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海濱
馬達加斯加是非洲島國,位于印度洋西部,隔莫桑比克海峽與非洲大陸相望,全島由火山巖構成。作為非洲第一、世界第四大的島嶼,馬達加斯加旅游資源十分豐富。一億多年前,它從岡瓦納古陸中分離,一直孤懸在印度洋中。6500萬年前,一顆直徑10公里的小行星撞擊地球,撞擊點在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島,導致恐龍滅絕,整個世界陷入一片火海。幸運的是,馬達加斯加正好在尤卡坦的地球的背面,所受影響最小,因此,許多珍稀的物種得以保存下來,有統(tǒng)計顯示,馬達加斯加七成的物種是獨有的。這里是一片遺世獨立的伊甸園。
馬達加斯加至今仍保留有侏羅紀時期地貌。它并不像電影里描繪的那樣狂野,這里并沒有非洲大陸的那些大型動物及猛獸。而活潑靈動的各種狐猴、多彩多樣的變色龍、筆直參天的猴面包樹才是這里最古老的原住民。珍稀的動植物、茂密的熱帶雨林、流云涌動的馬達加斯加,還擁有奇特的地質(zhì)地貌和絕美的海灘風光。在這里不僅能體驗徒步探險的刺激,欣賞地質(zhì)公園里千年歲月逝去的痕跡,也能在無敵海景的海邊悠閑品酒,品味遺留下來的法式情調(diào)。
安塔那那利佛市是馬達加斯加首都,馬達加斯加語寓意為“千人勇士城”。安塔那那利佛建城時間上溯到1625年,城名即取自當年調(diào)配守衛(wèi)該城的士兵人數(shù)。1793年,該城成為馬達加斯加歷史上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中央集權王朝伊美利那王國的首都,安塔那那利佛隨之成為全國的行政中心。
安塔那那利佛海拔在1242米到1468米之間, 坐落于12座圣山的山腰之上,由12座神圣的丘陵環(huán)抱而成,每個丘陵都曾代表著一位地方部落首領。16世紀末,梅里納人創(chuàng)建了梅里納王國,也形成了安塔那那利佛最初的城市格局。這里是山城地貌, 地處馬島中東部高原地帶, 屬熱帶高原氣候, 全年氣候宜人, 無酷暑天氣, 但早晚溫差較大, 年平均氣溫18℃, 年降雨量1200毫米。一年也分雨季旱季, 一般來說每年的4月-10月為旱季, 11月到來年4月份為雨季。
安塔那那利佛市現(xiàn)今城市規(guī)劃始于19世紀末的法國殖民統(tǒng)治時期, 當時的一些建筑和主要街道, 尤其是當時根據(jù)行政、商業(yè)、公共活動場所的不同需要所規(guī)劃出的不同區(qū)域一直保留至今。該市風景秀麗,一直有“世界上最詩情畫意的國家首都之一”的美譽。這里四季鮮花盛開,建筑風格多樣, 既有殖民地時代的法式建筑, 也有富于民族特色的磚樓, 而體現(xiàn)其它異域文化風土的建筑也屢屢可見。最常入目的是依山而建,鱗次櫛比的座座樓房, 錯落有序, 充滿情調(diào)。這樣的景致往往會讓你忘了這是在馬達加斯加,而是應該在歐洲南部或是地中海沿岸的某個城市。
安塔那那利佛市的主要旅游景點有動植物園。動植物園內(nèi)環(huán)境優(yōu)美, 安靜和諧, 在園內(nèi)能觀賞到馬達加斯加大部分有代表性的動植物品種, 其中包括大部分的狐猴品種和一個爬行動物館。園內(nèi)還有一個天然湖泊和湖心島, 島上樹林里棲息的水鳥有上百種。
女王宮是安塔那那利佛市內(nèi)最具有觀賞價值和人文價值的景觀,也是馬達加斯加為數(shù)不多的入選世界歷史文化遺產(chǎn)之一。女王宮雄踞在全城最高的山嶺之上, 俯瞰整個塔那市, 是當年伊美利那王國女王統(tǒng)治權力的象征。女王宮是典型的19世紀的歐洲巴洛克風格, 宮殿主體建筑由兩部分組成,內(nèi)宮主體是基本由紫檀木建造的宮殿,外部的城墻全部由花崗巖石砌成,整體巍峨挺拔, 最高處達40米,氣勢不凡。
