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家,就住在這個屯兒,我是這個屯兒里土生土長的人呀,別看屯子不咋大呀,有山有水有樹林兒……”
趙本山主演的鄉(xiāng)村愛情電視劇片尾曲《咱們屯里的人》,唱得跟俺屯兒一樣一樣的。
靠山屯兒歸常山鎮(zhèn)地界,坐落在長白山余脈大黑山腳下,靠山靠的就是大黑山。
俺屯兒在全縣有名。抗戰(zhàn)時期是楊靖宇建立的抗日游擊根據(jù)地,人民公社年代是農(nóng)業(yè)學大寨樣板,如今又是美麗鄉(xiāng)村建設和自然生態(tài)保護區(qū)試點。
下面給你講講俺們屯兒的人和事兒。
貴龍他姑姥
劉貴龍他姑姥,就是貴龍他姥爺?shù)拿妹?,也是貴龍他娘的姑姑,姓董,叫董淑英。
貴龍他姑姥是三年前回到靠山屯兒的。
有一天,貴龍被叫到縣里,參與研究一個重要接待方案。得知北京有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輩叫董淑英,是常山鎮(zhèn)靠山屯兒人,老人家要回家鄉(xiāng)安度晚年。北京和省市領導都強調(diào)一定妥善接待安排好。
貴龍回家問娘,娘說知道有這個姑但沒見過面,她爹,也就是貴龍他姥爺在世時常念叨淑英長淑英短的,十七八歲跟抗聯(lián)隊伍走了,沒再回來過。
幾天后,九十歲高壽的姑姥回來了。
姑姥身板兒單薄精瘦,滿頭銀發(fā),目光明亮,說地道的東北話。她孫子王勝利陪著來的,牽了一條體形碩大的金毛。姑姥稀罕那條狗,到哪兒都叫人牽著。
姑姥先去了東山烈士陵園,那里埋葬著當年大黑山慘案被日寇殺害的百余名抗聯(lián)戰(zhàn)士。姑姥在那兒待了很久,輕輕地擦拭墓碑,低聲嗚咽,老淚縱橫。
姑姥相中了東山根兒水庫邊上一塊地,說就在這給我蓋幾間草房,有火坑那樣的。
貴龍為難了,說姑姥啊,現(xiàn)在屯兒里全是磚瓦房了,省里十年前就發(fā)文件“消滅”泥草房,現(xiàn)在苫房草都不好找。
姑姥說我沒別的要求,就住土草房!黃土壘墻,原木作梁,屋頂苫房草,木頭制門窗,不用鋼筋水泥磚頭瓦塊的,就地取材,花不幾個錢。勝利呀你給奶奶蓋!
王勝利是個開發(fā)商。他自己公司就有專門復制古建筑的工程隊,很快就把泥草房蓋好了。
四間正房住人,左邊兩間是倉房和車庫,右邊是雞舍和狗窩。房子看外面和過去的草房一樣,但里面裝飾是現(xiàn)代化的,有上下水和自動調(diào)節(jié)的溫控系統(tǒng),冬天不冷,夏天不熱。四周用破開兩半的松木桿子結結實實地架上障子。
姑姥擇日搬進了籬笆院泥草房。司機兼警衛(wèi)員王磊,秘書宋曉光都跟隨她多年,王勝利又給奶奶雇了保姆和廚師,加上金毛,這依山傍水的院落倒也不寂寞。
貴龍每天都要去看姑姥,這是組織上交給他的任務,必須高度關注姑姥的身體和生活情況,不能有任何閃失。
