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翠婷,劉珊,張悅,孫朝輝,田薪成,李濤
(1.長安大學(xué) 環(huán)境科學(xué)與工程學(xué)院,陜西 西安 710054;2.長安大學(xué) 旱區(qū)地下水文與生態(tài)效應(yīng)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陜西 西安 710054)
凈水廠以鋁鹽為主的混凝劑在強化水質(zhì)凈化的同時,產(chǎn)生了大量鋁污泥(AlS),其成分復(fù)雜,含有毒有害物質(zhì)較多,對環(huán)境具有潛在危害[1]。鋁污泥往往是無定形態(tài)鋁(氫)氧化合物,具有發(fā)達的微孔結(jié)構(gòu)和較大的比表面積[2],具備良好的資源化利用潛力。而直接使用,吸附性能不高,同時在吸附過程中,Al3+具有一定的浸出風險。
鐵(氫)氧化合物和殼聚糖具有較高的比表面積和內(nèi)在的活性基團,常作為多種污染物的吸附劑[3-4]。本文利用鐵(氫)氧化物和殼聚糖化學(xué)改性鋁污泥,制得復(fù)合吸附劑AlS-Fe-CS,采用靜態(tài)吸附實驗法探討在不同吸附條件下(pH、初始濃度、吸附時間、溫度等)AlS-Fe-CS對Cu2+的吸附特性。
脫水后的鋁污泥,取自西安市曲江水廠;殼聚糖((C6H11NO4)n,分子量70~80萬,脫乙酰度≥90.0%);六水合氯化鐵、冰乙酸、氯化銅、鹽酸、氫氧化鈉均為分析純。
JB-3恒溫磁力攪拌器;SHA-BH水浴恒溫振蕩器;TU-1810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WHL-25A臺式電熱恒溫干燥箱;AP-019真空抽濾機;WQF-510A傅里葉紅外光譜儀;雷磁pHs-25 pH 計。
1.2.1 脫水鋁污泥預(yù)處理 鋁污泥自然干燥,研磨后過100目篩,得到粒徑小于0.15 mm的污泥粉末,記為AlS。
1.2.2 鐵(氫)氧化物改性鋁污泥 5.41 g的FeCl3·6H2O溶于100 mL蒸餾水中,攪拌至完全溶解。加入3 g AlS,水浴振蕩24 h。調(diào)節(jié)pH至中性后抽濾,固體55 ℃下烘干24 h。研磨成粉,記為AlS-Fe。
1.2.3 鐵(氫)氧化物和殼聚糖改性鋁污泥 1.5 g殼聚糖粉末溶于100 mL 1.0%(v/v)醋酸中,攪拌至均勻后加入AlS-Fe粉末,磁力攪拌1 h。用3%的NaOH溶液調(diào)節(jié)pH至中性,抽濾,固體55 ℃干燥24 h,研磨成粉,過100目篩,得到復(fù)合吸附劑AlS-Fe-CS。
將AlS-Fe替換為AlS,其他過程相同,得到殼聚糖包覆鋁污泥,記為AlS-CS,作為對比材料。
稱一定質(zhì)量的AlS-Fe-CS復(fù)合吸附劑投加到Cu2+溶液中(初始濃度100 mg/L,體積200 mL),在120 r/min恒溫振蕩24 h。過濾,濾液稀釋一定倍數(shù)后用分光光度計測定Cu2+含量,計算吸附量。
殼聚糖、AlS和AlS-Fe-CS粉末經(jīng)溴化鉀壓片后紅外表征結(jié)果見圖1。
圖1 殼聚糖(a)、鋁污泥(b)和AlS-Fe-CS(c)的FTIR譜圖Fig.1 FTIR spectra of chitosan(a),aluminum sludge(b) and AlS-Fe-CS(c)
分別稱取等質(zhì)量的純殼聚糖粉末、鋁污泥、AlS-Fe、AlS-CS、AlS-Fe-CS加入到200 mL初始濃度100 mg/L的Cu2+溶液中,吸附24 h,吸附平衡后測定Cu2+的濃度,計算吸附量,結(jié)果見圖2。
圖2 不同吸附材料對Cu2+的吸附量Fig.2 Adsorption capacity of Cu2+ on different adsorbent materials