皇家藍山行宮是馬達加斯加另一處被聯(lián)合國入選為世界歷史文化遺產(chǎn)的有著重要歷史意義的古跡。安伯伊芒伽的皇家藍山行宮是馬達加斯加人文化統(tǒng)一性的最重要的表現(xiàn),馬國當?shù)厝怂追Q老王宮。老王宮的傳統(tǒng)設計、傳統(tǒng)原材料和布局體現(xiàn)了16世紀以來馬爾加什人社會結構和政治結構,也是馬國歷史上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中央集權王朝麥利那王國的發(fā)跡地,直到19世紀中葉以前,這里一直是集記錄歷史、舉行宗教活動和祈禱功能于一體的建筑群的典范。
從山腳慢慢地登上阿杜拉魯山山頂,馬達加斯加著名的古建筑群——塔那那里利佛王宮就坐落在這個山頂。從這里俯瞰整個城市一覽無遺,遠處山巒的輪廓線上,教堂的塔尖、富人的尖頂洋樓醒目地凸現(xiàn),另一邊平民的房屋和我見過的非洲人的一樣,色彩斑斕。市區(qū)隨處可見高聳的教堂尖塔,紅瓦蓋頂?shù)拿窬雍蛪K石鋪砌的路面,漫步其間,仿若在歐洲城市,而環(huán)顧周遭熙來攘往的路人,卻是深膚卷發(fā)的非洲人,這讓我確定這個一個真正的非洲國家。
走出安塔那那利佛已經(jīng)是傍晚時分了,直接從機場乘車前往安達西貝國家公園,這一段雖然有很多彎道,但路況不錯。這條路也是前往馬達加斯加重要港口城市塔馬塔夫的要道,即便是晚上,也有很多重型的集裝箱大貨車,司機時不時都需要減速錯車,全程大約行駛3個半小時。
安達西貝國家公園是一小片雨林,也是馬達加斯加最容易到達、游客最多的國家公園,所有來這里的人都是為了一睹名為大狐猴的風采。這種狐猴是馬達加斯加最大的狐猴,成年的差不多有一個五六歲的小朋友那么大。大狐猴最特別的就是它洪亮的叫聲,可以傳到幾公里之外,酒店就在雨林旁邊,早上起床的時候就已經(jīng)聽到大狐猴的歌唱了。在向?qū)У膸ьI下,在雨林中穿梭3個小時尋找大狐猴,這里正值旱季,植被稍顯稀疏,也不用擔心蚊子。安達西貝這片森林里生活著分屬不同家族的兩群大狐猴,早上正是它們活躍進食的時候,向?qū)Ф己苡薪?jīng)驗,基本知道它們一般會呆在什么地方。
在雨林深處,大狐猴都高高地坐在樹頂,悠閑地享用著樹葉。作為攝影發(fā)燒友,我的長焦鏡頭這回起了很大作用,有那么一兩只下到稍微低一點的樹上,拉拉鏡頭就可以看清楚它的臉了。同時,我還很幸運地遇到了兩只金色狐猴在很低的樹枝上嬉戲。
在安達西貝還有一個傳統(tǒng)項目,就是晚上打著手電筒,跟向?qū)б黄鸪鰜碚覄游?。夜間安達西貝國家公園是不允許游客進入的,夜游活動就是順著公園旁的公路走上半小時,因為公路兩邊都是森林,即便不是雨季,也可以在枝葉上找到樹蛙和變色龍。向?qū)Ы?jīng)常是用電筒燈光隨便掃一掃,然后就說那有一只變色龍,走過去一看,真的在樹枝上趴著一只顏色跟樹干一樣的巨小無比的變色龍。想來馬島人民還沒普及智能手機,也沒什么電視看,又經(jīng)常受斷電之苦,視力才如此超群吧,在黑夜中,如此小的變色龍都逃不過當?shù)叵驅(qū)У姆ㄑ邸?h3>拉努瑪法拉國家公園
從安齊拉貝一路向拉努瑪法拉前進,本來一片焦黃干燥的高原地貌一下子轉(zhuǎn)換成了熱帶雨林,天氣也變得濕冷起來。
馬達加斯加東部因為常年可以接受印度洋的水汽,降水豐沛,孕育出了大片的熱帶雨林,拉努瑪法拉國家公園就是其中之一。即便是在旱季,每天清晨都可以看到蒸騰的水汽,而且時不時會下起小雨,這里比之前的安達西貝雨林要濕潤得多。谷歌數(shù)據(jù)高估了馬島的公路,從安齊貝拉開車到這里,大概要將近4個小時。拉努瑪法拉國家公園之所以能位列世界自然遺產(chǎn),是因為這里有別處不可見的動植物,最重要的就是極其瀕危的以竹子為食的狐猴。到達拉努瑪法拉已經(jīng)是傍晚,向?qū)嶙h天黑之后立刻出發(fā)去找夜行動物,因為擔心第二天會下雨。結果表明這個決定是十分英明的,當?shù)诙炜吹揭魂犃艹陕錅u回來的老外們,真是慶幸我們提早一天去夜游了。
