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展
北京的春雪飄飄灑灑,恭和老年公寓內(nèi)卻溫暖如春,不時傳出老年人和社工們的陣陣笑聲。
作為樂成養(yǎng)老與政府合作的首個養(yǎng)老機構PPP項目,恭和老年公寓自正式運營以來,這里的入住床位數(shù)量已突破200張。正式營業(yè)僅1年時間,就創(chuàng)下高達60%的入住率,這樣的成績在養(yǎng)老行業(yè)非常亮眼。
要說養(yǎng)老服務做得怎么樣?聽聽老人怎么說。誰都知道做養(yǎng)老事業(yè),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持續(xù)的熱情和全情的投入,愛心、耐心和責任心,一個都不能少。為此,住戶郭女士分享了她和老伴入住的感受。郭女士說,在服務團隊的努力下,老伴的身體已經(jīng)日漸好轉(zhuǎn),說到這里她顯得特別激動,言語之間充滿了感激,兩人攜手相伴數(shù)十年,前不久他們還在這里舉行了鉆石婚的慶典,她說心里比當年結(jié)婚時還要甜,人老了,能在充滿尊重與溫暖的環(huán)境里生活,這就是她和老伴向往的晚年生活。
長輩的滿意,離不開那些“最可愛的人”。無論是普通護理員,還是后勤保障員,每個人都在工作崗位上努力創(chuàng)造自身價值,以為長輩創(chuàng)造幸福生活為己任。更有一個特殊的團隊“社工部”,像一個大紐帶,把老人的心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
社工部的成員不僅僅有養(yǎng)老護理員,還有各類藝術治療師、心理咨詢師。在這里的社工就要把社會和機構內(nèi)各種資源都對接給老人,讓老人的需求得到適度的滿足。所以只有充分了解老人的身心狀況、家系圖(家庭譜系),甚至一些較為隱私的情況,才能真正地服務好老人。
社工告訴記者:“這里面的門道和技巧很多,服務缺失是錯誤,服務過度也是錯誤,人家老人在你這里居住,什么想讓其他人知道,什么又不想讓其他人知道,這是個很敏感的話題,社工要特別注意把握這個服務的邊界”。社工所說的服務的邊界,就是社工工作的藝術性所在,“這里面沒有什么絕對的原則,要靠社工細致入微的體察和領悟,老人和小孩子很相像,情緒波動大,有時一句說錯,可能釀成大錯”。
恭和老年公寓的副院長江淑一說,目前已經(jīng)采用了音樂療法、舞動療法、戲劇療法等專業(yè)藝術治療。
比如“快樂一小時”的活動,以音樂為載體,一周一次、為期兩個月,幫助失能老人做輔助治療。“外人看到的只是一個活動,其實每一次的活動都是在做‘實驗,是用國際通用的科學的量表和維度來進行指標性衡量?!?/p>
活動中,江淑一除了要觀察老人的表現(xiàn),還要和每一位老人互動?!袄先俗畈幌矚g聽到‘治療等字眼,當你告訴他們,你要給他們做音樂治療,老人會很反感,或認為自己沒病,或會害怕自己有病,這會對老人心理產(chǎn)生不良的影響。當我提出,邀請他們一起參加音樂會,老人們會很開心。”江淑一告訴記者,她要以老人能接受的方式來完成治療。
音樂治療是一種通過節(jié)奏和神經(jīng)上的刺激,讓患者重新找到氣息和節(jié)奏的治療。在藝術治療圈子里,音樂治療在腦中風、自閉癥、神經(jīng)系統(tǒng)等特殊領域應用比較廣泛。當音樂理療師為退休老干部王先生彈奏他們二三十歲年輕時聽過的歌。聽到歌聲響起那一刻,老人淚流滿面。氣息微弱的他已說不出這首歌和他那個年代的故事,但是音樂理療師知道那是他們這一代人的集體記憶。
據(jù)了解,在這里社工真正的目的是要“幫助老人與不斷流逝的時光為友”。 社工要想方設法幫助老人挽留住時光的腳步,讓老人不懼怕時光,而是與它做朋友。
隨著年齡的增長,老人們的身心功能不可避免地走向衰退,身心功能的衰退又導致社會交往能力的衰減;反之,社會交往能力的衰減又會招致個體身心功能的加速退化,最終形成一種老人存在于人群中,但卻沒有生活在人群中的畸形畫面。這種老年人與社會在交往層面的逐漸剝離和隔閡構成了當前老齡化社會最深層次、最復雜的難題之一。
社工工作從表面看可能像心理咨詢師,也很像培訓師,甚至還有些像活動主持人。但一輪輪住戶訪談,一場場活動組織,一次次游戲設計都只是社工工作外化的形式。老人無論年齡幾何,都能在活動中找到他獨特的生活價值和精神家園:古稀之年也許在一次小小的游戲中,尋找到了聯(lián)合戰(zhàn)友取得比賽勝利的欣喜;耄耋之年也許在一次微信培訓后,發(fā)現(xiàn)了解世界潮流的新渠道;鮐背之年也許在一次合唱比賽后,拾起了自己兒時未了的小夢想……
在這里,社工們最大的心愿就是盡量讓每一位住戶老人都“樂不思家”。中國老年人傳統(tǒng)的家庭觀念還是很重,輕易不愿離開子女和常住家庭。來到養(yǎng)老院生活,老人們心里多多少少都會有一些異樣和思家情緒。作為社工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讓老人們來到恭和老年公寓感覺和家里沒什么兩樣,甚至比家里還開心,還熱鬧?!拔覀冏錾绻さ牟皇菫榱俗龌顒佣顒?,不能逼著老人去做他不愿意做的事,而應該先和老人建立親人一樣的緊密關系,和他們一起重新打造老人向往新的生活方式,這也是咱們樂成的愿景”。
社工之所以要全方面參與進老人的生活點滴,就是因為幫助老人挽留住時光的腳步不是一蹴而就、一勞永逸的事,關鍵是“助人自助”,即抓住各個機會去啟發(fā)與激勵老人們打起精神,鼓起勇氣,主動愿意留在五彩繽紛的社會關系中,繼續(xù)去吸納新鮮,繼續(xù)去貢獻能量。
恭和老年公寓的一位工作人員樸實地說:“每天都與這么多長輩一起生活,就好像你又多了許多親人,他們每天也對你噓寒問暖,這個世界又多了很多關心你的人,你說開心不?”
確實,與長者同行,受長者智慧,是養(yǎng)老從業(yè)者艱辛付出后得到的令人欣慰的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