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基礎教育的改革,課外輔導已經成為社會中一種很普遍的現象?;ヂ摼W的發(fā)展,促進了信息技術的革新,逐漸滲透到了基礎教育的各個方面,慢慢的改變著我國的教育方式。因此,通過對課外在線輔導這一問題研究具有很大的現實意義。筆者運用訪談、測試的方法對課外在線輔導出現的原因以及在線教學效果進行了調查研究,研究結果顯示:由于互聯網的發(fā)展、我國根深蒂固的教育觀念、家庭經濟收入的提升等因素推動了課外在線輔導的發(fā)展,而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習策略、家長的期望值等因素也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最后,筆者針對課外在線輔導出現的一些問題,提出了一些建議,從而促使課外在線輔導在陽光下發(fā)展。
【關鍵詞】課外在線輔導;互聯網
【作者簡介】豐熠琳,渤海大學外國語學院。
一、介紹
當前,補習教育已經成為一類不可忽視的教育現象。在20世紀80年代,課外輔導這一概念就已經被提出來了。Stevenson和Becker最早提出“影子教育”這一概念,他們認為課外輔導就像學校教育的影子,幫助學生補習課堂上沒有學到的或者遺忘的知識,為提升成績做準備。(Stevenson&Becker,1992)由于受到我國人口眾多的國情以及應試教育現狀的影響,在線下教育興盛的同時,在線教育也慢慢的出現在了大眾的視野,互聯網為我國在線教育的發(fā)展提供了動力支撐,到目前為止,我國已經出現了許多線上輔導班,原有的輔導班也借助互聯網開拓了自己的線上服務功能,例如:學霸君、掌門一對一、新東方、學而思等等。2018年12月24日在北京舉辦的以“新變化、新力量”為主題的教育產業(yè)峰會向眾人展示了智能化教育的優(yōu)勢,VIPKID、掌門1對1、海風教育、學霸君、尚德機構、傳智播客、乂學教育、等百余家教育與泛教育產業(yè)名企匯聚一堂,共享知識盛宴。新東方自2000年開始創(chuàng)辦在線教育起,正式進入遠程教育領域,到目前為止已經在全國數百座城市實現了覆蓋。學而思在線輔導的學生報名數呈不斷上升趨勢,2011被評為“最受公眾信賴的網絡機構”,全國擁有教師團隊約3000人,其中近300人畢業(yè)于北大清華,近70%畢業(yè)于985、211全國重點院校,師資力量相當雄厚。學霸君為了解決教育資源不均衡的問題,開辦了線上教育機構,為社會資源注入了新的活力。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我國課外線上輔導和線下課外輔導發(fā)展迅速,為教育發(fā)展提供了新的模式。但是我國的“互聯網+教育”仍然處于初級階段,僅僅存在于發(fā)達地區(qū),師資力量尚未成熟。筆者就目前我國在線教育的現狀,以某線上教育平臺所帶正式生和測評課學生為樣本,通過測試和訪談的方法對在線輔導出現的原因以及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研究。
二、課外線上輔導出現的原因
當今社會,線下教育這一現象十分普遍,而線上教育異軍突起,發(fā)展情況也十分走俏,就這個情況而言,筆者進行了相關的調查研究,得出了以下原因。
1.互聯網的發(fā)展,為課外線上輔導提供了載體?;ヂ摼W的快速發(fā)展為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了無窮的便利條件,而“互聯網+”作為一個互聯網發(fā)展的新業(yè)態(tài),是知識型社會進行創(chuàng)新的必然結果,為我國各行各業(yè)的經濟發(fā)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推動了我國信息技術的革新,信息技術的飛速發(fā)展也促進了教育的信息化進程。通俗來講,“互聯網+”就是將互聯網與我國的傳統行業(yè)聯系在一起,將互聯網的優(yōu)勢融入到經濟、社會的各個領域之中。課外網絡在線輔導是在主流課堂之外,學生與教師以電子通信設備為基礎,利用互聯網來實現遠程教育,突破了教育的時間和空間限制,改變了教育地域發(fā)展不平衡的現狀,為廣大學子提供便利的教育服務,從而通過各專業(yè)教師的輔導,彌補課堂上所忽略的知識點,為取得更高的成績做準備。