姑姥深居簡出,為人低調(diào)謙和。平日里就做三件事情:第一件是到烈士陵園散步,累了就坐在山上曬曬太陽;第二件是請屯兒里及附近村屯兒的老人嘮嗑,回憶靠山屯兒的舊事;第三件是寫回憶錄,她口述,宋曉光記錄整理。
貴龍感覺姑姥回歸鄉(xiāng)里就跟神仙下凡似的,似乎帶來了一種神奇的功力,潛移默化地讓靠山屯兒發(fā)生變化。
剛回來沒幾天,姑姥拄著拐顫顫巍巍地來到村部。說劉貴龍同志,我來向組織報到。鄭重地把她和宋曉光、王磊的黨員介紹信交給貴龍。
貴龍都蒙了,滿頭冒汗,說姑姥啊,咱屯兒黨員也不怎么過生活。姑姥說那不成,黨章是咋要求的,每月至少要搞個黨員活動日吧。貴龍說那聽姑姥的。
頭一個黨員活動日,全體黨員到東山掃墓。姑姥叮囑貴龍,墓碑每年要掃一回,讓上面的名字清亮兒的。姑姥找省領導為屯兒里辦了一件事,重新修建東山烈士陵園。漢白玉墓碑替換了花崗巖,火山石鋪的甬路,還豎起一座紀念碑,靠山屯兒烈士陵園由縣級升為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每次黨支部生活姑姥都參加。她一來別的黨員誰都不敢缺席。黨員中同輩的都和貴龍一樣管她叫姑姥,小輩的叫太姥。大家敬重這個神秘老人,甚至有點敬畏。
姑姥足不出戶,可屯兒里的事兒她都知道。她經(jīng)常指出村干部黨員的缺點和不足,比如誰打麻將輸贏動錢了,誰上山下套子逮野雞了,誰和隔壁的媳婦關系扯不清了,誰在背后惡語傷人了……說的黨員同志都膽兒突的。慢慢地黨員都像先進分子樣了。這讓貴龍對姑姥感激不盡。
姑姥像顆福星一樣高照,給靠山屯兒帶來福祉。單說這王勝利,不愧為孝子賢孫,也成了靠山屯兒的贊助商。王總常來探望奶奶,看到從常山鎮(zhèn)到靠山屯兒十多公里水泥板路破爛不堪,就投了一千多萬修瀝青路,那是全鎮(zhèn)最牛的一條路。他還給屯兒里買了一臺二十四座的校車,專門接送孩子到鎮(zhèn)上讀小學讀初中,全屯兒就再沒有孩子輟學。
姑姥的身體越來越差了。她走不動了,去東山要坐輪椅,參加支部活動也要讓人攙扶到村部,堅持不住就和貴龍請假。上級領導多次指示要送姑姥去北京住院醫(yī)治,可是她說什么也不去。
姑姥說我就在泥草房壽終正寢,什么時候過不去那道坎兒了,我告訴你們。
冬至那天,姑姥起不來了。幾天滴水不進,粒米不食。醫(yī)生說她就是太老了,身體某些功能已經(jīng)衰竭。
姑姥只讓通知一些親屬來和她告別。她靜靜地躺在炕上。不時張開眼睛四處看。貴龍問姑姥你在等重孫兒呀,勝利去機場接他快到了。姑姥點點頭。
看到了重孫兒,姑姥微微笑了,這是她生命最后的微笑。
姑姥對貴龍說,時候到了,往下抬吧,別死在炕上。
眾人給她穿好裝老衣服,把她抬到停尸板上。不一會兒姑姥就咽氣了,面帶慈祥的微笑。
貴龍跪在地上給姑姥磕了三個響頭。他見過很多人離世,可從沒見過有誰像姑姥這樣視死如歸。面對死亡,她沒有絲毫恐懼,那樣從容平靜、明明白白。
泥草房外,那只平時安靜溫順的金毛聲嘶力竭地狂吠,靠山屯沉浸在悲痛之中。
