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大學里最愛美的教授,又是最能吃苦的‘科研達人’。面對肝癌這個面目猙獰的死亡之神,她笑言:滾蛋吧,腫瘤君,我一定要戰(zhàn)勝你……”這是10 月28 日,在2019 年湖南“最美科技工作者”頒證儀式上,獲獎者喻翠云的頒獎辭。
作為南華大學藥學院教授,喻翠云過去十年來,一直潛心研究肝癌分子靶向藥物。研究成果發(fā)表后,在國內外引起轟動。目前,這項研究有待進入臨床階段,離真正成“藥”已經不遠。
翻開喻翠云的學術簡歷,一名學霸的成長之路清晰地向我們展開。
2004 年,她獲得武漢大學化學與分子科學學院應用化學專業(yè)理學碩士學位,在南華大學藥物藥理研究所工作兩年后,又赴武漢大學攻讀博士學位。
在攻讀博士期間,喻翠云的研究方向已經是抗腫瘤藥物研發(fā),不過,還沒有聚焦在肝癌上。從武漢大學畢業(yè)后,喻翠云繼續(xù)回到南華大學研究、任教。工作期間,她頻繁聽到周邊有人因肝癌死亡的消息。
通過查找資料,她發(fā)現(xiàn),肝癌在亞州地區(qū)高發(fā),其中約一半的新發(fā)病例和死亡病例發(fā)生在中國。“國外研究胰腺癌、肺癌的分子靶向藥物比較多,對肝癌分子靶向藥物的研究比較少?!蹦且豢蹋龥Q定將研究方向定在針對肝癌的分子靶向藥物?!拔覀冏隹蒲卸紤延幸环N家國情懷,我就想為我國患者研制安全、高效的抗肝癌藥物?!?/p>
什么叫靶向藥物?通俗理解就是精準地定位肝癌細胞,強化治療效果,避免傳統(tǒng)化療對其他身體機能的損壞。喻翠云的治療方案是,利用天然高分子材料果膠,實現(xiàn)對肝癌細胞的精準打擊。
喻翠云圖/《湖南日報》
搞研究,首先要解決人、財、物的問題。從2009年起,喻翠云就在申請國家自然科學青年基金。但喻翠云是學應用化學出身,藥物藥理研究類的申報評審專家對她的申報頗感猶豫。喻翠云一共申報了3次,在2009 年時評審還有超過半數(shù)不同意,2010年同意人數(shù)多了起來,2011 年8 月終于申報成功。面對這個結果,喻翠云表現(xiàn)得很平靜?!耙驗檫@是應當?shù)??!庇鞔湓平忉?,“確實相對別人來說,我算外行。當時也有不專業(yè)的地方,但人家給我提出來后,我就鉆研它,進行修改。”
得到國家自然科學青年基金的支持,南華大學成立了研究室,有了專門的研究團隊。三年后,實驗結果驗證了喻翠云在申報基金時的學術推測,該藥物在細胞和動物實驗中證實有效。研究結果發(fā)布在世界分子藥劑學重點期刊Molecular Pharmaceutics 上,一時間引起轟動。隨后,她發(fā)表了20 多篇SCI 論文,其中一篇被引用了100 余次?!澳壳斑@項研究處于臨床前階段?!庇鞔湓普f。
盤點喻翠云做過的科研課題,她還是一名跨界達人。
本科和碩、博階段的化學背景,使她游進了藥物研究的廣袤海洋。
她花一個月研制出了一種藥劑,加入粘纖面料后,能夠顯著增強粘纖強度和韌性,使面料不縮水。該項專利技術已經由江蘇某企業(yè)實施轉化,產品名也嵌入了她的名字——“云絲”,每年創(chuàng)造了上千萬元的經濟效益。
2018 年喻翠云主持的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課題“放射性廢液膜蒸餾處理裝置研制及應用”成功立項,又闖入了核電廠污染治理領域。項目計劃用四年時間實現(xiàn)核廢水除氚外的“近零”排放。如果做成了,也將為尾礦廢水高度減容、深度凈化提供全新思路,攻克這一世界性的難題。
“其實,這些都是功能高分子材料在不同領域的應用,需要什么功能,就對這個材料進行對應的修飾,相當于拿不同的工具干不同的活。最重要的是靠自己融會貫通?!庇鞔湓普f,她對很多領域有興趣和涉獵,也喜歡思考不同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經常享受科學的冥想之樂和猜想之趣。像粘纖的改造,就是受到天絲纖維呈圓柱形的啟發(fā)。核廢水的膜蒸餾處理思路,則是將一個簡單的關于水的物理原理運用起來,化腐朽為神奇。
“喻老師不講話時很平靜,一講話就好像在發(fā)光?!蹦先A大學藥學院教授魏華笑說,整合資源的所有構想都裝在她的腦海里,在食堂吃飯時和她討論的都是學術問題。
“我的思維就像孩子一樣,天馬行空?!庇鞔湓乒Φ馈?/p>
回望這十年的抗腫瘤藥物研究歷程,喻翠云最感謝的是“堅持”二字?!白龌A研究是一場持久戰(zhàn),就像在山腳下走臺階,一定要沉得住氣,不問前程,總有一天會有突破?!彼f。
沉得住氣,是喻翠云從小的性格特點。她回憶,小學時候,同學們找她去玩,她一定要把作業(yè)寫好才能出門。出生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她,經常說自己是山區(qū)的孩子。“從山區(qū)考出來不容易。有天賦根本不夠,必須要努力?!?/p>
這種努力延續(xù)到了她搞科研。
有人稱喻翠云是一個科研“狂人”。她時常會在半夜“驚醒”,腦海中突然閃現(xiàn)出靈感的火花,于是立即下床記錄,天一亮就趕到實驗室工作。
在喻翠云看來,除了努力和吃苦,她之所以能夠走出山村,還跟喜歡閱讀有關。從初中開始,喻翠云就展現(xiàn)了與眾不同的數(shù)理化天賦,但她并不是一個“偏科”的小孩。恰恰相反,她很愛閱讀,尤其是人物傳記?!靶r候我就覺得,人家做實驗那么艱難,要從幾噸的材料里面提取鐳元素,真是了不起?!庇鞔湓普f居里夫人的故事給她埋下了科學的種子,而《周恩來傳》讓她變得更細致,“從書中,我發(fā)現(xiàn)周恩來總理很細致,事無巨細,想得很周到,而我心特別大,于是我就有意識地讓自己細致一些,因為做研究,要有洞察力?!?/p>
對于未來,她曾在微信朋友圈中表示,會遵從自己的老師、中科院院士卓仁禧“做研究就要頂天立地”的教導,在科研的道路上砥礪前行。“我理解的‘頂天’是指做基礎研究,要努力走到世界前沿,對未來五十年至一百年產生重大影響;‘立地’是指做應用研究,通過科技攻關,服務國民經濟、重大民生和國家戰(zhàn)略需求。”(據(jù)《今日女報》《湖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