由圖2可知,鋁污泥依次經(jīng)過鐵鹽浸漬和殼聚糖改性后,吸附量顯著增大,且優(yōu)于純殼聚糖粉末和AlS-CS,這歸因改性后的AlS-Fe-CS復(fù)合吸附劑組合了殼聚糖上 —NH2和 —OH以及鐵(氫)氧化合物上表面羥基(Fe—OH)功能基團的優(yōu)勢,從而強化了鋁污泥對Cu2+吸附能力。
溶液的pH不僅影響金屬離子在水中的存在形態(tài),也影響著吸附劑的表面特性[8]。為了避免吸附劑材料在低pH條件下活性組分溶解以及高pH Cu2+沉淀對吸附效果的影響,pH設(shè)為3~5.5。由圖3可知,AlS-Fe-CS對Cu2+的吸附量隨pH的增加逐漸升高,接近中性環(huán)境有利于Cu2+的吸附。
研究表明,鋁污泥中含有的大量無定形(氫)氧化合物,具有豐富的表面羥基(Al—OH)。Al—OH在不同pH時發(fā)生質(zhì)子化或去質(zhì)子化,使材料表面帶正電荷或負電荷[9]。隨著pH增加,Al—OH脫去質(zhì)子表面負電性增強,有利于Cu2+吸附配位反應(yīng)。然而,在較低pH,H+不僅會和Cu2+競爭吸附劑表面的活性位點,還會使鋁污泥表面Al—OH質(zhì)子化為Al—OH2+使吸附劑表面帶正電,與Cu2+產(chǎn)生靜電排斥[10-11],降低吸附量。此外,和鋁污泥相似,鐵(氫)氧化合物上表面羥基(Fe—OH)也會扮演活性基團作用,參與Cu2+的吸附過程。
圖3 pH對吸附效果的影響Fig.3 Effect of pH on adsorption capacity
除鋁污泥和鐵(氫)氧化合物之外,pH也會對殼聚糖吸附Cu2+產(chǎn)生重要影響。在酸性環(huán)境,殼聚糖上的 —NH2質(zhì)子化為 —NH3+,與Cu2+形成較大的靜電斥力,阻礙了Cu2+與 —NH2和 —OH的配位;當pH增大到近中性范圍,—NH2質(zhì)子化程度逐漸減弱,Cu2+更易擴散至殼聚糖官能團周圍利于其對Cu2+的配位從而吸附量增大[12]。因此,pH對AlS-Fe-CS吸附Cu2+的影響是三種活性組分共同作用的結(jié)果。
如圖4所示,AlS-Fe-CS對Cu2+吸附主要分為兩個階段,前5 h吸附較快,之后隨時間增加,吸附速率減緩,直至20 h達到平衡。在初始階段吸附較快,可能是因為吸附劑表面可利用活性點位多,且Cu2+濃度較大,有較高的推動力,使Cu2+快速富集在吸附劑顆粒表面[13]。此外,隨著Cu2+初始濃度增大,吸附量不斷上升,這是因為增加吸附質(zhì)濃度,會增強固-液界面?zhèn)髻|(zhì)推動力,從而強化了吸附[14]。
圖4 AlS-Fe-CS對Cu2+的吸附動力學(xué)Fig.4 The adsorption kinetics curves for Cu2+ with AlS-Fe-CS
分別用擬一級(式(1))和擬二級(式(2))動力學(xué)模型對數(shù)據(jù)進行擬合,結(jié)果見表1。
qt=qe(1-e-k1t)
(1)
(2)
式中qe——平衡吸附量,mg/g;
qt——t時刻AlS-Fe-CS的吸附容量,mg/g;
k1——擬一級動力學(xué)常數(shù),min-1;
k2——擬二級動力學(xué)常數(shù),g/(mg·min)。
表1 AlS-Fe-CS吸附Cu2+動力學(xué)參數(shù)Table 1 Kinetic parameters for the adsorption of Cu2+ with AlS-Fe-CS
由表1可知,擬二級動力學(xué)模型的相關(guān)系數(shù)R2高于擬一級動力學(xué)模型,且擬二級模型所得qe更接近實測值,表明擬二級模型能更好地用于描述AlS-Fe-CS對Cu2+的吸附過程。
分別用Langmuir(式(3))和Freundlich(式(4))等溫吸附模型對實驗數(shù)據(jù)進行擬合。Langmuir等溫模型是單分子層吸附模型,假定當吸附劑表面上存在飽和單分子層溶質(zhì)分子時,吸附量最大,且吸附能是恒定的,吸附在表面上的分子不發(fā)生遷移。Freundlich是一個經(jīng)驗方程,既適用于化學(xué)吸附,也適用于物理吸附[14]。擬合結(jié)果見圖5和表2。
(3)
(4)
式中qm——飽和吸附量,mg/g;
