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代杰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堅持和完善人民當家作主制度體系,發(fā)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人民陪審員制度作為人民群眾參與管理國家事務的一種直接形式,在民主建設和司法實踐中發(fā)揮了難以替代的獨特價值和重要作用。長期以來,北京法院始終高度重視人民陪審員工作,進入新時代,隨著《人民陪審員法》及其司法解釋的頒布施行,北京法院在完善選任程序、細化參審范圍、調整參審職權、健全保障機制等方面做出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探索,逐步形成了新時代健全人民陪審員制度的“北京實踐”。
59歲的趙永元,是懷柔區(qū)的一名普通居民。宣誓儀式結束,他略帶激動地說:“我只有高中文化,從來不覺得自己能夠當選人民陪審員,但隨機抽選給了我這個寶貴的機會。能夠為國家做點事,我感到很自豪?!?/p>
趙永元能夠成為人民陪審員,得益于《人民陪審員法》對選任模式的改革。法律規(guī)定,人民陪審員由司法行政機關會同基層人民法院、公安機關隨機抽選確定。從“主動申請”到“廣泛海選”,選任模式的變化,讓更多的普通老百姓能夠有機會參與到司法審判活動中來。
北京市高院組宣處處長李洛云介紹:“要充分發(fā)揮人民陪審員制度的民主功能,必須以構建廣泛、隨機的選任機制為前提,‘隨機’而不‘隨意’,確保選出來的人民陪審員更具廣泛性和代表性?!?/p>
建立候選人庫是做好隨機選任工作的前提。圍繞構建“廣泛民主”的選任機制,確定產生人民陪審員候選人的“四步走”:第一步,由北京市高院就各院人民陪審員選任需求展開調研,按照候選人結構要求、地區(qū)分布等條件對名額進行合理分配,以此實現轄區(qū)、行業(yè)全覆蓋。第二步,由北京市公安局按照需求從年滿28周歲、高中以上學歷的常住居民名單中,隨機抽選出擬任命人民陪審員數10倍的人員作為準候選人。第三步,由北京市高院、北京市司法局、北京市公安局聯合對準候選人初步核查,排除不符合任職條件的人員,并將名單反饋各區(qū)。第四步,由各區(qū)司法局、法院、公安分局對候選人開展資格審查,建立審查檔案,并通過電話征詢、走訪調查等方式,逐個征詢候選人意見,確定最終候選人。
“通過提高年齡門檻、放寬學歷要求這‘一升一降’,使得隨機抽選出來的人民陪審員普遍具有較強的基層經驗和社會閱歷?!北本┦懈咴狐h組成員、政治部主任孫玲玲表示,“他們能夠發(fā)揮自己通民情、懂民意的優(yōu)勢協助法官辦案,實現情、理、法的融合,以群眾感受得到的方式實現司法公正,提升司法工作的社會滿意度?!?/p>
10月29日,隨著最后一批新任人民陪審員從延慶區(qū)人大常委會接過任命決定書,全市法院人民陪審員總人數超過8000人。新選任的人民陪審員平均年齡45.3歲,普通群眾占比達86%,職業(yè)分布在各行各業(yè),廣泛性和代表性進一步提升。
新任人民陪審員任職宣誓
11月15日,人民陪審員秦金玲手機里收到一條短信:“您好,(2019)京02刑初***號王某金故意殺人罪一案定于2019年11月26日上午9:00在二中院第9法庭審理,本院隨機抽取確定您為該案合議庭組成人員,參加案件審理,請您及時答復是否參與案件審理。”秦金玲查看了一下自己的工作安排后,立即通過人民陪審員手機APP回復“確認參審”。短短兩分鐘,一次線上預約人民陪審員參審流程就已完成。