姑姥的回憶錄《最后的斗爭》出版了。書中記載了她經(jīng)歷的許多重要歷史事件。其中就有大黑山慘案的回顧。
當時姑姥在抗聯(lián)第三路軍下屬衛(wèi)生隊當護理員。那天是天寒地凍的冬至,抗聯(lián)營地被日軍包圍,戰(zhàn)斗極其慘烈。在夜晚突圍中,姑姥掉進一個大雪窩子里昏死過去,而衛(wèi)生隊三十個戰(zhàn)士二十九個都被槍殺了,姑姥躲過一劫。后來是太姥爺家的大黃狗找到姑姥,把她從雪窩里拖出來救活了。姑姥找到了部隊,與抗聯(lián)某支隊政委在戰(zhàn)斗中結成革命友誼。姑姥爺是一位戰(zhàn)功顯赫的將軍,姑姥是我黨隱秘戰(zhàn)線某部門的負責人……
姑姥那些犧牲的戰(zhàn)友都埋在東山烈士陵園。
貴龍明白了為什么姑姥要回靠山屯兒,為什么要住在東山下,為什么那么稀罕金毛,為什么要在冬至那天走,為什么她知道屯兒里那么多事兒……
姑姥的骨灰也埋在東山烈士陵園,和她的戰(zhàn)友在一起。
那個依山傍水的泥草房小院,成了靠山屯兒的一道風景。王勝利收集了一些文物,把那里變成東北抗聯(lián)大黑山游擊根據(jù)地展覽館。
熊到家了
有句歇后語,說黑瞎子敲門——熊到家了。是欺人太甚的意思吧。
開春兒那會兒,靠山屯兒還真就出了黑瞎子上門的事兒。
靠山屯兒后身兒大黑山是長白山余脈,翻過去就進了原始森林。那里頭經(jīng)常有東北虎、黑瞎子、野豬出沒。
那片深山老林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已經(jīng)十五年了。原來運原木的“營林道”,如今看不見一輛拉木頭的帶掛卡車,路面雜草叢生。冬季大雪封山也封了這條道。
營林道從靠山屯兒中間穿過。靠山屯兒就像深山老林的門戶,往里走叫進山,往外來叫出山。
經(jīng)過漫長的冬天,清明過后雪化得差不多了,營林道露出黃沙路面,能進山出山了,那叫開山。
剛開山?jīng)]幾天,一個月光清澈的夜晚,屯兒西頭靠道邊的徐鐵柱家來了個“不速之客”。
后半夜兩點多鐘,徐鐵柱被外頭狗叫醒了。他家的黑子先吼起來,黑子是條大狗,叫聲渾厚深沉。隨后滿屯子狗都跟著叫。
徐鐵柱開始也沒在意,披上棉襖出門上茅房。月光下,只見黑子在院門前朝外狂吠。隔著板障子好像有人在走動。誰呀?他喊了一聲,沒應聲。他順手拎把鐵鍬朝院門走過去,又喊,你誰呀?
那“人”站那兒不動,也不應答。
他走到門口,看仔細了,不由媽呀一聲。哪是人啊,黑瞎子!兩腿直立站在那兒比他都高,身體粗壯,胸部有白斑,一身黑毛油亮光澤,瞪著小眼睛看他。
徐鐵柱掄起鐵鍬往地上拍,弄出咣咣的響聲,一邊嗷嗷叫,想把黑瞎子嚇跑。
那家伙一點不害怕,朝大門慢慢走過來。
徐鐵柱隔著障子把鐵鍬扔出去,然后拉著黑子趕緊回到屋里。他知道,那大家伙要是進院,單薄的木頭障子和大門根本擋不住它。
黑瞎子并沒進院兒。它在門口兩腿直立走了幾圈,就四腳著地順著營林道朝山里走去。
