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靖陽
我還記得自己還是小樹時的情形。算起來我當(dāng)過四次桃樹,每次結(jié)局都以悲劇收場,但現(xiàn)在想想,其實我當(dāng)時的哀嘆又怎能與他人的憂愁相比呢?
一、詠太白
那時,我第一次當(dāng)桃樹。我長得小巧玲瓏、艷如驕陽,生長在江邊的我,自由自在,周圍人家都愛我,將我視為珍寶。直到太白的出現(xiàn)擾亂了我的生活。早已聽聞詩仙太白的威名,要是遇到他,我非要他給我寫一首名揚(yáng)中外的好詩才行!我靜靜地等待太白的游訪。等了一年又一年,直到一個胡子稀拉、雙頰通紅的老頭來到村子,我一看他就覺得好笑,笑得抖下了一地的桃花,因為我剛聽說——他就是李白!我堅信他不久就會注意到我這個“村花”了。一周又一周,我等得花兒都謝了,終于在離別之際,李白與隔壁汪倫在一起依依不舍,只聽太白吟詩一首:“桃花……”我一聽“桃花”二字頓時得意到不行,但一聽后面我一下子就想吐血了——“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笔裁辞闆r,我戲份還沒水重?太白走后,我總想著這件事,沒活幾年便枯死了。死前我想的是:李白啊李白,下輩子我非要你再為我作首詩才行。
二、夢貴妃
在一片黑暗中,我再度睜眼。未曾想看到的是一片朱紅宮墻,華麗莊重,奇珍異寶,佳麗三千,我未經(jīng)選秀便入了這大唐皇宮,真是走了運(yùn)了。
這下我就不是自戀了,我現(xiàn)在可是高貴的花中“楊貴妃”,宮外的姐妹們根本比不了我。聽聞今夜花萼相輝樓將舉行極樂之宴,而我也被移栽至花萼相輝樓中。夜幕降臨,百姓涌入,池中用幻術(shù)做出無數(shù)后世難以想象的景象,真實與幻覺交織,無與倫比的華麗與熱鬧,令我永生難忘。嘖,太白!只見那老了許多的李白坐在池邊喝酒,我急忙喊:“李白,你快看我一眼,你送汪倫時我還在旁邊呢!”可我是樹,不管我多么努力,也只不過是落一地桃花罷了。我悲哀地看著李白,只聽見“云想衣裳花想容”,卻未聽見我想象過無數(shù)次的對我的贊美詩。這時,無數(shù)人回頭望向大門,一個女子走進(jìn)來,她背后似有光,豐肌秀骨,笑靨如花,一身華美的長裙。我好奇地喃喃道:“貴妃……”后來的一切都如夢般煙消云逝了,安史之亂,貴妃之死,難以想象一切變幻如此之快。我還記得安史之亂爆發(fā)前,侍女奉承貴妃:“娘娘,這里只有這桃花最像您,嬌艷美麗?!辟F妃看著我失神道:“可是桃花總會敗?!蹦菚r我只顧心中憤懣,卻看不出貴妃對命運(yùn)早已看穿。一切結(jié)束后,我在廢棄的花萼相輝樓孤獨死去。我總會夢到她,我后悔應(yīng)該將貴妃再多看一眼??!
三、伴伯虎
“桃花塢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唉,他又在念這詩了。我在桃花塢里陪了這“桃花仙”三年了,我已經(jīng)習(xí)慣了唐伯虎一開心就念詩這習(xí)慣了,我也習(xí)慣了他的孤獨,習(xí)慣了他貧困潦倒的生活。就這樣年復(fù)一年,直到那天唐伯虎對我說:“能陪著我的,最后只剩一片桃花了?!蔽一帕?,拼命晃動枝干,因為他的神情與貴妃那樣像。后來唐伯虎病逝,桃花塢少了“桃花仙”又怎能是桃花塢呢?少了日夜相伴的唐伯虎,一切都變得寂寞了,過了幾年,我便也隨他去了。
四、惜黛玉
喲,這寶玉真是俊俏,寶釵眼睛真好看!唉,湘云又在吃什么?香菱你的帕子怎么繡的?鳳姐,這兒有個嬤嬤偷銀子……雖然他們聽不見我說的,但不自娛自樂的話,當(dāng)一棵樹是很無趣的。但那天,我碰上有趣的事了,一個少女朝樹下走來,行如弱柳扶風(fēng),哭得梨花帶雨,走近了我才看清楚是黛玉??!我心中不解,因為她拿著小鋤頭,將殘花埋葬,在我看來這毫無意義,但只聽她用哭腔道:“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有誰?”
我一愣,隨即悲嘆,看著她孤獨地葬著殘花,許久未作聲。多年后,黛玉香消玉殞,寶玉皈依佛門,賈府衰殘破敗,一切終了之。但我忘不了那少女在樹下吟唱的那首《葬花吟》,忘不了她那悲苦的結(jié)局。
我,一棵桃樹,看盡世事萬千,留下了無數(shù)難以忘卻的回憶。萬物皆有盡頭,但愿下輩子再當(dāng)回桃樹吧!
(指導(dǎo)老師:黃振華)
為啥老是桃花?
在古代文學(xué)中,“桃”已經(jīng)遠(yuǎn)遠(yuǎn)超越了其作為一種果木的原始本義,具備了許多豐富而耐人尋味的文化意義。自“夸父逐日”的神話時代起,“桃”就被人們賦予了特殊的文化功能和神秘的傳說,形成了流光溢彩的桃文化。甘美香甜的桃子,起初只是滿足人們的飲食需求,漸漸地寄托了人們對幸福、自由、和諧、喜慶的理想生活的熱望。由于桃花艷麗嬌媚,詩人常用桃花烘托、喻指美女。鑒于此,后世便常用“桃”字來指稱與女子有關(guān)的事和物。以至在女性形象的描繪中多以桃花予以渲染。在桃花和美人的交相輝映之下,青春的美麗、夢想的消逝、紅顏的枯萎盡在其中,桃花便與詩人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空 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