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思琪
(山西大學 美術學院,山西 太原030000)
隨著科學技術不斷提高,建筑材料性能的優(yōu)化,建筑景觀設計也具有了更多的可能性。設計者們會嘗試多種多樣的設計方式來打造輕盈的建筑形象。近年來,鏡面材料逐漸浮出人們的視線。目前,鏡面裝置藝術與建筑景觀相融合的案例,具有代表性的設計師有當代雕塑家Anish Kapoor,法國的設計師Lapierre,波蘭的設計師Marcin Tomaszewski等。
建筑景觀設計的表現(xiàn)形式與空間效果,是貫穿于整體設計的一條主線,是把整個建筑景觀設計做為出發(fā)點來進行設計活動的。強烈的視覺呈現(xiàn)效果,分別從質感,色彩和肌理等各個方面都升華著建筑景觀設計,使得建筑景觀空間的表現(xiàn),成為典型的視覺焦點。這種通過立面視線的錯覺效果,從而形成立面的隱退方式,則具有極大的應用前景。
1.鏡面裝置藝術概述。裝置藝術在視覺上會有很強的表現(xiàn)力,同樣,它也是建筑景觀設計中的視覺焦點,再加上裝置藝術有別于其他傳統(tǒng)藝術的表現(xiàn)形式,其本身就具有多種不同的表現(xiàn)形式,所以,它可以使得整個空間具有多樣化的獨特魅力。這種裝置的裝飾效果不僅強大,而且還能夠拓展,改造已有的視覺環(huán)境效果,同時還可以豐富視覺與心理感受的層次,使有限空間轉變?yōu)闊o限空間。
2.鏡面裝置藝術的屬性。(1)互動性。由于鏡面的反射,使得裝置可以與觀者的感官產生互動性,這種藝術形式強調了觀者的主動性,打破了原來單一的交流形式,使空間氛圍風俗化。對于裝置藝術作品,觀者完全可以不直接接觸,便可以直接與作品產生互動關系,甚至可以與裝置作品融為一體。(2)暗示性。對于建筑,景觀,等日常生活的客觀形象在觀者的腦海里都為既定的形象。在欣賞過程中,設計者利用鏡面裝置藝術的表現(xiàn)形式對觀者的這些日常感官體驗來產生直接或間接的呼應,觀者會積極主動的與設計作品進行互動,能夠較快地進入到建筑景觀空間中去。(3)審美性。鏡面裝置藝術的表現(xiàn)形式多樣化,不同的材料,屬性不同,肌理效果不同,因此在視覺上有不同的表現(xiàn)力。建筑體量輕量化的視覺感受,把人們認為的一切不可能變?yōu)榭赡?。所以裝置藝術打造的建筑景觀空間,有時更像是一個奇幻的魔術表演。(4)時空性。鏡面裝置藝術主要是在材料選擇上大量使用鏡面材料,因為其自身反射的特點,會隨著環(huán)境的不同與時間的變化,因此會呈現(xiàn)出不同的藝術姿態(tài)。其中,鏡面相互反射的效果,會給觀者設計出奇妙的三維的空間環(huán)境。在設計活動中,設計者會根據(jù)場地特點進行有目的性,針對性的設計鏡面裝置的表現(xiàn)形式,以此來達到表現(xiàn)的最佳效果。
法國巴黎的環(huán)形鏡子。法國巴黎旺多姆廣場的環(huán)形鏡子是倍受當?shù)厝讼矏鄣囊粋€藝術裝置,它是由法國知名設計師Lapierre設計的,在法國巴黎的都市背景下,它的外觀總是能給觀者帶來許多微妙的快感和內心的喜悅。它是由有規(guī)則,又有變化的集聚的圓柱體鏡子組成的陣列。整個藝術裝置反射著周圍的事物和環(huán)境,捕捉著斑駁的樹影,與觀者產生互動性。它就像是一個大大的投影儀,反射的影像隨著云卷云舒,日出日落而變化。在鏡面反射的影像下,與周圍環(huán)境緊密融合在一起,使得整體的藝術裝置不至于孤獨和突兀。這個藝術裝置,通過影像多變的鏡子,將整個旺多姆廣場的影像進行解構和重置,讓觀者用另一種特別的方式積極體驗由旺多姆廣場帶來的驚喜和歡愉。
而周圍的建筑反射在鏡子上,或者是鏡子與鏡子之間,每一個鏡面反射的都是不同的影像,這樣可以營造出充滿虛幻的辯證的世界。觀者會思考自身與實際環(huán)境的距離問題,以及環(huán)境的虛擬性。虛擬空間與真實的空間相融合,可以給觀者帶來更大程度上的視覺沖擊力。不同的視覺效果改變著每一個觀者對于空間的感受,抽象而又奇妙。環(huán)形鏡子通過對周圍的建筑以及景觀的反射,創(chuàng)造出一個全新的空間,改變了以往的廣場環(huán)境。然而這個空間有時是透明的,有時則是可以看見的鏡子,有時又像是“海市蜃樓”一般,打破觀者的慣性思維,反射的影像多種多樣,構建了裝置自然和諧的內在韻律。
鏡面裝置的表現(xiàn)形式,能夠模糊建筑立面的邊界,并且可以將景觀與建筑立面有效的融合,從而形成“建筑+景觀”的形象,能造成人的眼睛對立面的形象產生的錯覺,使得建筑輕量化,制造出懸浮的建筑形態(tài)。這種通過視覺效果對建筑立面進行處理的方式,有效的豐富了建筑的形象,與此同時,能夠演化出更加多元化的建筑面貌。在未來的設計領域,隨著建筑材料性能的不斷優(yōu)化,人們的審美能力不斷提高,鏡面藝術裝置會有很大的發(fā)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