跟在安達西貝一樣,晚上森林是不能進去的,所以就在山間的路邊游走,重頭戲就是尋找一種特別的狐猴,它也是全世界最小的靈長類動物——鼠狐猴。向?qū)г谝活w樹杈的位置放了一塊香蕉,不一會兒鼠狐猴就出現(xiàn)了!鼠狐猴十分膽小,不能用手電筒直射,它行動速度又超級快,要拍到它真的是太難了。很難想象這種只有老鼠大小,體重60克的動物竟然是一種猴子,也算是人類的近親了。鼠狐猴只在夜晚活動,以躲避天敵,旱季出門閑逛的都是雄性,因為雌性現(xiàn)在都在樹洞里休眠,雌性鼠狐猴會休眠過整個旱季,雨季來臨的時候才會醒過來?,F(xiàn)在科學界普遍認為,馬島的狐猴都是起源于同一個祖先,而這個祖先是在偶然情況下從非洲大陸漂洋過海來到馬達加斯加島的。鼠狐猴身體很小,容易藏身枯木中,休眠時又不吃不喝,正好可以跨過四百多公里的海峽,所以推測狐猴的祖先應該是類似于鼠狐猴的一種靈長類動物,到達馬島之后再高度進化成了不同的種類。
第二天一大早,我們就來到拉努瑪法拉國家公園,跟隨向?qū)б黄鹑ふ覀髡f中的“馬達加斯加的熊貓”。因為動物都起得很早,自從來到馬達加斯加,生物鐘調(diào)成了這輩子最正常的模式:每天晚上9點半睡覺,早上6點起床。拉努瑪法拉里邊有一小片竹林,跟著向?qū)г诿芰种写┬?,不久就發(fā)現(xiàn)了兩只金竹狐猴正在悠閑地吃著竹葉,這時后邊的歐美團腿腳不便的大叔大嬸還沒有跟上來,完全是包場欣賞!
世界上極少有哺乳動物以竹子為食,因為這種植物太難消化,而且沒什么營養(yǎng),我們熟知的大熊貓每天要花十幾個小時進食竹子,就是這個原因。金竹狐猴卻是食用竹子的美食家,根據(jù)研究,它的食物中,78%都是巨竹,10%是其它竹子,剩下的是樹葉、水果等等。巨竹的嫩葉當中含有高濃度的氰化物,科學家在金竹狐猴的糞便和血液樣本中都發(fā)現(xiàn)了氰化物,它攝入的氰化物量超過同體型動物致死量的12倍,但金竹狐猴卻依然健康,它是如何處理毒素的,至今仍是一個未解之謎。金竹狐猴直到1987年才被西方科學家發(fā)現(xiàn),并確定為新的狐猴種類,估計野外種群不足1000只,是高度瀕危的物種。在拉努瑪法拉的森林中,眼尖的向?qū)н€發(fā)現(xiàn)了侏儒枯葉變色龍和枯葉壁虎等。
拉努瑪法拉雨林是生物多樣性的寶庫,這里一定會帶給你無限驚奇。如果你是雨季來到這里,恰逢蘭花盛開,也許你還會有幸見到馬島的一種奇特蘭花。來到了生物多樣性寶庫,你還會嚇一跳,這些植物怎么長成這副“鬼”樣子?非洲是個神奇的地方,它的神奇之處不僅僅是在人文上,更是在于其獨特的自然環(huán)境,以及野生動植物資源。很多人來非洲是奔著種類豐富的動物去的,但這里的植物同樣能讓你大開眼界,來了非洲,你會驚嘆:大自然的腦洞開得真大,植物竟然還能長成這樣……
初次見到猴面包樹的人都會被它奇怪的外形吸引住,總覺得哪里不對勁兒:一般的樹都會盡可能地開枝散葉,恨不得渾身都長滿枝椏,它倒好,整個樹干光溜溜的,從上到下粗細一樣,只有頭頂才長枝葉,像是栽反了一樣,因此也有人把它叫做“倒栽樹”。猴面包樹長成這樣是有原因的——為了在干旱的環(huán)境中儲水。粗壯的樹干可以讓它在3個月的雨季儲存足夠的水分來應對長達9個月的旱季,而且它的木質(zhì)疏松多孔,對著樹干開一槍,子彈能穿透而過,就像面包一樣。許多人一聽到猴面包樹的名字就會懷疑這種樹是不是能長面包,其實不是這樣的。猴面包樹的果實沒成熟的時候是綠色的,渾身毛茸茸,是猴子非常喜歡的食物,每次猴面包果成熟了,猴子們都會成群結對地過來吃,所以,大家就給這種樹取名叫猴面包樹了。
猴面包樹是非洲的圣樹,它們生命力頑強而且非常長壽,即使在熱帶草原那種干旱的惡劣環(huán)境中,壽命仍可達5000年左右?!安ú挤侵蕖边@個名字的靈感就源于猴面包樹(Baobob)。全世界共有8個品種的猴面包樹,其中7種你都能在馬達加斯加看到,而且有6種是馬達加斯加獨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