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福海
每一本書,都可以整合成一段作文材料。品讀一本書,談自己的感悟與見地;品味一則材料,談自己的思考與反省,二者之間,情理相通。寫作書評,可以有多種風格,借書評作者的妙筆,找到自己的寫作方向,可以成就考場佳作。
風格1:語言散文化,提升力量感
書評,是一種靈活的寫作方式。寫作此類文體,可以根據(jù)自己的特點,運用充滿散文風格的語言形式,于柔軟的表達之中,于灑脫自如的關注之中,形象生動地展示自我觀點或自我感受,從而提升語言力量感。
評論對象:美國作家桑德拉·希斯內羅絲《芒果街上的小屋》
書評精選:讀《芒果街上的小屋》是在一個溫暖的冬天。我像是跟隨一個歡快的吉卜賽舞者,又像被阿里阿德涅的線團牽著,走進了一座豐饒曲折的地下迷宮。我們穿越屏風相隔的回廊,在一段段搖曳多姿的風景中逗留。我永遠不知道接下來要去哪兒,這迷宮將通向何處。唯一明確的是,它是麥芒和番薯的顏色,與童年和故鄉(xiāng)連著。
確切地說,這本小書所記錄的,是從女孩蛻變?yōu)榕说倪^程,是少女時代的最后的一段光陰。它就像熟透的芒果一般,飽滿多汁,任何輕微的碰撞都會留下印跡。(作者:張悅然)
寫作借鑒:平平靜靜的心,如《瓦爾登湖》中所描繪的湖水,沁入每個人的心田。不是嗎?在這個清涼的世界里,在那片澄澈見底的湖面上,將一顆顆煩躁的心蕩滌得如一泓秋水,不染纖塵。晨昏照耀下的樹林,幽幽的,展示著生命的活力。隨著季節(jié)的變化,鄉(xiāng)村和田野都輪番上演著最生動的畫面。那一只海鷗,在水天一色下翩飛著;還有樹叢里那些小獸,因驚恐而奔跑著……梭羅的筆下,讓我們看到了平靜和安詳。
借鑒點撥:書評內容和寫作借鑒風格相似,均能夠在分析作品時運用散文化的語言,于想象之中展示作品情境,拓展寫作意蘊,進而引發(fā)自己的感悟。
風格2:述精品內容,揚作者精神
作品,是作者情懷的流露,作品中每一個字,每一句話,都凝結著作者內心深處豐富的情感。寫作書評,可以引用作品中的具體文字或者情節(jié),通過對這些內容的細膩解讀,從不同角度展示作者的精神世界,并結合人物的活動表現(xiàn)鮮明主題。
評論對象:陸蘇《小心輕放的光陰》
書評精選:在紅塵滾滾、世情擾亂的當下,《小心輕放的光陰》這本心靈文本盡是陸蘇這位江南女子的絮語:“秘密不能太大,大了不易收藏;也不能太小,太小了極易藏丟了。最好的尺寸是剛好讓別人忽略,又正好夠自己揣著偷笑?!边@書還是她的沉香筆記:“是不是其實每一個人都很想要那么一個人,幫著補碗補鍋補衣,補心補念補情,再幫著補初一補驪歌補落花?……我們補不勝補的一生啊,要經歷多少滄桑多少精彩,才能擁有這么繁復而驚艷的補丁。”補丁里也有孤獨的人生,因為愛,再破碎的時光也得到彌補。“且補。且歌。且行?!惫庥按掖?,眷戀依舊,陸蘇不緊不慢地走著,人生那么長,有些事不要太急,如此,她的小春秋才在每一個燈光充盈的夜晚從筆尖溢出。(作者:范典)
寫作借鑒:時間,會將生命一點點地消融,過去的,怎么追,也追不回來。龍應臺的《目送》,讓我們看到了時間推移過程中的情感,是一部記錄著生死的筆記。文字里看到的,是深邃,是憂傷,還有美麗??粗鴥鹤幼哌M小學,媽媽怯怯地觀望著;看著兒子在機場海關前停留,媽媽的心開始了牽掛;看著兒子……每一個場面,都讓人心動。母子一場,是一種緣分,可是,這種緣分無非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不可追。
借鑒點撥:兩個片段,都將思維建立在原作之上,借助對作品具體情節(jié)的理解,生發(fā)出具有普遍性的時代情懷和社會心理,突出寫作中心。
風格3:述作品情節(jié),抒細膩柔情
作品的感人之處,往往在于特定的情節(jié)。寫作書評,可以選擇作品中最能夠感動自己的情節(jié),以簡要的文字概述這一情節(jié)的主要內容,并融入自己的想象,拓展寫作的氛圍,表達內心深處豐富的情感。運用這種方式,可以將豐富的情感滲透在表達之中,使書評內容更加真實具體。
評論對象:樓媛媛《遇見時光的慢旅行》
書評精選:lulu 說——春暖花開的季節(jié),我想帶你去這里,淺粉色的玫瑰環(huán)繞窗檐,紫青藤爬滿整個墻壁,門前掛著青綠色的小風燈,我要拉著你一起坐在這臺階上,坐看云彩在天空中走路,靜聽牽?;ㄩ_的聲音,說著那些風輕云淡的過往和美麗的現(xiàn)在以及很多有待實現(xiàn)的未來,然后看著天空慢慢地黑下來。喜歡簡單的生活和樸素的文字,在平常之中體味到人生的意韻悠長。
喜歡純凈如孩童的lulu,喜歡隨性的旅行,喜歡視角獨特的馬克。lulu和馬克給了我心靈的安靜和美好的暢想。好像自己也跟著他們在世界的另一個地方生活。(作者:貝妮)