2.家長忙于事業(yè),忽視了學生的學業(yè),為課外在線輔導提供了便捷的途徑。盡管現代中小學生的家長基本都是高學歷人群,但是家長們整天忙于事業(yè),早出晚歸,奔走于各個地方,家庭成員之間溝通特別少,忽視了對孩子的教育,甚至孩子的衣食起居都是由托管教師負責,父母覺得給予學生一定的生活費就是地孩子的關心,但是孩子的內心往往特別空虛。雖然大家都知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但是好多家長卻只能有心無力,許多家庭出現了家庭教育缺失的現狀,從而使學生在學校也會出現相應的學習問題,甚至成為教師眼中的問題兒童,那么,成績下降便成了家常便飯。其實,父母的陪伴是每個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必不可缺上的階段,不管是智力因素還是非智力因素,都是需要家長言傳身教的,因此,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家長也是一種相對穩(wěn)定的工作。既然家長忙于事業(yè),學生的成績停滯不前,那么課外在線輔導為學生和家長都提供了便利的條件,學生足不出戶便接受了相應科目的輔導,家長也不用奔走于工作單位和補習班之間,從而形成了一個完整的教育網絡。
3.家庭收入增多為課外線上輔導提供了經濟基礎。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只有具有一定的經濟基礎,才能做相應的教育投資。學生的補習費用也是家庭中一項重要的開支,經濟條件較好的家庭,對孩子課外補習的支出就高,經濟收入較少的家庭,課外補習的支出相對較少,但是家長仍然愿意抽出一部錢讓孩子參加課外補習,盡自己的綿薄之力幫助孩子彌補知識上的空缺。從全國范圍來看,經濟發(fā)展的不平衡也會導致教育資源的不公平,經濟發(fā)達的地區(qū),課外在線輔導的幾率高;相反,經濟落后的地區(qū),課外在線輔導的幾率低。通過研究相關資料發(fā)現,大多數課外線上輔導的一節(jié)課時為45分鐘—1個小時左右,費用大約為180-200之間,一般報名為100多節(jié)課,總價大約15000-20000之間,但是在當今社會,家庭的收入逐漸增加,為了給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家長愿意承擔一定的經濟負擔,讓孩子繼續(xù)參加課外在線輔導,竭盡所能的給孩子提供優(yōu)秀的教育資源。
三、課外線上輔導教學效果的反思
筆者以在某線上輔導平臺6名已報正式課學生為研究對象,采用了測試和訪談的方式進行調查和研究,針對連詞的用法這一知識點,進行了4次測試,第1次為講授前的摸底測試,后三次主要是為了考察講授后知識的接受情況,試題包括已經講過的習題和新增的習題,每次考試共20道,滿分20分,考試總共持續(xù)了一個半月,6名學生在不同階段所取得的成績大不相同。6名學生4次考試成績如下:
橫向來看,6名學生的測試成績均呈上升趨勢,學生A、學生B、學生D和學生F的成績增幅較大,學生C和學生E的成績增幅較?。豢v向來看,第四次成績中,學生B答題的正確數不及一半,學生D的成績已經接近滿分。為了找到出現上述情況的原因,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筆者對6名學生以及家長通過網絡語音的方式進行了訪談,通過訪談,筆者總結了以下三方面的因素。
1.不同的學習策略。就學習策略而言,進步快的學生和進步慢的學生使用的學習策略大多不同,學生B、學生D和學生F表示,每次課前,他們都會提前到線上客戶端預習將要學習的內容,標出不會的地方,有時會自己查閱相關資料來解決不會的問題,課上他們愿意將自己查閱的知識點講給老師聽,從而獲得更高的成就感,同學D表示:“每次我把自己查閱的知識點講給老聽,瞬間感覺我也是老師,這樣的話我會感覺到非常開心,自己也自信了許多,這節(jié)課也會收獲更多的知識點……”。同時,進步快的學生在課后會認真的完成的完成各位網課教師所布置的作業(yè),不會的問題,微信及時反饋,教師及時解決,摘抄到錯題本中,方便后面及時復習。而學生C和學生E則表示,他們幾乎不會課前到客戶端查看課件,認為這樣做是在浪費時間,“反正老師課上都會講,沒必要提前看,與其這樣倒不如去做學校老師留的作業(yè)”。課上他們的注意力難以集中,一節(jié)課45分鐘,能夠與老師互動30分鐘就已經很不錯了;課后他們根本不會提交網課作業(yè),“學校老師已經布置太多的作業(yè)了,我覺得網課作業(yè)就沒必要了吧......我也沒有發(fā)現測試有相同的題啊”。因此,進步快的學生在課前、課中和課后花費的時間和精力往往比進步慢的學生多很多,因此即使測試出現原題,進步慢的學生也不會注意到。