屯子安靜下來。徐鐵柱心驚肉跳待到天亮。
第二天,徐鐵柱找到村主任劉貴龍,說昨晚狗叫得厲害,那是黑瞎子進屯兒了。很快,屯兒里聽到信兒的老爺們兒都聚到徐鐵柱家門口。
大道邊兒松軟的泥土地上,有黑瞎子腳印。劉貴龍用腳量了一下,熊掌印比他四十三號鞋還長。那家伙還在門口拉了一坨熊屎。
大家回憶起二十年前那次黑瞎子下山傷人的事兒。放羊的劉大頭和黑瞎子狹路相逢,半張臉被咬傷,后背讓熊掌撕破,縫了一百多針,差點沒命。
劉貴龍皺著眉頭一臉嚴肅,馬上向鎮(zhèn)里匯報。鎮(zhèn)領導李大英指示:要采取強有力的防范措施,不能讓黑瞎子傷人傷畜;黑瞎子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也不能傷了。
林區(qū)禁獵多年,早就沒有了獵槍等狩獵工具。對待那些大型的野生動物,只能靠嚇唬,沒別的辦法。劉貴龍派人到縣城買了一堆二踢腳和麻雷子,把屯兒里青壯年民兵分成四個小隊,夜里排班兒執(zhí)勤。發(fā)現(xiàn)黑瞎子就放炮仗。又寫了個緊急通知,要求全屯男女老少晚上不許出門,把自家的牛羊豬、雞鴨鵝都看好,大喇叭在全屯反復廣播。
第二天,還是后半夜兩點多鐘,執(zhí)勤民兵在屯兒西頭發(fā)現(xiàn)黑瞎子,又是朝徐鐵柱家去的。二踢腳、麻雷子噼啪炸響,果然奏效,黑瞎子不見了。過了一會兒,屯兒南頭轟隆一聲,一家苞米樓子讓黑瞎子拱塌了。隨后,又有人聽見東山坡上黑瞎子吼了幾聲。
第三天,黑瞎子又來了。就在徐鐵柱家門口轉悠,怎么嚇唬它都沒用。民兵把炮仗全放了,它還不走。折騰到快亮天了,黑瞎子自個兒慢慢悠悠地離開了屯子。
黑瞎子連續(xù)三天進屯兒,雖說沒有造成傷害和破壞,但攪得人心惶惶,雞犬不寧。鎮(zhèn)上很重視,就和林區(qū)保護工程指揮部聯(lián)系,請他們派人來幫忙解決黑瞎子進屯擾民的問題。
指揮部馬上派工程師孫德友趕到靠山屯兒。孫德友是研究天然林保護的專家。他聽了情況后說,咱們這片林區(qū)里面現(xiàn)在有二十多只黑熊,它們都有自己的領地。四月份黑熊冬眠結束了,有可能會到離它領地近的屯子來找吃的。但我看不是,現(xiàn)在山里不缺吃的,餓不著它。黑熊到咱們屯兒來,肯定有別的原因。
劉貴龍看了一眼徐鐵柱,說我也覺得蹊蹺,它怎么就到咱屯兒來,而且老是在你家門口轉悠,你痛快說咋回事?!
徐鐵柱搖搖腦袋,說我也沒想到能把黑瞎子招來。清明節(jié)我去山里上墳,在一個石砬子底下,俺家黑子發(fā)現(xiàn)一只熊崽子,好像是從砬子頂上掉下來的,摔迷糊了。我看它還有口氣兒,就抱回來把它救活了。我媳婦喂它喝羊奶,拿蜂蜜和面做窩頭喂它,熊崽子很快挺實了,整天和黑子一塊玩。我就多了個心思,打算把它養(yǎng)大點賣給哪個動物園。
熊崽子在哪兒呢?貴龍問。
在我家菜窖里養(yǎng)著。
