任書等,需要家長閱讀簽名。我在留言時,總是注意措辭,讓語言有溫度,而不是冷冰冰的下達命令,而是朋友間的溫馨提示。比如:防溺水通知。開頭,一般都是說,親愛的家長朋友們,天氣熱起來,請你們一定要注意自身健康,并且要關(guān)心寶貝們的身體健康……
每個周末,我都會布置感恩作業(yè),讓孩子們?yōu)榧议L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wù)事,感謝家人們?yōu)樗麄兊母冻?。家長們會錄制小視頻,讓我檢查感恩作業(yè)。
(五)善于傾聽,引導(dǎo)教育
付出總會有回報的,在我的努力下,家長們和我關(guān)系融洽,他們經(jīng)常會向我傾訴自己的煩惱。我和家長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他們非常信任我,非常愿意配合我的工作,但是他們的能力有限,我要進行有效的指導(dǎo),才能促進家校共育。
二、有效指導(dǎo),促進家校共育
(一)別出心裁的家長會集體指導(dǎo)家庭教育
在一年級的時候,我曾舉行了“成長只有一次需要你的陪伴”的家長會,將心理輔導(dǎo)融入到家長會中,讓家長在參與團輔中去感悟如何陪伴孩子?;顒咏Y(jié)束后,許多家長給我寫信,發(fā)信息,都覺得受益匪淺,感謝我的指導(dǎo)。
(二)利用真實有趣的教育故事指導(dǎo)家庭教育
我每天都堅持寫教育故事,把孩子們每天發(fā)生在學校的一些真實有趣的故事講給家長們聽,讓他們了解我結(jié)合實際情況怎樣對孩子進行教育。比如:有孩子門牙掉了,在學校不好意思張口說話、讀書。我恭喜這個孩子,因為她馬上就要長出嶄新的恒牙,多好??!所以午餐的時候,我們千萬不要挑食,因為我們的新牙齒需要能量啊!
為了鼓勵孩子,教他們學會感恩,并且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和責任感,在學校引導(dǎo)他們幫助我收拾講桌,幫我分發(fā)書本……我寫在教育故事里,我教家長們學會示弱,讓孩子們也能幫助家長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三)介紹身邊優(yōu)秀家長的案例指導(dǎo)家庭教育
班上有一部分孩子是爺爺奶奶負責養(yǎng)育,他們大部分不太會教育孩子。但是也有一些老年人喜歡學習,他們也有足夠的時間學習。他們在家教孩子洗自己的內(nèi)衣內(nèi)褲,襪子,紅領(lǐng)巾等;還教孩子包餃子,煮面條;周末還帶孩子去做義工,參加豐富的社會實踐活動。我還請他們在接孩子的時候,和其他的老年人家長們一起聊天,交流一下自己帶孫經(jīng)驗。
(四)分享學習的文章指導(dǎo)家庭教育
我平時喜歡閱讀,當我讀到一些優(yōu)秀的育兒經(jīng)驗時,我會摘抄并寫上一些讀書感悟,然后分享在微信群里。有時,在一些微信公眾號里,讀到了好文章,我也立即分享在微信群里。家長們經(jīng)常閱讀,然后會發(fā)表幾句自己的感悟。有時,家長們也會分享自己閱讀到的育兒好文章,大家相互學習,提高家庭教育的質(zhì)量。
三、家校共育的一些感悟
(一)家校共育是不傷人的
不管是家長還是老師,我們都要牢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在教育中,“愛”起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我們都希望孩子的教育路上每一個人都在原來的基礎(chǔ)上變得更好。所以我們的教育不能舉著“都是為你好”的旗幟去傷害孩子,要遵循孩子們的生長規(guī)律和年齡特點,允許他們一再犯錯,活潑好動,丟三落四。
(二)接受家校共育的不完美
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個體,具有不同的天性。不同的家庭教育,不同的遺傳基因,對人的生長有不同的影響,所以家校共育不一定能完全促進孩子的全面發(fā)展。每個家庭的環(huán)境和經(jīng)濟條件都有所不同,不能要求每個家庭都能積極配合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我不抱怨,不放棄,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因“家”施教,促進孩子的健康發(fā)展。
在我兩年的努力下,班上孩子的家長們充分信任老師,充分信任學校,基本上做到了積極配合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一起努力托起孩子們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