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霞
(浮法玻璃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中國洛陽浮法玻璃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技術中心洛陽市 471009)
超白玻璃是一種低鐵高透過率、高品質的玻璃,近年來在高檔建筑、電子信息等領域都得到了廣泛應用。由于超白玻璃可見光透過率高,通透性好,同時具有優(yōu)越的物理、機械及光學性能,具有較高的產品附加值,目前有很多玻璃廠家都開發(fā)生產超白玻璃[1]。但超白玻璃用戶對產品視覺效果及性能要求很高,因此,對于生產超白玻璃的原料要求也極其嚴格,嚴格控制微量雜質。
超白玻璃的主要原料為:石英砂、白云石、氫氧化鋁、方解石、碳酸鉀、純堿和芒硝。將玻璃配合料加入石英堝內,在高溫爐內加熱至1 470℃保溫3 h,隨后降至1 400 ℃左右時將熔化好的玻璃料澆注在石墨模具上成型,在575 ℃下退火3 h,由此得到超白玻璃。該超白玻璃的組成如表1所示。
表1 超白玻璃設計組成 /%
在超白玻璃的熔制過程中出現(xiàn)玻璃發(fā)紅的現(xiàn)象,如圖1中右側玻璃。在熔制過程中發(fā)現(xiàn),當熔制Fe2O3含量≥80×10-6的超白玻璃時,基本不會出現(xiàn)著色現(xiàn)象,而當熔制Fe2O3含量<80×10-6的超白玻璃時才會出現(xiàn)圖1的著色現(xiàn)象。
圖1 著色玻璃和正常玻璃對比圖
對熔制玻璃過程中出現(xiàn)的發(fā)紅現(xiàn)象,從原料著手進行了排查實驗。選取Fe2O3含量為75×10-6的玻璃配方,共進行5組實驗,實驗內容見表2。
表2 玻璃發(fā)紅排查實驗
從實驗結果可以看出,在原料中去除白云石后,玻璃的發(fā)紅現(xiàn)象消失。
對白云石進行能譜分析,如圖2所示;并對著色玻璃樣品進行X射線熒光光譜分析,分析結果見表3。
圖2 白云石能譜分析
表3 著色玻璃X射線熒光分析
從圖2白云石的能譜分析和表3著色玻璃樣品的熒光光譜分析可以看出,在白云石原料和玻璃原料中,著色雜質以過渡金屬Fe和稀土金屬Er的含量最高,其中在白云石的能譜分析中,F(xiàn)e為0.15%,Er為0.29%,在著色玻璃樣品的熒光光譜分析中,F(xiàn)e2O3為0.0080%,Er2O3為0.0073%。
鐵是第四周期八族的副族元素,屬于過渡金屬,主要以+2、+3價存在于玻璃中,電子層結構為1s22s22p63s23p63d64s2,最外層d軌道上電子處于未充滿狀態(tài),從基態(tài)到激發(fā)態(tài)的能量差與可見光的能量接近,d電子吸收光能激發(fā)而產生著色。FeO中Fe2+的電子層結構為3d64s0,離子半徑0.86 ?,亞鐵離子在950~1 100 nm范圍內和2 050~2 200 nm范圍內存在兩個吸收帶,由于較強的1 000 nm處紅外吸收延伸至可見光區(qū),使玻璃顯淡藍綠色。Fe2O3中Fe3+的電子層結構為3d64s0,離子半徑為0.57,與氧離子存在4配位和6配位。當以4配位[FeO4]存在時,為四面體結構,與[SiO4]硅氧四面體結構相似,F(xiàn)e3+的著色能力較強,并強烈吸收紫外線,且延伸至可見光區(qū),使玻璃呈黃綠色。當鐵離子以6配位[FeO6]存在時,為八面體結構,位于玻璃結構網絡的空隙之間,在可見光區(qū)基本沒有吸收,玻璃呈無色或者很淡的品紅色[2,3]。
在硅酸鹽玻璃系統(tǒng)中,有利于三價鐵離子的存在,且以4配位為主,玻璃黃綠色著色強度較大。
稀土元素的4f軌道的電子也處于未充滿狀態(tài),容易產生f-f躍遷而引起光吸收,使玻璃著色。但不同的是4f亞層被(5S2)(5p0)電子層屏蔽,使4f亞層受臨近其他原子的配位場影響較小。因此鑭系元素在玻璃中的吸收光譜,基本上仍保持自由離子的線性光譜,這與過渡元素在玻璃中的光譜有所不同。因為稀土離子能級是多重態(tài)分裂,所以能級和譜線比其他元素要復雜,可以吸收或發(fā)射從紫外區(qū)、可見光區(qū)到紅外區(qū)的各種波長的電磁輻射[4]。
從圖2和表3可以看出,在玻璃和白云石原料中存在有微量的Er元素,Er3+離子的電子配布及在晶體、玻璃中的顏色如表4所示。
表4 Er3+離子的電子配布及在晶體、玻璃中的顏色
一般情況下,兩種顏色符合下述關系即為互補色:
(lk- 565.52)(497.78-lc)=223.02
式中:lk—位于光譜紅色一端顏色的波長;
lc—位于光譜藍色一端顏色的波長。
鐵主要產生黃綠色,與他互補的顏色為藍色和紫色。
在白云石原料中Er含量約為0.29%,在著色玻璃中Er含量約為73×10-6,經分析后認為熔制超白玻璃出現(xiàn)的淡粉色著色,應該與Er元素的存在有關。Er所引起的淡粉色著色與Fe元素的著色為互補色,所以當鐵含量很低時超白玻璃顯示出淡粉色,而當鐵含量≥80×10-6時,在所熔制的超白玻璃中觀察不到淡粉色著色現(xiàn)象。因此,超白玻璃在熔制的過程中,不僅要注意鐵含量的控制,同時應注意原料中著色雜質Er的控制。
超白玻璃透過率要求較高,因此對所用原料的選擇和技術要求相當嚴格,特別是對所選原料中著色雜質的控制也應嚴格控制。目前超白玻璃的生產過程中主要是對原料中的鐵元素進行控制,一般控制在1×10-4級,而對原料中所含的其他可能存在的著色雜質并沒有提出嚴格的要求。但影響超白玻璃質量的因素很多,如過渡元素著色雜質:Mn、Cr、Cu、Ni、Mo、Co,以及稀土類著色雜質:Er、Nd等,對玻璃著色度都會產生影響。因此,還需要對玻璃所用原料的高純度化、低著色雜質等進行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