KL——Langmuir吸附平衡常數(shù);
Ce——平衡濃度,mg/L;
KF——Freundlich吸附平衡常數(shù),該常數(shù)與吸附容量相關(guān);
n——Freundlich模型中與吸附強度相關(guān)的常數(shù),且可反映吸附劑表面的非均勻性。
圖5 AlS-Fe-CS對Cu2+的吸附等溫線Fig.5 The adsorption isotherms curves for Cu2+ with AlS-Fe-CS
表2 AlS-Fe-CS吸附Cu2+的等溫吸附模型擬合參數(shù)Table 2 Isotherm parameters for the adsorption of Cu2+ with AlS-Fe-CS
由表2可知,Langmuir模型能更好地擬合鋁污泥對Cu2+的吸附行為,說明AlS對Cu2+為單分子層吸附。AlS-Fe-CS吸附Cu2+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溫線模型,說明AlS在經(jīng)過化學(xué)改性之后,材料表面的吸附活性位點不均勻性增大,這可能歸因于鋁污泥中引入鐵(氫)氧化合物和殼聚糖改變了原始鋁污泥的表面結(jié)構(gòu)。此外,n>1說明該吸附過程是有利的,n越大,意味著Cu2+和吸附劑官能團之間的親和力越強。因此,Cu2+與AlS-Fe-CS的親和力比AlS更強[15],這是化學(xué)改性鋁污泥的結(jié)果。
表3列舉了一些工農(nóng)業(yè)廢棄物及黏土礦物直接或改性后作為吸附劑去除Cu2+的吸附量。
表3 對比不同吸附劑對Cu2+的吸附量Table 3 Adsorption capacity of Cu2+ on different adsorbents
由表3可知,本文采用鐵(氫)氧化合物和殼聚糖化學(xué)改性鋁污泥得到的復(fù)合吸附劑AlS-Fe-CS去除Cu2+的吸附量優(yōu)于一些文獻報道的結(jié)果。
AlS-Fe-CS吸附Cu2+的熱力學(xué)參數(shù)可通過以下公式進行計算[24],結(jié)果見表4。
(5)
ΔG=-RTlnKd
(6)
ΔG=ΔH-TΔS
(7)
式中qe——平衡吸附量,mg/g;
Ce——吸附質(zhì)平衡濃度,mg/L;
Kd——不同溫度下吸附平衡常數(shù),mL/g;
ΔG——吉布斯自由能變,J/mol;
ΔH——焓變,kJ/mol;
ΔS——熵變,kJ/(mol·K);
R——氣體常數(shù),8.314 J/(mol·K)。
表4 AlS-Fe-CS吸附Cu2+的熱力學(xué)參數(shù)Table 4 Thermodynamic parameters for the adsorption of Cu2+ with AlS-Fe-CS
由表4可知,ΔG<0,說明吸附過程是自發(fā)的,ΔG的絕對值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說明升溫有利于吸附進行;ΔH>0,說明該吸附為吸熱過程,ΔS>0,說明Cu2+在AlS-Fe-CS固液界面上的吸附是熵增的過程,Cu2+吸附在AlS-Fe-CS界面上混亂度是增強的。
(1)通過對鋁污泥依次鐵鹽浸漬和殼聚糖包覆獲得復(fù)合吸附劑AlS-Fe-CS,F(xiàn)TIR證實鐵(氫)氧化物(Fe—OH)和殼聚糖(—NH2和 —OH)上的活性基團成功復(fù)合在了鋁污泥上。
(2)實驗表明,Cu2+最佳吸附pH值為5.5,吸附平衡時間為20 h,吸附是自發(fā)、吸熱、熵增的過程,且符合擬二級動力學(xué)和Freundlich吸附等溫線模型?;瘜W(xué)改性后的AlS復(fù)合材料吸附量排序為:AlS-Fe-CS>AlS-CS>AlS-Fe,AlS-Fe-CS在實驗濃度范圍內(nèi)最大吸附量為72.36 mg/g,優(yōu)于文獻報道的一些資源化利用類除Cu2+吸附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