2.不同的學習基礎。通過摸底測試可以發(fā)現,不同的學生基礎是不一樣的,除了學生C以外,其他學生的基礎基本相同,摸底測試的分數在6分左右,而學生C只有3分,后面三次測試的成績也沒有很大的提升。該學生在訪談中表示:“老師,我也很想提升成績,看到別的同學每次都考高分,我也很羨慕,但是您作為教師也知道,我的基礎特別差,詞匯記不住,不會應用,我也不知道該怎么辦……”通過4次測試以及課堂表現可以發(fā)現,學生C的基礎基本處于小學階段,連簡單句中的主謂賓都難以區(qū)分,目前的詞匯量以及語法水平根本難以理解初二課本的內容,不能有效的將已有的知識與新的知識聯系在一起,機械的記憶而不注重利用。因此,即使是我3次考試中出現原題,他也根本不會分析原因,只是單純的知道答案。
3.家長的期望值太高。在與家長的溝通過程中,部分家長表示孩子的基礎太差了,學校基本都是大班授課,自己的孩子根本聽不懂,希望輔導老師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幫助孩子提升成績。有的家長在訪談中談到:“我的孩子以前也參加過在線補習班,大約有2個月的時間吧,總共有15節(jié)課,但是期末考試的時候成績基本沒有什么提升,我覺得我的錢白白浪費了,現在又抱著試試的心態(tài)為他補習,我也不知道這次效果會不會好一些,估計這次期末考試就應該有結果了吧?!焙苊黠@,有的家長根本不會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認為孩子必須取得高分,因此參加在線輔導只是抱著試試的觀念,“死馬當活馬醫(yī)”,認為課外在線教學都是一對一輔導,應該比線下大班教學好很多,因此成績理應當提升很快,如果效果不明顯就是教師的原因。有位學生在與筆者交談中很明顯表現出一種的習得性無助的狀態(tài),他表示也想提升成績,但是家長過多的注重每次考試的結果,而忽略了他努力的過程,所以他每次考試都處于恐慌之中。
四、結論
課外在線輔導教育方式的興起為家長、學生以及教師提供了許多便利的條件,家長不用在補習班和家之間來回奔波,學生可以在家隨時隨地接受教育,教師也可以在任何場所上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學生感受到教師的真實存在,同時家長也可以觀看上課視頻,關注孩子的學習動態(tài),通過輔導教師的課后評價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教育資源的不均衡一直都是我國教育界面臨的難題,而遠程教學手段、智能化的教學方式讓許多孩子感受優(yōu)質的教育服務,教師可以根據學生薄弱知識點提出針對性的教學,符合現代“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但是由于經濟因素、信任問題、教師學歷因素、教學方式等因素使許多家長望而卻步。同樣的網絡環(huán)境、同樣的教師,卻因為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習策略、學習基礎不一樣等因素而產生不一樣的學習效果。因此,在線輔導的發(fā)展任重道遠。
參考文獻:
[1]https://baike.so.com/doc/5412376-5650502.html[OL].優(yōu)勝教育網校.
[2]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20072468606010328[OL].學霸君網校.
[3]https://baike.so.com/doc/5366882-5602620.html[OL].新東方網校.
[4]https://baike.so.com/doc/5395161-5632313.html[OL].學而思網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