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廣宇,張 瀟
(佳木斯市中心醫(yī)院二部放療科,黑龍江 佳木斯 154002)
食管癌是常見的消化系統(tǒng)惡性腫瘤,多發(fā)于中老年人群,其發(fā)病率居所有惡性腫瘤的第8位,死亡率居第6位[1-2]。由于食管癌患者出現(xiàn)特異性癥狀時多為中晚期,此時僅有15%~25%的患者可行根治術治療,其他患者均需要接受放化療控制腫瘤進展[3-4]。放療是治療中晚期食管癌的有效手段,但是在放療過程中易出現(xiàn)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肺炎及骨髓抑制等不良反應,不僅會影響患者的耐受性,也會影響治療進程。因此,在食管癌中晚期患者接受放療的過程中,采取有效措施預防不良反應發(fā)生,對減輕患者痛苦、保障治療順利進行有積極作用。本研究將欖香烯注射液用于行三維適形調強放療的中晚期食管癌患者,對療效及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患者放療耐受性進行觀察,現(xiàn)報告如下。
選取2016年2月至2018年3月佳木斯市中心醫(yī)院二部收治的中晚期食管癌患者78例。所有患者及家屬對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經(jīng)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納入標準:符合中晚期食管癌診斷標準[3];不耐受手術及化療者;預計生存期>6個月;卡氏評分(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KPS)≥70分。排除標準:合并其他惡性腫瘤者;伴有嚴重腎、肝及心等重要臟器功能不全者;血液疾病者;合并嚴重感染、食管瘺及穿孔者;不耐受化療者。以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39例。觀察組患者中,男性24例,女性15例;年齡47~77歲,平均(63.81±4.25)歲。對照組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14例;年齡45~79歲,平均(63.47±4.11)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的均衡性較高,具有可比性。
兩組患者均接受三維適形調強放療:患者取仰臥位,采用CT對病變部位進行掃描,根據(jù)CT掃描結果勾畫腫瘤靶區(qū)(gross tumor volume,GTV)、臨床靶區(qū)(clinical target volume,CTV)、計劃靶區(qū)(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及頸部轉移淋巴結(gross tumor volume of the cervical lymph node,GTVnd),再計劃鄰近敏感器官照射劑量。采用6MV-X直線加速器進行常規(guī)分割照射,PTV-CTV-GTV分段縮野推量,1次2 Gy,總劑量66 Gy,1周5次;脊髓Dmax≤45 Gy,雙肺V20≤25%,心臟V20≤30%,雙肺V30≤20%;3周為1個周期,治療2個周期。觀察組患者在上述基礎上加用欖香烯注射液(規(guī)格:20 ml)400 mg+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靜脈滴注,從放療第1日開始,連續(xù)21 d為1個周期,治療2個周期。
(1)記錄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參照放療常見不良反應事件評價標準(common terminology criteria for adverse events,CTCAE)4.0對不良反應嚴重程度進行評估,分為0—Ⅳ級,分級越高表示不良反應越嚴重。(2)采用KPS評分對患者放療耐受性進行評估,最高分為100分,分數(shù)越高表示耐受性越好。
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及嚴重程度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例(%)]Tab 1 Comparison of incidence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s between two groups [cases (%)]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Note: vs. the control group,*P<0.05
治療前,觀察組、對照組患者平均KPS評分分別為(72.63±4.12)、(72.47±4.58)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平均KPS評分為(79.32±5.84)分,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1.46±4.11)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食管癌是我國高發(fā)的惡性腫瘤之一,由于食管黏膜層與黏膜下層、外膜內的毛細淋巴管呈網(wǎng)狀交匯,易產生多中心病灶與淋巴轉移[5-6]。三維適形調強放療是一種新型放療方式,可實現(xiàn)對腫瘤靶區(qū)均勻照射及高度適形,確保腫瘤得到足夠照射劑量,也能減少對周圍正常組織的照射,最大程度滿足食管癌的生物學特征,提高腫瘤的局部控制率[7-9]。
本研究聯(lián)合應用欖香烯注射液與三維適形調強放療治療晚期食管癌,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及嚴重程度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KPS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明欖香烯注射液可提高中晚期食管癌患者對放療的耐受程度,也能減輕不良反應的嚴重程度。欖香烯注射液是從中藥莪術中提取的具有抗惡性腫瘤活性的藥物。藥理實驗結果表明,欖香烯注射液對腫瘤細胞具有強效抑制、殺傷效應,且具有一定特異性[10-11]。有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欖香烯注射液與放療聯(lián)合應用能起到相互協(xié)同作用,可提高白細胞水平,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強人體免疫功能,緩解癌性疼痛[12-13]。該藥具有止痛、抗感染之效,也能改善局部微循環(huán),促進損傷修復;同時具有滋陰增液作用,可減輕射線導致的放射性熱反應[14]。同時,莪術對骨髓造血微環(huán)境具有保護作用,也能促進內源性細胞因子分泌,提高體內白細胞水平,減少骨髓抑制發(fā)生[15]。
綜上所述,欖香烯注射液聯(lián)合三維適形調強放療用于中晚期食管癌患者,能減少其放療不良反應,減輕不良反應嚴重程度,提高患者放療耐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