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平
(河南省文化館,河南 鄭州450000)
老干部工作中全面推廣信息化管理,其意義主要有三方面
(1)提高省委老干部局對各市、縣老干部局以及省、市廳局處級老干部工作機構現(xiàn)狀、數據的統(tǒng)籌掌控。
(2)方便老干部工作人員和老干部以及退休人員之間的快速聯(lián)系和信息反饋。
(3)各地老干部機構可借助信息化手段及時掌握全面情況,提升工作效率。
此次調研河南省文化和旅游系統(tǒng)老干部工作機構現(xiàn)狀和管理方式的同時,也為信息化管理在河南省各級老干部機構的全面覆蓋提供參考。
此次走訪調研圍繞5個市區(qū)縣展開,分別是南陽市、南陽市臥龍區(qū)、南陽市(鄧州市)、商丘市、商丘市(永城市)、駐馬店市、駐馬店市(西平縣)、周口市、周口市(西華縣)、鄭州市(新密市),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廳省直系統(tǒng)部分單位老干部工作機構,選取合計25家老干部結構進行調研,調研對象包括文化館、各級老年大學、社區(qū)老年活動室、街道辦等不同性質的離退休干部服務機構。
1.省、市老干部局,所屬老年大學、活動中心近幾年發(fā)展迅速,因有經費、制度保障,或建設時間比較早,其管理、經驗,場地規(guī)模,硬件環(huán)境較好。
2.省、市文化和旅游系統(tǒng)的老干部工作機構,二極分化較大,有的將老干部工作轉交辦公室代管、有的老干部工作機構有辦公室沒有活動室,老干部機構既有獨立辦公室、又用獨立老干部活動室,還有一定經費保障的寥寥無幾。
3.公務員系列、參公單位、全供事業(yè)單位的老干部工作處、科、老年大學等工作機構、因老干部經費有一定的保障、而且老干部工作結構成立時間較長。在管理經驗,服務水平方面同省、市老干部局所屬的相關部門比較,還比較好。但根據所在區(qū)域不同、單位經費扶持力度不同等綜合因素,還有比較大的差異。
4.調研對象中,老干部工作最低值和最高值從0到10不等。其中,最低值的單位老干部工作,老干部黨支部基本流于形式,除了每年春節(jié)同在職人員一起象征性發(fā)一些福利,全年基本不開會、不管理、不組織活動。
1.人員配置不合理。目前離休干部普遍年齡在85歲以上,退休干部大多數也在70以上。老干部工作人員配置方面,90年代要求是按10名老干部配置1名工作者。對老干部工作者要求手勤、腿勤、嘴勤。經常到離退休干部家走訪。目前,人員配置大多數單位是1人,有的是2人。廳局級單位老干部處編排3人。人員編制沒有發(fā)生變化,離退休干部數量且發(fā)生很大變化,老干部身體狀況也發(fā)生質變。隨著離退休干部人數的增加,對老干部工作者的要求也慢慢地發(fā)生改變,從手勤、腿勤轉變到嘴勤,老干部人數多的單位,能夠保持同離退休干部每月有一次電話聯(lián)系就是相當好的單位。老干部工作質量也從服務全部老干部,轉變?yōu)橹攸c服務好老干部。
2.退休干部人數逐年增加。各個單位被動應付,多年的工作習慣讓老干部工作者沒有意識到信息化能夠給工作帶來的革命。所有被調研單位信息化方面僅僅有微信群。QQ群,使用的目的就是發(fā)通知,對使用微信小程序功能基本不明白。省委老干部局開發(fā)了離退休干部信息管理系統(tǒng),但是,只聽樓梯響不見人下來,按這個推廣傳播速度,老干部信息管理系統(tǒng)很有可能出現(xiàn)采集信息和利用信息滯后,不能動態(tài)實時跟進服務的問題。
3.沒有離退休干部工作人員的職業(yè)培訓。省、市老干部局并沒有認識到老干部工作是需要進行職業(yè)培訓。培訓考核不能只是要求掌握政策。對老干部工作考核,人員配備,硬件建設沒有強制標準,彈性太大。希望以后能夠在頂層設計時將省、市、縣級離退休干部工作機構人員配備,硬件建設進行規(guī)范化,軟硬件都要建設好。按百分制進行評定達標,評出一、二、三級局、處、科、室。
座談會上大家也講了一些做好離退休干部工作服務標準,但并沒有上升到職業(yè)培訓標準。也不認為老干部工作是一個職業(yè),因此,也不認可需要進行職業(yè)培訓。
4.參與調研的老干部機構中,在離退休干部健康檔案信息化方面欠缺。老干部健康檔案基本沒有,即使只有也是能夠找到多年以前的紙質統(tǒng)計表格,離退休干部的健康狀況基本沒有動態(tài)跟蹤。衛(wèi)生廳保健局的一年一次離休、高知干部體檢,信息表基本是要求交給離休、高知個人。電子版資料單位不能共享。
5.從各級老干部工作者和部門角度來看,目前并沒有強烈需要借助信息化管理方式進行工作的愿望,省委老干部局開發(fā)的老干部工作信息管理系統(tǒng),從目前所知的功能理解,無法對全省老干部機構和離退休干部進行全面掌控。管理系統(tǒng)無法解決信息延時滯后問題,APP不是最好的管理模式。
