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春
劉春
1974年出生于廣西荔浦。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著有詩集《運草車穿過城市》《幸福像花兒開放》,隨筆集《博爾赫斯的夜晚》《或明或暗的關(guān)系》《讓時間說話》,詩學(xué)專著《朦朧詩以后》《一個人的詩歌史》等近二十部?,F(xiàn)居桂林。
在桂林定居十余年了,我仍然無法清晰地表達(dá)內(nèi)心的感覺,桂林給我的印象是曖昧的,如同一個霧中的女人,她的姿態(tài)和容貌會隨著天氣的變化而變化,讓你情不自禁地迷戀,卻又無法完全把握。
朋友撰文,把“桂林”拆分為“木土土木木”,既形象又新鮮。的確,桂林城里有土有木,尤多桂樹,中秋時節(jié),金風(fēng)送爽,滿城飄香。我曾經(jīng)這樣誘惑外地的朋友到桂林度假:“桂林的空氣好到什么程度?——你就是在廁所里也是香的?!贝致缘乜?,這樣的表達(dá)似無大礙,但細(xì)細(xì)一想,形容空氣好要拉上廁所來陪襯,實在有些曖昧了。其實要說完美,僅僅將“桂林”二字拆開是不夠的,得拆“桂林山水”,這樣,木、土、山、水都齊全了,而這四項,正好是這個城市的精髓。我不知道中國有幾個城市能像桂林一樣,活脫脫一個大公園——在市內(nèi),景點與景點之間,即使是步行,短的十來分鐘,長的不過半小時。當(dāng)唐朝便已盛行的兩江四湖環(huán)城水系恢復(fù)后,水上桂林便成為現(xiàn)實。有一次,我和一群朋友特地在古南門前的榕湖畔,扮了一次“黃庭堅系舟”,有一點“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的曖昧。
但是,沒有“人”的融入,再美的風(fēng)景也毫無意義,有了人,一切就生了神采。一年四季,桂林無處不見在土木山水間顧盼生姿的表情,那些度蜜月的,那些故地重游的,那些初來乍到的……他們臉上的笑靨和流盼的眼神,給一方水土添了人性。在這些新奇的目光的浸潤下,桂林這個“女人”,她的清麗、純美乃至她那小小的雀斑和嬌氣都是那么可愛。不是嗎?從古到今,桂林的山被比作“神姿仙態(tài)”“碧玉簪”,水則是“青羅帶”“如情似夢”, 陰柔氣之重,十足一個二八姑娘。
桂林作為一個女人,身段、姿態(tài)都有了,那么她的容貌呢?說清秀、俊俏、柔美、端莊都不夠貼切。事實上,桂林的風(fēng)景不是用幾個形容詞就能概括得了的,她會隨著時間、季節(jié)和氣候的改變而改變。煙雨漓江有其朦朧美,在和風(fēng)麗日下泛舟也清爽怡然;夏日清晨“神象汲水”固然堪稱奇觀,另一些人卻更迷戀榕湖冬雪的開闊與寧靜。竊以為宋代文人王正功所言的“甲天下”稍嫌呆板,還不如套用王朔的“長著一張人民幣般的臉”,甚至把“人民幣”改為“美元”,這樣更能體現(xiàn)出桂林這個美女的受歡迎程度——“曖昧”再次體現(xiàn)了出來,當(dāng)我們將桂林的風(fēng)光比作“美元”時,可能會給某些外來人一種錯覺,以為到桂林旅游是奢侈而昂貴的活動。事實上并非如此,前面已經(jīng)說過,桂林本身就是一個大公園,下了火車,你就已經(jīng)置身園中了。除了部分公園要收門票,桂林的許多景點都是可以隨意游玩且不收分文的,比如兩江四湖環(huán)城游,固然可以花錢乘船游覽,但步行自主性更大,收獲也更多。而且,在各個景點之間,還有寬敞漂亮的免費公交車。
女人一般都與香水有緣,更何況桂林是一個愛美的女人。我不知道高級香水在桂林的銷量如何,但憑直覺不會太好,因為桂林城本身就是一個香水加工廠,滿城的桂樹是散布在城里的香水瓶。每到中秋,這個女人開始噴灑香水了,她的所有細(xì)胞都滲入了清淡芬芳的迷人幽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