孫德友說那就對了,黑熊來找它的崽兒。黑熊眼神不好,所以叫它黑瞎子,但是它嗅覺靈敏,你養(yǎng)在菜窖里它也能找到。或許知道熊崽兒很安全,所以它不急不躁,也沒有敵意。依我看,把熊崽子還給它就沒事了。
當天晚上,徐鐵柱又把過年用的燈籠掛起來,把大門口照得通亮。劉貴龍、孫德友和一些看熱鬧的鄉(xiāng)親都在他家里等候黑瞎子。黑子和熊崽兒一直在院子里面玩耍。
還是后半夜兩點多鐘,黑子朝外面吠了幾聲,熊崽子跑到門口也叫起來,外面黑瞎子粗著嗓門兒嗚嗚地回應。
徐鐵柱過去把大門打開,熊崽子一下竄了出去。
大家看到黑瞎子趴在地上,搖晃著腦袋,熊崽子圍著它上躥下跳。玩了一會兒,黑瞎子站起來,扭動著碩大的身軀慢慢地走了,熊崽子緊緊跟在它后面。
黑子一直在叫,依依不舍地呼喚。
過了些日子,有一天徐鐵柱媳婦做了個夢,那熊崽子像小孩兒似的說話,說想吃蜂蜜和面蒸的窩頭,于是她就蒸了一鍋蜂蜜窩頭,家人也都愛吃。
那天晚上,月光如水,半夜時黑子突然興奮地叫起來,不停地用雙腿去推院門。徐鐵柱去把院門打開,那只熊崽子進來了。黑子搖頭擺尾地和熊崽子親熱。門外,黑瞎子站在道邊一動不動地守著。徐鐵柱心想,我的媽呀,這黑瞎子串門兒來了。
大門敞開著,徐鐵柱躲在一旁,希望黑瞎子進來。等了半天那家伙一直站著不動。
徐鐵柱媳婦高興地說,真應了那個夢哈。她趕緊去拿窩頭給熊崽子吃。熊崽子一氣兒吃了五個,小肚皮撐得溜鼓。黑瞎子嗚嗚地喊熊崽兒,熊崽兒就跟著黑瞎子走了。徐鐵柱和黑子一起把它們送出屯子。
打那以后,黑瞎子和熊崽兒再沒來過。徐鐵柱媳婦納悶兒,怎么就來那一次?徐鐵柱想想笑了,說因為你再也沒蒸過蜂蜜窩頭。
父以子貴
靠山屯的人淳樸厚道,重視對兒女的栽培成為屯兒風。誰家孩子有點出息,全屯兒都給豎大拇指。
劉貴山的兒子劉金鎖從縣公安局調(diào)到常山鎮(zhèn)派出所當所長。這消息靠山屯兒家喻戶曉,都說金鎖這孩子真是出息個爆。
劉貴龍和劉貴山是叔伯兄弟,特意來家道賀。
劉貴山笑著說,大哥,有啥可賀的,金鎖講這叫輪崗,縣局機關處科長什么的都得到鄉(xiāng)鎮(zhèn)基層所鍛煉。
劉貴龍說,可不那么簡單,常山鎮(zhèn)是縣北部中心鎮(zhèn),來這兒當所長那是重用,將來肯定有進步??稍捳f回來,常山鎮(zhèn)這幾年也是夠亂的,水深莫測,魚龍混雜,不好干。你轉告金鎖,往后啥事兒多向著點咱們屯兒!
那必須的!劉貴山面帶得意,說正好金鎖讓我在鎮(zhèn)上擺一桌席,請請鎮(zhèn)領導和有頭有臉兒的朋友喝頓酒,我認識誰呀,大哥幫我張羅人吧。
劉貴龍想了想說,那我?guī)湍憷瓊€單子,范圍別太大,這工夫低調(diào)點沒毛病。
飯局兒安排在鎮(zhèn)上的“北香閣”。客人大都是劉貴龍給打的電話,該來的都來了。副鎮(zhèn)長李大英,鎮(zhèn)紀委書記張志強,還有幾位鎮(zhèn)上的個體老板。劉金鎖雖然沒有到場,但是大伙還是給足了面子。
劉貴山替兒子敬了三杯酒,望各位支持金鎖工作。
劉貴山喝得有點多了,金鎖開車送他回家。問他,爸,他們都說些啥?
