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厶菡
新年第一天,媽媽把我打扮得紅通通的,頭上扎了兩顆小丸子,像極了年畫里的中國娃,我對著鏡子左看看右看看,開心極了!于是,我約上最好的朋友才才,提著我們自己做的小燈籠,出去拜年啰!
剛推開門就聽見外面鑼鼓喧天,歡聲笑語不斷。哇!真熱鬧?。∽叱隽讼锟?,原來是舞龍舞獅鬧新年呢。隨著“咚咚”的鼓聲,一條翠綠色的大龍向我們走來,忽然鼓聲變得越來越快,整條龍也開始翻轉(zhuǎn)起來,一會兒像是神龍飛天,一會兒又像是天龍下凡?!斑堰堰选比曡岉懞?,大龍停止了翻轉(zhuǎn)。這時一個喜慶的大頭佛,頂著大肚子,一搖一擺地走過來,他看著對面的獅子,雙手夸張地舞著蒲扇,鑼鼓隊像是聽到了指令,又熱熱鬧鬧地敲打了起來。首先是輕輕的一聲,然后就是鑼、鼓、喇叭互相對飆(biāo)了起來。大頭佛隨著音樂聲前俯后仰,舞獅的姑娘也舞弄著獅頭,邊點頭邊扭了起來。小獅子走走跳跳,搖頭擺尾,偶爾還靠近觀眾逗得大家哈哈大笑,活潑可愛得就像是一只真的獅子,雖然威武卻又搞笑聽話。
太精彩了!我們連連鼓掌。“咔嚓,咔嚓,咔嚓……”“Good!Good!”我好奇地轉(zhuǎn)過頭一看,原來是位白皮膚,高鼻梁,金色大眼睛的外國女士在連連夸贊!
(指導(dǎo)老師:陳 瑞)
媽媽有話說:
厶菡現(xiàn)在剛滿七歲,作文寫得好,英語情景劇演得溜,美術(shù)拿獎拿到手軟……老師、同學(xué)都覺得很神奇,是天才嗎?其實不然,我只是一直都讓厶菡在游戲中學(xué)習(xí)。學(xué)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樂之而已。
比如寫作吧,我會完全不經(jīng)思考地把幾樣完全不相干的東西列出來,讓她天馬行空地去編故事。青瓜、柚子、蘋果的故事:厶菡會寫青瓜是媽媽,每天勞動很勤勞,不需要專門健身,身材就很好。柚子是爸爸,健身時常常發(fā)朋友圈炫耀,但其實日常在家就是懶洋洋地半躺著。小蘋果學(xué)學(xué)媽媽學(xué)學(xué)爸爸,懂得一些道理,又染上了一些壞習(xí)慣……還可以是乒乓球、破傘、鱷魚、豆子的故事;蓮花、泥巴、青蛙、小孩的故事……一萬個孩子一萬個版本,越發(fā)動想象力,越值得表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