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浩斫琴的整個制作過程叫古法手斫,大部分琴用時在兩年左右,至少也得一年半。古法是按唐代的斫琴方法,盡量地挖掘原來的步驟,堅守最傳統(tǒng)的技藝?!拔矣X得傳統(tǒng)的東西才是最好的,它具有歲月的滄桑和文化的沉淀,十年百年千年以后,翻回頭來看它還是這樣一個好東西,可以一代代傳承下去?!睆埡普f。
斫琴的主要工藝流程有擇材、制圖、造型、槽腹、做配件、合琴、裹布、刮灰、打磨、上徽、擦漆、上弦、試音等十幾個步驟,每一步驟又分為許多道小工序。漫長繁瑣的斫琴過程傾注了一個斫琴師的良苦用心,所以說斫琴的過程亦是在斫心。
每年冬天,張浩會親自去南方挑選上等的百年老材,材料購回后放一年。木頭是有靈性的,南方回來以后要讓它適應北方的氣候,還有就是充分干燥。
一款合適的琴型是要經得起千年的推敲,目前存世的老琴都歷經歲月的打磨,呈現在現代人的面前,整個歷程就是一款琴式從初創(chuàng)到成熟的過程,也代表了當時的歷史文化、時代背景、審美、教育等,所以一款琴式蘊含的不僅是線條之美。
配件材料決定著聲音傳導的效率。
古琴面底為不同材質,用傳統(tǒng)鹿角粗灰合琴可以讓面底有充分余地共振,這樣成琴音色沒有火氣聲。
古琴發(fā)聲是一個聲音系統(tǒng),并不是一個單音,且音色豐富,鹿角灰可以抑制發(fā)聲且保留聲音能量,使琴的音色有滄桑感,韻味十足。
靠木灰是把木胎不平處用鹿角灰刮平。
布的收縮性大,普通布不能使用,張浩所選用的是四川省的榮昌夏布,布的尺寸、孔的密度都是特別定制的。
刮灰需要粗細不同共20多道,視測試聲音的結果而定,每道工序需干燥15~20天。冬季北方溫濕度低,干燥需要一個月以上,鹿角灰采用八寶灰。古代皇室用琴使用八寶灰如:金、銀、銅及各種寶石打粉與鹿角粉混合故名八寶。
琴面有13個圓點,代表一年有12個月,另每年有一個閏月,稱為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