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微思
(廣東省中醫(yī)院芳村分院 廣東廣州 510145)
肺癌是惡性腫瘤中的常見類型,主要表現為胸悶、氣短、呼吸困難、咯血,發(fā)病率、死亡率較高,影響患者的生命健康與日常生活?;熓欠伟┲委煹挠行侄?,盡管療效確切,但大多患者常因無法耐受化療藥物的毒副反應而中斷化療治療,從而影響預后效果[1]。因此在化療期間配合有效的護理干預來減少毒副反應、對保證順利完成化療周期具有重要意義[2]。近年來隨著中醫(yī)特色護理技術在臨床的大面積應用,本研究選取我院100例肺癌化療患者為研究對象,探討中醫(yī)舒適護理干預在肺癌化療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現進行如下報道。
選取我院2015年2月-12月肺癌患者100例,經影像學及病理檢查確診,行化療治療,預計生存期6個月以上,且排除其他惡性腫瘤、遠處轉移、嚴重的肝腎功能障礙、消化系統疾病、化療藥物過敏史及治療依從性差者,患者自愿參與本次研究。其中男58例,女42例,年齡27~87歲,平均(64.69±10.78)歲,TNM分期:Ⅰ期14例,Ⅱ期34例,Ⅲ期31例,Ⅳ期21例;病理類型:非小細胞肺癌37例,中心細胞肺癌19例,中心性肺癌21例,周圍性肺癌23例。根據不同的干預方法將受試者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50例,兩組一般資料無顯著性差異 (P>0.05)。
對照組給予遵醫(yī)囑用藥、病情監(jiān)測、飲食指導等常規(guī)護理,研究組在此基礎上行中醫(yī)舒適護理干預,具體為:(1)中醫(yī)情志護理:中醫(yī)認為,情志活動與患者臟腑功能及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有密切關系,護理人員應根據患者的心理特點通過通過寧心靜志、排除雜念、自我控制等方法幫助患者調節(jié)心理情志,提高患者的心理舒適度[3]。(2)膳食調護:了解患者的飲食習慣、喜好并結合營養(yǎng)需求調整食譜,對于食欲減退者給予山楂蓮子粥、山藥湯等來醒脾開胃;對于氣血虧虛者給予紅棗、綠豆湯等清熱解毒、活血益氣;同時指導患者多食用新鮮的水果蔬菜,忌食辛辣刺激食物。(3)穴位按摩:選擇合谷、內關、脾俞、胃俞、足三里等穴進行內膜,每穴2min以上,2次/d。(4)穴位敷貼:每次化療前取1.0×0.3cm鮮姜片敷于神闕穴,采用醫(yī)用貼膜固定并維持6h左右,1次/d。(5)艾灸:對氣海、關元等穴等采用艾灸盒進行艾灸, 20min/次,1次/d。比較兩組患者毒副反應發(fā)生率,并采用我院自制的滿意度調查問卷(包括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以不記名的方式評價其護理滿意率。
采用SPSS19.0,計數資料采用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行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顯著。
研究組患者各毒副反應的發(fā)生率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毒副反應發(fā)生情況[n(%)]
研究組護理滿意率(96.00%)顯著高于對照組(78.00%)(P<0.05),見表2。
表2 兩組護理滿意率[n(%)]
化療是臨床上抗腫瘤治療的有效手段,但毒副作用較大,中醫(yī)認為,化療所致的胃腸道反應主要因氣機不暢是胃氣上逆所致,在治療中應以調暢氣機、健脾和胃、調節(jié)臟腑陰陽為主治[4]。中醫(yī)舒適護理干預是在中醫(yī)整體觀念的基礎上通過中醫(yī)特色護理技術來提高患者心理及生理上的舒適度以保證治療效果[5]。在本研究通過中醫(yī)情志護理提高患者的心理舒適度,通過膳食調護調理脾胃功能,同時采用穴位按摩、敷貼及艾灸等措施健脾和胃、溫中止嘔、促進氣血運行、增進食欲[6]。結果表明,研究組患者各毒副反應的發(fā)生率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護理滿意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中醫(yī)舒適護理干預有助于減少化療所致的毒副反應,提高護理質量,對保證化療效果具有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