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少利,楊麗紅
(廣東省東莞市康復醫(yī)院,廣東 東莞 523100)
皮質下缺血性血管性癡呆(SIVD)是指顱腦小血管出現(xiàn)病變或低灌注導致認知功能出現(xiàn)障礙的一類臨床疾病,對日常生活質量有較大的影響[1-5]。本研究用阿托伐他汀配合康復訓練治療SIVD療效較好,報道如下。
共68例,均為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SIVD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4例。對照組男18例,女16例;年齡65~82歲,平均(71.34±3.24)歲;病程1~5年,平均(3.46±1.15)年。觀察組男19例,女15例;年齡65~81歲,平均(72.01±2.15)歲;病程1~5年,平均(3.36±1.12)年。兩組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兩組均給予阿托伐他汀10mg,口服,日1次。
觀察組加用康復訓練治療。①體能訓練,每日進行適當?shù)氖覂?nèi)和室外的有氧訓練,逐步提高運動量,提高身體體能[6];②記憶訓練,記憶卡片的數(shù)字,記憶卡片顏色等,提高記憶事物的能力[7];③理解訓練,進行下棋,唱歌,閱讀和打牌,提高分析事物的能力[8]。
智力水平:采用智力自測量表,對治療前后的智力水平進行評估,主要包括計算能力、注意力集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思維能力等方面,滿分為100分,分數(shù)與智力水平成正比。
血脂指標:治療前后進行檢測,主要包括總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等4項指標的水平。
用SPSS21.0統(tǒng)計學軟件統(tǒng)計分析,用t檢驗或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智力水平恢復情況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智力水平恢復情況比較 (分,±s)
表1 兩組智力水平恢復情況比較 (分,±s)
組別 例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34 21.23±5.78 54.43±2.24觀察組 34 20.98±6.89 68.57±5.35 P>0.05 <0.05
兩組血脂指標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血脂指標比較 (±s)
表2 兩組血脂指標比較 (±s)
組別 例 甘油三酯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總膽固醇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34 2.15±0.31 1.98±0.21 3.87±1.12 3.45±1.15 0.93±0.11 1.23±0.14 6.23±1.24 5.43±1.23觀察組 34 2.09±0.28 1.45±0.13 3.89±1.14 1.76±0.11 0.94±0.06 1.89±0.35 6.31±1.35 4.32±1.67
皮質下缺血性血管性癡呆有多種臨床表現(xiàn),包括純運動性偏癱,步態(tài)障礙和情緒不穩(wěn)定等癥狀[9]。目前治療主要是不斷提高認知能力,以達到改善病情的目的[10]。通過藥物治療配合康復治療效果最為明顯,藥物可以抑制病情的發(fā)展,康復訓練可以提高思維認知能力[11]。
綜上所述,阿托伐他汀配合康復訓練治療皮質下缺血性血管性癡呆可提高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