寫作借鑒: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的心智也漸漸健全,心再也不似童心,那樣容易破碎,容易支離??匆豢从骷彝じ隊柖〉男≌f《蠅王》,我們的思緒將得到延伸。那是一個發(fā)生于想象中的故事,描述的是第三次世界大戰(zhàn)發(fā)生時的情形。一群六歲至十二歲的兒童在撤退途中因飛機失事而被困在一座荒島上,起初尚能和睦相處,后來又由于惡的本性膨脹起來,便互相殘殺,發(fā)生悲劇性的結果。本應脆弱柔嫩的童心,在人性下變得堅硬,最大的危險竟來自這些原本天真爛漫的孩子自身。
借鑒點撥:書,能夠啟迪心靈,能夠觸動情感。兩個片段,都能夠擷取作品中的個別細節(jié),于思維拓展之中融入豐富細膩的情感,升華了藝術性。
風格4:讓思想頓悟,讓火花四濺
讀書,就是與作者進行思想的交流。書中作者的認識,與自己對生活的感悟輕輕一碰,便會綻放出思想的火花,這就是頓悟。頓悟式的書評,就是以概括性的分析,運用充滿哲理性的語言,將頓悟后的思想表達出來,并在寫作過程中融入恰當?shù)那楦袃A向,揭示作品所承載的思想內涵。
評論對象:雷曉宇《海膽》
書評精選:為什么書名要叫《海膽》?因為里面寫出了有刺之人的柔軟,成功者的脆弱。這些柔軟和脆弱不是見不得人的暗面,而是藥引子,是新的力量。悲劇有凈化作用,痛苦有凈化作用,李安的掙扎讓樸樹恍然大悟:原來這是我自己的選擇,去過自討苦吃的人生。這些人的脆弱也讓我恍然大悟:脆弱不代表我不行,接受不了脆弱才是真的不行,我要有的,是把傷痛變成藥的能力?!逗D憽肪褪且晃端?。(作者:否極)
寫作借鑒:孩子的心靈,總被一種善的意識左右著。馮麗《下鄉(xiāng)養(yǎng)兒》中,看到大媽買來的小兔子,天天想到的不是吃兔子肉,而是養(yǎng)著它。愛,是天性,是發(fā)自內心的善意。天天的內心是善良的,她對小兔子的這種特殊情感,讓我們看到了她那純真的品質。或許,在鄉(xiāng)下,在這種能夠釋放愛的空間里,她的心靈能夠得到安頓,她的天性能夠得到恰當?shù)陌l(fā)展。其實,問題孩子的天性與正常孩子是一樣的,只是我們缺少敏銳的觀察能力,不能發(fā)現(xiàn)引導他們天性的視角而已。這篇小說,告訴我們很多道理。
借鑒點撥:一種思想,能夠激發(fā)另一種思想。兩個片段,都以書中的思想為依托,進一步闡發(fā),引出自己的個性化認識,提升了寫作的深度。
風格5:披真情入理,抒默契情懷
忠實的讀者,是對自己喜愛的作者充滿深情的。讀一部作品,有時也是對作者命運經歷的進一步審視。寫作書評時,可以從作品到作者,進行融合式的解讀,并在剖析兩者之間關系的過程中,注入豐富的情感。情,是主觀的;理,是客觀的。書中的內容,就是作者心路歷程的客觀存在;而書評,則是對這種經歷的主觀審視。兩者相融,其實也是作者與讀者心靈的一次默契溝通。
評論對象:李銀河《我們都是宇宙中的微塵》
書評精選:這是一本所有人都應該去看看的書,至于能不能讀懂在于你夠不夠孤獨,在于你如何看待愛。經歷了兩段激情之愛的李銀河認為,愛情是一個人的內心風暴,是指向另一個人的激情,它沒有固定的形式,可以是婚姻、家庭、伴侶關系,沒有固定的性質,它完全可以獨立于現(xiàn)實中的各種社會關系而存在。所以,當面對各種社會制約時,人沒有必要壓抑心中的愛。如果能對一個人產生愛的感覺,那這是一種幸運,是人生的禮物,是中了獎。李銀河在書中寫道,浪漫的激情之愛是世間最美好的事情之一,只要是愛,就不是錯。“世上沒有錯誤的戀愛對象,沒有錯誤的愛。”(作者:selina)
寫作借鑒:丁午在《小艾,爸爸特別特別地想你!》中,以簡短的問候引出了小梅哥哥捉蛇的故事,并借此表達了對女兒的愛。為了救出小魚,將蛇剝了皮,看上去有些殘忍??墒牵@里,丁午想告訴女兒的是勇敢的品質。即使是面對貓都害怕的小梅,在蛇的面前也沒有絲毫畏懼,因為蛇是“咬人”的壞東西。一個小小的故事,一個小小的道理,讓成長中的女兒學到的,是面對人生的勇氣。這不也很重要嗎?平時,我們與身邊的好友有沒有進行這樣的溝通,溝通的方式是不是這樣親切?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借鑒點撥:兩個片段,都從自己的人生感悟出發(fā),切入對作品的思考,并能夠從中引出真實自然的情感,表達對時代的深層理解。
讀書,可以陶冶人的心靈;寫書評,更能提升人的境界。一篇好的書評,能引發(fā)人們去感受一本書的沖動,考場上運用到作文中更會使閱卷老師的好感倍增。同學們,大膽寫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