6.現(xiàn)在各個單位辦公電腦基本普及,完全可以儲存老干部歷年來學習、活動、旅游參觀等音視頻記錄。但此次調研了解各個部門對保留歷年來老干部學習、活動、旅游參觀等音視頻記錄差強人意、主要表現(xiàn)是單位老干部相關文字、活動照片、視頻不保存或者僅僅有一點記錄。希望省委老干部局同衛(wèi)生廳協(xié)調解決離休、高知干部體檢信息共享。要求各個老干部工作部門保留建立老干部影像資料。
7.調研的25家老干部工作機構均建立了微信群,都一致認為微信群的建設十分必要。其中微信宣傳和功能使用意識強烈的為2家,微信功能使用意識一般,只是為了發(fā)通知方便的為23家,分別占調研總數的14.7%和85.3%。
針對目前多數單位老干部工作人員對待離退休干部信息化持觀望態(tài)度,還沒有意識到信息化建設能夠提升老干部工作水平、創(chuàng)新工作載體、提高工作效率、是改進老干部工作方法的重要手段。建議由省委老干部局通知各市、縣級老干部局、廳局單位老干部處、科組織學習推廣老干部信息化管理系統(tǒng),手機,電腦的操作爭取簡單化。讓老干部工作者明白河南省離退休干部信息化管理終端是以采集數據為基礎,利用互聯(lián)網、移動通訊網、物聯(lián)網等手段建立系統(tǒng)服務與互動平臺,通過整合公共服務資源和社會服務資源來滿足離退休干部各個方面的迫切需求,認清這是今后工作的發(fā)展趨勢。
對老干部信息管理系統(tǒng)一方面是老干部工作者不熟悉,沒有強烈需求。另一方面是信息平臺推廣緩慢,如果不能盡快普及,采集的信息就成為過時的無用信息。希望省委老干部局能夠盡快推廣老干部信息管理系統(tǒng)的技術普及。否則龐大的信息采集量和信息認定,也不是目前老干部工作者所能承擔的。從長期看,我們老干部工作者必須照料好龐大的離退休干部群體,讓他們老有所醫(yī),老有所養(yǎng),老有所樂。但隨著退休干部增長速度加快和離休老干部高齡化趨勢,老干部工作者學習信息管理系統(tǒng)的任務越來越困難,為解決這個問題,希望今后在河南離退休干部管理系統(tǒng)技術支持下,釋放出革命性力量。最大限度地體現(xiàn)老干部工作信息化帶來的時代性、針對性、有效性。
老干部是黨和國家的寶貴財富,老干部工作不僅僅是組織部門工作,更是涉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全社會的工作。隨著互聯(lián)網和5G的發(fā)展,離退休干部信息化管理系統(tǒng)成為了這個時代的可能。做好老干部工作需要建立和完善各級老干部處、科的標準化建設。在軟硬件方面都要制定標準,通過評選達標促進老干部工作上一個新臺階,提升為老干部的服務水平,從而提升離退休干部幸福指數,打造河南老干部工作標準服務理念。
通過一年來的走訪慰問、座談交流、調研考察等方式,結合有關數據,我認為,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老干部工作工作應該加強社會橫向聯(lián)系,離休老干部現(xiàn)在最需要什么?急需幫助提供的服務項目有那些?不加強橫向社會聯(lián)系,我們只能在口頭上做好老干部工作,根本無法真正幫助解決老干部看病陪護、家電維修、管道疏通、上門送氣、代購物品、雇請保姆、康復訓練、子女就業(yè)、法律援助、家政服務、拆洗縫補、代買物品、理發(fā)助浴、聊天咨詢等實際困難。這反映了老干部需求的主要問題。因此,評選一個好的老干部處、科。還要看這個處、科是否掌握了這些橫向信息,是否利用這些信息為老干部提供好的服務。如果我們老干部工作不能深入推進信息化、精準化、規(guī)范化建設,不能增強老干部工作時代性、針對性、有效性,那么我們的老干部工作就跟不上時代步伐、就沒有搭上時代快車,就無法推動老干部工作提質增效。所以,我們一定要深刻把握信息化的大勢,趁勢而上,加快推動信息化與老干部工作的深度融合。
老干部是中國革命和建設事業(yè)的先行者,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政治力量。尊重老干部、學習老干部、關心照顧好老干部,是我們黨的一貫要求,在新時期強調推進信息化、精準化、規(guī)范化建設,增強離退休干部工作的時代性、針對性、有效性問題研究,是黨的組織工作、干部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都有重大的現(xiàn)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