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晶
(泰州市人民醫(yī)院,江蘇 泰州 225300)
腰椎間盤突癥近年來發(fā)病趨勢呈低齡化趨勢,青年人患病比例增加迅猛[1]。腰椎間盤突癥是一種腰椎間盤的退行性病變,一般病理因素為纖維環(huán)遭到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壓迫到神經根,馬尾神經等。經皮椎間孔鏡下髓核摘除術的應用愈發(fā)普及,使用該技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效果反應尤佳,本次研究意在討論俯臥位經皮椎間孔鏡下髓核摘除手術的護理配合,現將研究的結果做出如下報告。
數據選擇2017年100例在我院進行俯臥位經皮椎間孔鏡下髓核摘除手術并進行護理配合的患者,患者的平均年齡為(49.55±4.44)歲,其中男性60例,女性40例。入選標準:均符合腰椎間盤突出診斷,并伴有下肢放射性疼痛癥狀。排除標準:精神疾病患者與頸椎病患者。
手術前所有患者要進行體檢,保證患者的身體狀態(tài)和一般生命體征良好,同時排除腰椎狹窄或者腰椎滑脫等手術禁忌癥,確定椎間盤病變的位置和嚴重程度,并且可以確定體位、C臂機和錐間孔鏡具體的位置。消毒準備好術中可能涉及的手術器械,所有患者根據醫(yī)務人員指示處于俯臥位,保證患者體位準確,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穩(wěn)定患者的緊張情緒。通過C臂機透視我們可以確定椎間盤的突出情況并做好標記,準備進針穿刺,穿刺方向一般由頭外側斜向尾內側,標記過程中我們也可以做一條連接SAP 尖和上終板中點的直線。消毒已經做好標記的部位,并鋪好貼上治療巾和3M粘貼巾,準備進行局麻操作。醫(yī)務人員向患者體內注入1%的利多卡因,體積為2-3mL,之后借助18 G穿刺針攜帶利多卡因8-10mL麻醉穿刺路徑直到椎間盤的位置,整個過程需要全程借助C臂機進行嚴格定位。在C臂機透視定位的基礎下,通過針頭在患者體內放置細導絲,同時移除穿刺針,整個過程要由專業(yè)醫(yī)生進行操作,避免出現細導絲彎曲等意外現象明顯延長手術時間。保證導絲不彎曲的情況下,通過導絲先放入3mm的擴張管,隨后根據患者情況再置入6.3mm擴張管,以期擴張患者軟組織。隨后醫(yī)務人員拔出擴張管,但是不拔出導絲,借助導絲將尖銳的Tom Shidi針小心沿尾側敲至Kambin區(qū)直達內側椎弓根線進行定位放置,確定位置后更換銳性針為鈍性針頭再次放入椎管,觀看患者椎間盤突出情況,如果突出明顯,可以用環(huán)鉆祛除一部分的關節(jié)突,再將細導絲更換為粗導絲,通過粗導絲放入1#、2#磨鉆,更換的過程必須程通過C臂機進行透視定位,防止患者軟組織,以便更好地進行患者椎間孔的擴大。向患者體內放置工作通道,通過工作通過向患者體內注射亞甲藍,可以將髓核組織染色,以便更好地觀察和取出。保證各項儀器設備的正確連接,在患者體內放置鏡頭射頻裝置,來消融患者的椎間盤以便更好地取出突出的髓核組織。然后醫(yī)務人員向患者體內放入工作套管和內鏡,通過內徑連接沖洗管道持續(xù)用水清洗,用咬骨鉗清除所有破碎的椎間盤組織,取出髓核,整個過程注意對患者進行止血處理,必要時候可以采用雙極電凝,之后再松解減壓神經根,修正整個傷口周圍的組織,取出工作套管等設備,將切口進行縫合。手術后囑咐患者臥床休息,密切關注患者是否出現并發(fā)癥,及時監(jiān)測和處理患者手術后不良情況的發(fā)生。
100例手術患者手術順利,術中均未出現突發(fā)或意外情況,術中平均出血了為(35.42±5.59)ml,平均手術時長(55.2±5.3)min,術中患者疼痛感知為輕度60例、中度30例、重度10例,未有患者發(fā)現并發(fā)癥。詳情見表1
表1 術中情況表
護理配合術前準備。巡回護士在患者接受手術前要進行尋訪,在尋訪時要對患者的病例進行查詢,了解患者的病情,進行病人配合程度評估,在病房對患者進行手術成功與預后效果良好的病例介紹,對患者進行鼓勵,對術中俯臥位手術姿勢擺放和保持的必要性進行講解,介紹其中重要性,護士進行俯臥位姿勢擺置及配合方法的演示,爭取病人的最大程度的配合[2]。
巡回護士護理配合。在患者的患側的對側上肢進行靜脈通道建立;協(xié)助患者進行側俯臥位安置;正確放置手術儀器;術前與器械護士清點手術臺物品,并做詳細的記錄;術中在對患者進行C臂機透視時,主動協(xié)助升降手術床,并按要求進行防護,提供醫(yī)生防輻射用具,減少X線暴露;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局部麻醉、置入工作通道、刺激神經根時均會引起患者疼痛不適感,巡回護士要對患者進行一定的心理安撫,消除恐懼和不適感,進行鼓勵安慰,預告手術進程與順利程度的進展,緩解不適感;髓核摘除時告知患者進行直腿抬高,進行患肢疼痛改善程度感覺反饋。
器械護士護理配合:手術物品器械備齊,檢查器械性能,合理擺置器械臺,在術中小心管理椎間鏡器械跌落,鏡頭硬物防止,碰撞防止異物遺留在患者身體。
護理配合注意事項:正確擺放手術體位,原則:不影響呼吸,不壓迫外周神經,對患者的骨骼、肌肉、神經無過度的牽拉;手術視野充分暴露;體位擺置后要注意是否影響透視;術前充分評估患者的情況防止壓瘡;保護病人隱私。
近年來隨之椎間孔鏡等微創(chuàng)手術方式色引入,配合收拾的的器儀繁多且操作的復雜性顯著增加,對護士的配合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3]。在整個手術的過程中進行護理配合的護士是必須要經過專門培訓的專科護士,因此,針對此類手術,對護理配合的要求也是極度嚴謹的。在本次研究中護理配合嚴謹、熟練,術中未發(fā)生意外情況,且患者預后良好,未有并發(fā)癥發(fā)生,證明我院的俯臥位經皮椎間孔鏡下髓核摘除手術的護理配合以達到一定的水平,具有一定的專業(yè)性技術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