劉貴山笑道,他們說你平時鐵青個臉,沒想到還請他們吃飯,夠朋友意思。
這頓飯吃得有點成效。至少讓人感覺鐵面無私的劉金鎖也不是鐵板一塊。這小子特孝順,聽他爹話,誰要過了劉貴山這個坎兒,就能翻過劉金鎖這道梁。
最先來找劉貴山的是常山鎮(zhèn)龍宮洗浴中心的趙三。趙三通過劉貴龍引見來串個門兒。也沒多說什么,就是表達他要跟金鎖當親哥們兒相處的誠意。臨走的時候,掏出個大紅包,說也沒買東西,劉叔你自己買兩瓶酒吧,晚輩孝敬您的。
劉貴山接過紅包一掂量,知道里面是一萬塊錢,說這可不中,趕緊拿回去。趙三說叔您嫌少是吧,等往后咱生意好了,我請叔和嬸坐郵輪上東南亞轉一圈。
隨后是鎮(zhèn)上的李山東宴請劉貴山。這小子經(jīng)營一家農(nóng)資公司,還開了個麻將館,滿社會都是朋友。劉貴山和他不怎么熟,還是劉貴龍搭攏的。李山東在飯桌上勸劉貴山,你來我公司上班好吧,替我看著麻將館,給你百分之二十的股份,掙了你吃紅利,賠了全算我的。劉貴山說拉倒吧兄弟,我整不了那玩意兒。散席的時候硬往劉貴山兜里塞了一沓錢。回頭一數(shù),五千。
那陣子幾乎是天天有人請客吃飯,從中午喝到晚上甚至半夜,劉貴山成了常山鎮(zhèn)的爹,整天讓人供著、捧著。這讓他既感到挺敞亮,又覺得心驚肉跳。
他知道了派出所所長的分量有多重。有個當所長的兒子,不僅整天大吃二喝無限風光,而且坐家里面數(shù)錢。
他對劉貴龍說,大哥,我總覺得這樣不行啊,咱也沒幫人家辦什么事,無功受祿不說,這不是給金鎖找事兒嗎?
劉貴龍說,你這么想就對了。不過你別擔心,我看金鎖能把握好尺寸。有時間你把這些事兒都和他嘮嘮。
后來,又有人找劉貴山。他的原則是有事你說事,但是送錢送東西一概回絕。只是鄰屯兒一個姓董的老哥來求他,給他五百塊錢。他收了,怕人家以為他不肯幫忙。
老董的兒子二十五歲了,在鎮(zhèn)上打工,去年處個對象,是常山鎮(zhèn)街里張國政家的女孩兒。處了兩個多月,對象黃了,董家連買東西帶給錢花了三萬多。男孩兒去找張家要錢,說買東西算我送你了,可是兩萬六千元現(xiàn)金得還我呀。張家說錢都花了,還什么錢啊。張國政兒子還找?guī)讉€人來把男孩兒給打了,說再來要錢還打你。老董求劉貴山給金鎖過個話,請公安幫助伸張正義把錢給要回來。
劉貴山答應老董,說別的事兒我都不管,你這個事兒我跟金鎖說,簡直沒了王法!
隔天劉貴山就去鎮(zhèn)里找金鎖,把這些天誰來找過他,都說了什么事兒,給他多少錢,一件一件都說得清清楚楚,然后把一個收禮的單子和兩萬三千五百元錢交給兒子。又說,別人咋回事我不管,老董他兒子的事兒我答應人家了,他家本來挺窮的,讓人訛了錢還挨頓揍,太熊人了,你一定要給討回公道。
金鎖收了那份送禮的名單,說爸呀,我剛來常山鎮(zhèn),對這兒的情況還沒摸透,你說的這些都有用。你想啊,那些人要是心里沒鬼兒,干嗎給咱送錢?謝謝老爸,回去也替我謝謝貴龍大爺,我找他商量過,讓他幫你圈攏人。這錢你拿回去吧,不是想換個小四輪子嗎。你放心,這邊我會處理好的。
幾個月后,縣里面統(tǒng)一組織“平安鄉(xiāng)村”專項治理。常山鎮(zhèn)派出所在劉金鎖的帶領下,一舉攻破了龍宮洗浴賣淫嫖娼、李山東麻將館聚眾賭博、張某團伙勒索詐騙等多起案件,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常山鎮(zhèn)治安狀況有了明顯好轉,劉金鎖成為大家紛紛點贊的好警官。在一片贊譽聲中,劉貴山真正感受到了被人尊重的那份發(fā)自內(nèi)心的驕傲。
作者簡介:陳曉波,男,1956年6月出生,中共黨員,系吉林省作協(xié)會員,吉林市作協(xié)副主席,有報告文學、文學評論、政論散文、小說發(fā)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