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理工大學 遼寧 沈陽 110000)
隨著互聯(lián)網技術的快速發(fā)展,越來越多的在線購物網站走進人們的生活,比如京東,小紅書,網易考拉等。隨之,在線評論也成為越來越受人們歡迎的一種社交媒體,主要表現為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時,會把該商品的歷史評論記錄當作一個重要的參考指標。為了給消費者提供良好的購物環(huán)境,虛假評論的檢測工作已經成為不可或缺的方面。
虛假評論是指消費者蓄意發(fā)表的、具有惡意引導性的評論,其目的是增加或者降低指定產品的競爭力。虛假評論一般分兩種情況:一是對好的產品惡意差評,來引導潛在消費者轉向其它店鋪進行購買;二是對壞的產品好評,來引導潛在消費者購買。
虛假評論大致分為以下三類:
①欺騙性的評論,指故意對不好的產品好評來引導消費者購買的評論和惡意對好的產品差評來勸阻消費者購買的評論。
②不相關的評論,指一些僅與商家店鋪、品牌等有關,與產品本身毫不相關的評論;
③非評論信息,指一些發(fā)布廣告的評論和一些含義不明的評論。
當消費者在購物網站上購買一件商品之前,會關注此產品的總體評價信息。當消費者發(fā)現想要購買的產品絕大多數都是好評時,則會增強購買欲望,大大增加消費者購買產品的可能性。如果發(fā)現產品評價信息趨于差評,則會降低購買欲望,大大降低消費者購買產品的可能性。
由于利益的驅使,每個商家都努力提高他們產品的好評度來吸引更多的消費者。一些商家會雇用一些人對其產品進行虛假評論,用來提高店鋪的知名度和產品的好評度;一些商家可能會雇用一些人對同行的產品進行惡意打壓,用來提高自己店鋪的競爭力。
同樣由于利益的驅使,“刷單”這種兼職隨之產生。一個普通人在只需要一臺電腦或者一部手機的情況下,就能夠在幾分鐘的時間內完成一個訂單。這種時間短、有報酬的“刷單”工作,吸引了大量想要兼職賺錢的人。
虛假評論檢測問題屬于數據挖掘領域中的異常檢測和觀點挖掘問題。虛假評論檢測的概念是在2008年,有由美國知名教授Bing Liu及其研究團隊提出的。自此虛假評論檢測成為國內外數據挖掘領域內一個熱門研究方向,越來越多的教授、學者加入虛假評論檢測的大軍?,F今,對虛假評論的研究大致分為三個方向并且有其相應的研究方法。
虛假評論檢測是指在評論集合中發(fā)現錯誤或虛假的、無關的和不能真實反映被評論對象的評論。由于在做虛假評論檢測之前我們并不能確定數據集合中哪些是虛假評論,因此將它們找到并且進行評估檢測是一個亟需解決的問題。
虛假評論人檢測是從用戶的購物行為出發(fā),找到虛假評論人,繼而根據“虛假評論人發(fā)表的所有評論均為虛假評論”這一原則,達到檢測虛假評論的目的。JinDal N等人根據評論人的反常評論模式分析一個評論人為虛假評論人的可能性。Ee-Peng Lim等人從評論人對同一產品重復打分的次數、打分相近度、評論內容相似度這三個方面來綜合判斷一個評論人是否為虛假評論人。宋海霞等借助評論人的行為特性,提出一種基于評論人行為特征的自適應聚類的虛假評論檢測方法來判斷一個評論人是否為虛假評論人。
Mukherjee等提出通過對虛假評論群組的檢測來確定虛假評論。檢測虛假評論群組是通過對大量同組人員集中對特定產品發(fā)表虛假評論,其具體表現為評論打分與真實消費者的平均打分相差甚遠、評論內容及其相似,虛假評論數量在評論總數中的占比很高,繼而結合機器學習中有的算法來對虛假評論群組進行識別。
在互聯(lián)網蓬勃發(fā)展的今天,虛假評論檢測是維護市場經濟秩序和消費者良好的購物環(huán)境的重要保障。從現有的一些期刊論文來看,虛假評論檢測已經取得了不錯的成果,不過仍然不能在根源上避免虛假評論的出現。
為此,國家頒布了相應的法律條文——《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吨腥A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是政府調整、企業(yè)和個人以數據電文為交易手段,通過信息網絡所產生的,因交易形式所引起的各種商事交易關系,以及與這種商事交易關系密切相關的社會關系、政府管理關系的法律規(guī)范的總稱。其中,特別指出商家不僅要遵循平等公正的原則對商品真實、全面地進行描述,而且不得虛構用戶評價或者不符事實的商業(yè)宣傳來欺騙、誤導消費者。以上規(guī)定旨在充分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
本文從虛假評論的概念入手,講述了虛假評論產生的原因、現狀以及治理措施。在互聯(lián)網蓬勃發(fā)展的今天,我們要向全社會呼吁:抵制虛假評論,還消費者一個可靠的在線購物環(huán)境,還商家一個公平公正的競爭環(huán)境。同時,我們也要關注國內外對虛假評論領域的研究,期待研究學者們越來越精確的檢測技術。這不僅是消費者安心使用線上購物平臺的重要保障,而且是商家公平競爭、市場和諧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