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紅英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推進,高考對地理核心素養(yǎng)有了更高的要求。掌握基礎知識是提高地理核心素養(yǎng)的基本要求,是高考地理一輪復習的主要任務。面對高考地理一輪復習時間緊、任務重的困境,合理運用導學案是解決這一難題的有效措施。
關鍵詞:地理;一輪復習;導學案;編寫;運用
一、高考地理一輪復習運用導學案的依據
新課改的深入發(fā)展對高中地理核心素養(yǎng)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理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主要是引導學生利用所學的地理知識、地理技能、地理方法等處理地理問題,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地理核心素養(yǎng)的形成就是地理知識內化的過程。目前,高考地理復習普遍采用“三輪復習法”,夯實基礎是一輪復習的主要任務,掌握基礎知識也是提高地理核心素養(yǎng)的基本要求,而教材就是基礎知識的主要載體。因此在一輪復習時要以本為本,全面細致的梳理和歸納課本知識,構建知識網絡,解決知識漏洞和錯誤。目前高考地理共涉及高中的三本必修和兩本選修、初中的四本區(qū)域地理,共9冊教材。學生要在一輪復習有限的時間內系統(tǒng)地完成這么多教材的復習,并且達到高考的要求,時間很緊、任務很重,因此在一輪復習中往往出現走馬觀花、效率低下的現象。如何能更好地解決高考地理一輪復習時間緊、任務重的困難,提高復習的效率,培養(yǎng)學生的地理核心素養(yǎng),運用導學案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途徑。
二、高考地理一輪復習運用導學案的好處
導學案是由教師集體或者個人依據新課程標準和素質教育的要求,根據知識特點、學生的認知水平和知識基礎設計的教學方案。導學案是引導學生學習的方案,學生據此展開自主學習、合作探究、訓練提高,積極參與教學全過程。在高考一輪復習中運用導學案好處眾多,是提高課堂效率的有力抓手。
1.運用導學案,保證了課前預習質量。高三一輪復習課堂時間緊、任務重,所以利用好課前預習這一環(huán)節(jié)、保證預習質量非常重要。課前發(fā)放導學案,學生根據導學案進行課前預習,早早明確學習目標、重難點,掌握部分基礎知識,用掌握的知識解答學案中的一些基本問題,從而發(fā)現自己學習的疑難點,課堂上就能夠心中有數的去學。教師在上課前了解學生預習的情況,將預習中反映出來的疑難問題進行整理分析,課堂上就能夠心中有數的去教。
2.運用導學案,提高了課堂效率。學生利用導學案完成了課前預習,明確了自己的疑難點,教師了解學生預習的情況,增強了課堂教學的針對性。在課堂一開始就能直奔主題,通過學生合作、教師點撥釋疑等解決學生的困惑。通過導學案上的典型例題,提高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和解題技巧,再結合精選練習題的訓練,達到知識的遷移與運用的目的。通過課堂合作釋疑、典例剖析、遷移運用,學生把重難點反復消化,保證了課堂教學的質量,提高了課堂效率。
3.運用導學案,突顯學生“主體”、教師“主導”地位。學生在導學案的引導下,通過課前預習、課堂合作探究,進行獨立思考、交流合作,充分參與教學的每個環(huán)節(jié),成為了教學活動的主人。運用導學案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的同時也突出了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備課時對導學案學習目標、重難點突破和學習過程的設計、練習題的篩選;課堂上對學生學習環(huán)節(jié)和節(jié)奏的把控,對學生的啟發(fā)點撥,都體現出教師由傳統(tǒng)的知識傳授者變成了學生學習的啟發(fā)者、點撥者、合作者,發(fā)揮著主導作用。
三、高考地理一輪復習運用導學案的建議
1.編好導學案。目前大部分學校在一輪復習時集體購買市面上發(fā)售的導學案,這些導學案的內容幾乎千篇一律,不符合學生的學情,且內容多、題量大,學生負擔重,使用效果差,這就需要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和學情自編導學案。編制導學案要體現導學案“導”的作用,教師必須根據教材和學情,合理設計導學案,使學生明確教學的目標、重難點,知道如何突破難點。導學案的“導”主要體現在問題引導式的教學方式,教師應把學生要掌握的知識設計成一個個能引發(fā)學生思考的問題,學生通過解決這些問題掌握基礎知識、提高地理技能。因此,編寫導學案的關鍵是問題設計,需要教師細心揣摩和準確把握問題的大小、深淺和層次。
例如,在編寫《海水的大規(guī)模運動》的探究活動時,我設計了三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海水大規(guī)模運動的方向受哪些因素的影響?學生閱讀課本就會知道是盛行風、陸地形狀和地轉偏向力;第二個問題是受這些因素的影響全球海水會如何運動?這需要學生結合世界風帶圖進行分析;第三個問題是海水的實際運動規(guī)律與以上規(guī)律完全相符嗎?這就需要學生先觀察世界表層洋流分布圖,總結世界表層洋流的分布規(guī)律,再對比洋流模式圖,分析實際與理論的差異。這些問題層層遞進地引導學生讀圖、思考、分析,學生在解決這些問題的過程中掌握了地理知識、提高了地理技能。
2.用好導學案。課前發(fā)放導學案,讓學生目的明確的進行預習,教師及時了解學生預習情況,據此優(yōu)化教學方案。用導學案進行課堂教學時,教師要做到學生會的不講、學生通過合作自行解決的不講,集中精力解決學生的疑難,進行適當的學法指導,盡量縮短教師講的時間,確保學生有充足的自學和課堂練習時間。教師要結合學情靈活使用導學案,合理地把控課堂教學,不能完全被導學案牽著鼻子走。課后充分利用導學案的精選練習題,檢測學生的掌握情況,及時查缺補漏,鞏固復習效果。總之,在高考一輪復習中只有用好導學案,才能在有限的時間內高效地完成教學任務,提高一輪復習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