北京法院依托隨機抽取軟件,采取“一般案件在所有的人民陪審員中循環(huán)預約,有專業(yè)需求的案件在相應的專業(yè)分庫中循環(huán)預約”的大小循環(huán)相結合的隨機抽取模式,實行“一案一選”,保障參審的隨機性和均衡性。北京市二中院在此基礎上,又進一步自主研發(fā)了人民陪審員手機APP系統,減少了線下電話溝通程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APP上線5個月,該院已經完成了168件案件的隨機抽取。
“隨機抽選是人民陪審員制度的生命?!痹诒本┓ㄔ赫匍_的人民陪審員參審辦法研討論證會上,多年從事人民陪審員制度研究的中國政法大學教授施鵬鵬對于北京法院建立的隨機抽選工作機制給予了高度評價。
“半年不到,人民陪審員的參審率已經達到48%,這在過去是很難想象的。參審上限的設置讓更多的人民陪審員參與到審判活動中來,避免了‘陪審專業(yè)戶’、陪審不均衡等問題?!北本┦谐枀^(qū)法院負責人民陪審員管理工作的路航感慨道。
截至今年11月30日,北京法院已有1790名新任人民陪審員累計參審案件10550件。
在北京市延慶區(qū)法院審理的一起遺囑繼承糾紛案件中,原被告雙方對遺囑的真實性存在爭議。因遺囑涉及案涉房屋的歸屬,故法官委托鑒定機構進行鑒定,但是因樣本字跡較少鑒定被兩次退回,案件陷入僵局。
人民陪審員張澍華指出:本案書寫遺囑所用紙張為信紙,紙張略微發(fā)黃,遺囑背面即信紙正面左下方印有小字:北京市電車公司印刷廠出品91.10(電62),可以推斷遺囑應當是寫于20世紀90年代左右,保存時間久遠。遺囑的材質外觀與其記載的時間也較為吻合,故推斷是真實的。
另一名人民陪審員白晶則提出:從一個普通老百姓的角度考慮,被告郝某蘭年事已高,且一直居住在涉案房屋內,如果騰退將可能導致郝某蘭居無定所,且郝某蘭作為李某生的繼母,李某生有義務贍養(yǎng)老人,保障郝某蘭的基本生活。
兩名人民陪審員的陳述不但使得雙方當事人的對立情緒得到有效緩解,也給法官裁判提供了思路。這起案件是北京法院健全參審規(guī)則,促進人民陪審員有效參審的一個縮影。
人民陪審員先于法官發(fā)表意見,已成為北京法院人民陪審員參與合議的一項重要規(guī)則。北京市門頭溝區(qū)法院人民陪審員王金鎖說:“我記得剛參加陪審那會兒,因為沒有法律背景,開庭時很不自信,人雖坐在審判臺上,但心未完全進入;案件審完了,事兒也就過去了。現在不一樣了,人民陪審員會先就事實問題發(fā)表意見,不受其他意見的干擾。漸漸地,我進入了角色,庭審結束了,腦子里卻還在對事實認定反復思考,也愿意與法官交流自己的看法。比如說,分家析產案件中,我會主動把當地風俗告訴法官,法官就可以進行參考?!?/p>
北京法院加強頂層設計,在總結歸納各院實踐做法的基礎上,區(qū)分刑事、民事、行政不同類別的八種主要案由,制作《事實認定問題清單》,由承辦法官在七人合議庭正式開庭審理前填寫,對爭議問題進行逐項列舉,幫助人民陪審員梳理案情,盡快厘清事實,引導他們更加有效參地與事實審。
“制作問題清單是法官指引的重要方式之一,人民陪審員其實有很多獨到的見解,他們的樸素思維能和法官的專業(yè)化形成優(yōu)勢互補,只是不知道從哪兒說起。”北京市二中院民一庭副庭長王金龍談到問題清單的作用時說,“這時候問題清單就像導航儀一樣,能夠給陪審員參審起到指引方向的作用。給我最大的感受是,它讓法官、陪審員、當事人都明白了?!?/p>
北京市高院黨組書記、院長寇昉強調,要深入貫徹落實《人民陪審員法》及其配套文件,健全完善人民陪審員參審案件范圍、庭審程序、評議規(guī)則,保障人民陪審員參審權利。北京法院將繼續(xù)堅持最高標準、最嚴要求、最好效果,構建更加科學有效的人民陪審員參審機制和履職保障機制,進一步發(fā)揮人民陪審員在促進司法民主、提升司法公信方面的作用,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