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榮梓
中小學生研學旅行是由教育部門和學校有計劃地組織安排,通過集體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開展的研究性學習和旅行體驗相結合的校外教育活動,是學校教育和校外教育銜接的創(chuàng)新形式,是教育教學的重要內容。2018年12月17至19日,大集中學附小組織學生開展了為期三天的研學旅行活動。時間雖短,卻彰顯著其獨特的教育意義。
研學旅行是一堂行為規(guī)范示范課。學生們到了研學基地后,教練將他們進行分組,以組為單位進行了“軍姿練習”。在研學旅行的過程中,每一個學生需要遵守作息規(guī)律:什么時候起床、吃飯、出發(fā);每一個任務多長的時間;晚上還需要討論、學習,寫總結。每天的任務都比較重,學生們也沒一個拖拉、找借口躲懶。特別是每天三次的就餐,學生們整整齊齊排隊進入餐廳,等大家都坐好后齊讀訓示。餐桌上大家安安靜靜,就餐完畢,大家各自將桌上的剩飯剩菜清理干凈。輪到哪個學生值日,值日的學生認真負責打掃衛(wèi)生,其他學生也會幫忙,一改食堂里吃飯時吵鬧、浪費的現象。研學旅行中學生們學到了什么是規(guī)矩,怎樣的地方應遵守怎樣的規(guī)矩,違反了規(guī)矩應受到什么懲罰?;顒咏Y束后,很多學生還會保留那些良好習慣,并影響著身邊的同學。
研學旅行是一堂責任擔當成長課。研學旅行中有個“團隊浮橋”活動,這個活動需要20個學生擔任“橋墩”角色,一個安保隊長,四個安保隊員,一個啦啦隊長。值得一提的是安保隊長,他需要全程護送所有隊員到達目的地。當教練講清楚規(guī)則和需要的角色時,學生們主動站出來承擔重任。有個班的安保隊長身材既不高大也不壯實。開始他用兩手托著頭頂的浮板,后來是用兩臂撐,最后肩、手并用,腿完全是弓著走,但他一直沒有絲毫懈怠。因為他知道他托著的是學生們的生命,既然選擇了安保隊長一職,他就要為學生們負責。從這個安保隊長的眼神里我們讀出了責任和擔當,這不正是我們的老師和家長想千方百計教會學生的嗎?而這名男孩就在不知不覺中體悟了、學會了。研學旅行的意義正在于讓學生在真實的社會中去鍛煉,在有設計的活動中培養(yǎng)他們的角色意識和擔當精神,讓他們在壓力下,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完成一定的任務,踐行自己的責任,這種艱苦奮斗的過程,責任意識的養(yǎng)成對學生的成長來說是非常珍貴的。
研學旅行是一堂安全教育體驗課。近些年來,出于安全方面的考慮,學校取消了絕大部分戶外活動,甚至體育課上危險系數稍高的運動都禁止了。這樣一來,換來的不是學生們安全系數的提高,而是運動能力的下降,身體素質的降低。常有學生磕了、碰了、摔了,而且稍有不慎就是骨折。家長考慮的是安全問題,學校關心的也是安全問題。社會、學校、家長為學生的安全問題可謂是考慮到無微不至,為什么安全問題還是層出不窮呢?研學旅行中,遠距離路程要乘車,教練會組織學生排隊有序上車,車窗可以打開的范圍,車上要注意什么都強調的一清二楚,當學生們身處其中時,再告訴他們怎么做,比老師在課堂上強調乘車安全有用多了?!皥F隊浮橋”屬于高空作業(yè),稍有不慎就會有生命危險,學生們在活動中知道了自己的責任,就會為同伴和自己的安全著想,即使累,即使肩膀疼,他們也不放棄,因為他們肩上扛著的是同伴的生命。
研學不是一種享受,而是一次體驗。對學生們拓寬視野、豐富知識、加深與自然的親近感、豐富對集體生活方式和社會公共道德的體驗,培養(yǎng)學生的自理能力、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都有著重要作用,而這些正是素質教育的目的所在。目前,國家正在大力推動中高考改革,其中的一個根本出發(fā)點就是希望改變以應試教育為核心的教育體制,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讓每一名學生找到自己的特長和興趣,并和未來的職業(yè)選擇、人生發(fā)展聯系起來。研學旅行正是適應了這一改革需求。
(作者單位:咸寧市崇陽縣大集中學附?。?/p>
責任編輯 張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