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程標準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更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學習能力、團隊精神和探究能力,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和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因此,新時期的小學語文教學教師盡力為學生營造一個開放的課堂,使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
關鍵詞:小學語文;新課標;自主合作探究;教學研究
新課標的深化改革對我國小學語文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目的在于不斷提高小學生的綜合素質,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為了更好地適應新課程改革的發(fā)展方向,廣大小學語文教師應該積極研究和運用適應時代發(fā)展需求的新教學模式。新的《語文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為目的,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特點為條件,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為策略,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為保障。”因此,新時期的小學語文教學教師盡力為學生營造一個開放的課堂,讓學生有說話的權利,使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白灾鳌⒑献?、探究”的學習方式更有利于學生知識的掌握和培養(yǎng)能力,教師應該認識到“自主、合作、探究”在學習語文中的重要,在課堂教學中引入“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一、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
自主學習,指的是由學生自主、自發(fā)、自覺地學習,而不是在他人的支配下的進行學習。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通過收集整理和閱讀分析學習資料,獲取新知識,并且獨立思考,從而發(fā)現(xiàn)問題并且解決問題。在自主學習過程中,學生還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學習資料,或者對自己的薄弱環(huán)節(jié)進行補充改進,從而可以激發(fā)學習熱情,有效地揚長避短。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和主動思考,從而學會自主探索事物的客觀規(guī)律和本質,以自己的思維角度去看待事物,和分析解決問題,這也進一步鍛煉了學生自學能力。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中,“自主”是前提和基礎,只有做到“自主”學習,學生對知識有了自己的理解和觀點,才能順利地參與討論,有話可說。離開了個人學習也就不能組織起真正的“合作”和“探究”學習。
二、加強小組合作學習
小組合作學習是當前被廣泛運用的一種教學方法和模式。合作學習是指是學生分成若干學習小組,一起完成某項學習任務。學生先在小組成員間進行討論,然后在課堂上交流。小學成員之間互相交流觀點,取長補短,從而有效地培養(yǎng)了學生合作能力、思考能力,并且充分調動起了課堂的學習氣氛。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可以深入學習知識內(nèi)容,加強了對所學知識的理解程度和加深了記憶;通過小組成員之間的互相配合,集思廣益,也可以有效地解決某些學習難題;認真聽取各小組的交流意見,取長補短。當然,小學生由于年齡小的特性,其思想和行為還有許多不成熟的表現(xiàn),因此在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師中,教師一定要加強對學生的引導。教師要認真聽學生的討論,比如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正確與否,哪些知識點掌握不到位,應該給予及時的指導。而且由于小學生比較好動的特點,教師也一定要把握好課堂小組合作學習的節(jié)奏和秩序,避免小組合作談論的過程變成一個散漫無紀律的談話過程。再者,教師要意識到開展小組學習不僅是為了打造探究式課堂,更重要的目的是要確保學生能夠在自主的學習環(huán)境中完成教學任務和學習目標。讓學生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發(fā)揮自主探究式學習的優(yōu)勢,讓小學語文課堂煥發(fā)魅力和生機。
三、鼓勵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
1.創(chuàng)設情境,確定探究方向
在進行新的課程學習時,教師可以預先設計問題情境,把學生帶著問題與思考進行學習。這種方式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望,讓學生帶著一種好奇心學習新的知識,并且使學生敢想、敢問、敢說。例如在學習《兩個鐵球同時著地》時,教師可以預先設置問題:為什么兩個鐵球大小不一重量不同會同時著地呢?教師還可以在課堂做個簡單示范實驗,然后讓學生帶著好奇與疑問到課文中去尋找原因。因此,通過設置問題和創(chuàng)設情境,可以有效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2.給與支持,重視探究過程
在探究性學習過程時,教師不能只重視學習結果,更要注重探究學習的過程,在探究過程中給學生引導和糾正,也可以在學生探究過程中滲透正確的學習方法。當小組學習討論偏離教學思想時,教師要立足課本本意,分析課文的內(nèi)涵,要在探究學習過程中把握好教學重點和教學目標。教師要與學生建立一種平等溝通的方式,尊重學生的見解和個性,讓學生快樂地學習。
3.進行展示,享受探究樂趣
探究性學習充分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新課程理念,營造了一種和諧、互動、多元的課堂學習氛圍,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可以充分展現(xiàn)自我的舞臺。在探究學習的后面階段,每個學習小組都要在班上匯報其將探究的結果,這樣每位學生都有了上臺發(fā)言的機會,不但可以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也鍛煉了學生的表達能力、和歸納分析能力,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四、結語
在新時期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更新觀念,靈活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促進學生語文素質的提高。讓學生在一種新的學習方式下拓展知識視野,培養(yǎng)發(fā)現(xiàn)、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潛能,促進學生全面綜合素質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林雪果.關于小學語文教學改革的探討[J].小作家選刊,2018(11),73.
[2]韓秋秋.自主探究學習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高效應用策略[J].讀與寫,2016(10),166.
作者簡介
劉曉燕(1978—),女,廣東陸豐人,從事小學語文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