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游
一個熟人,在一所二本大學做教授,年收入十幾萬元,卻總是長吁短嘆,覺得人生很失敗。他說讀本科的時候,他的成績是全班最好的,可是30年過去,同學里官當?shù)么蟮牡搅烁辈考?,錢賺得多的家財以億為單位,學問做得好的十多年前就是博導。而自己,卻窩在一個地級市,混年頭才評了個教授。說實話,聽他這樣抱怨,我沒有太多的反感,這只是個人對人生的看法不同、欲望的程度不同。
看過一幅漫畫,我記住了下面的詮釋:“一個人不快樂,并不是他不幸福,而是他覺得不如別人幸福?!蔽业哪俏皇烊?,他所在的城市人口不足60萬,房價最高也只有每平方米6000元,他幾年的收入可以買不錯的房子,閑錢拿來吃飯、穿衣、旅游更是寬裕,他的抱怨總讓人覺得怪怪的。
人永遠生活在一種系統(tǒng)中,家庭是最小的系統(tǒng),熟人圈、朋友圈、單位是大一點的系統(tǒng),城市、國家是更大的系統(tǒng),要讓我們完全不去跟別人比較,既無可能,也不明智。比如拿的工資大體一致,別人孝敬父母的比你多得多,你不妨反省一下自己給父母的錢夠不夠;同樣是獨生子女的父母,別人將已經(jīng)成人的子女趕到社會上去經(jīng)風歷雨,你卻將他(她)留在身邊,天天操心他(她)的衣食住行,你仔細想一想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有問題。父母是我們的來路,孩子是我們的去處,善待來路,證明我們不忘本;聰明地處理去處,說明我們有眼光。
然而,生活中有些東西真的不好去比較。別人當?shù)墓俦饶愦?,可能有你努力不夠的原因,但也可能有機遇、環(huán)境是否有利這方面的問題;別人賺的錢比你多,思想、觀念是個前提,也有所學專業(yè)、丟掉公職時家庭承受能力之類的因素;別人學問比你做得好,固然跟付出的程度、領導的重視之類成正比,卻也與一個人的天分、性格有所關聯(lián)……不顧前提條件胡亂比較一氣,你得到的只是一肚子氣憤、一腦袋不滿、一輩子的灰心喪氣。
生活中真正不幸福的人其實非常少。我這個人一輩子待在學校,紙上的東西見得多、活生生的東西看得少,但也懂得一個道理:自己與家人身體健康,有份穩(wěn)定的職業(yè),不挨餓受凍,有個知冷知熱的配偶,就可以宣布自己幸福了,也足以讓自己一生快樂。假若你將快樂與幸福的標準定在比較中,只要世上還存在比你活得好的,你就覺得自己不快樂、不幸福,那么你一輩子也難以找到幸福。
中國近代史上有兩位名人,因為人生態(tài)度的不同,他們感受到不一樣的幸福指數(shù)。胡適一生過自己的日子,寫對社會有用的文章,不去跟別人比什么,結果活得平心靜氣,備受他人尊敬,自己也整天笑呵呵的。有位莊子專家,人是好人,頗有家國情懷,學問也做得不錯,但喜歡跟人比較,甚至斗來斗去,結果,還在西南聯(lián)大時就過得很不如意,身為中文系主任的聞一多甚至拒絕將續(xù)聘的聘書發(fā)給他,弄得他只好去了別處。
我們來到世上,不是為了尋找受挫感,更不是為了生氣的,接受自己,欣賞自己,用心體悟一飯一粥中的平凡幸福,才可以獲得生命的大快樂。
(編輯/張金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