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樂
摘要:隨著教育制度的不斷深化與改革,教育越來越重視對學生學習動機的培養(yǎng)。以高中英語教學為例,教育部要求教師不僅要給高中生提供一定的英語知識,同時還要學會采取一些有效的教學方式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效率。因此,高中英語教師要肩負起這一責任,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學會轉(zhuǎn)變教學觀念,創(chuàng)新教學思路,不斷完善自己的教學方式,同時還要巧妙地運用一些新穎的教學方式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得學生在快樂的環(huán)境中學習英語,不斷提升自身的英語水平。
關(guān)鍵詞:高中英語;學習動機;有效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2.0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992-7711(2019)09-0011
通過筆者的實際調(diào)查得知,盡管很多教師已經(jīng)意識到學習動機對高中生今后的英語學習所起的重要性,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由于教學水平較低、經(jīng)驗不足等因素的影響,導致方案的實施過程中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如教師缺乏培養(yǎng)學生學習動機的意識、缺少與學生的互動交流等問題,這些問題在一定程度上都對教師英語教學質(zhì)量的有效提升帶來了嚴重的影響。因此,為了有效地解決這些問題,本文將簡要分析當前高中英語的教學現(xiàn)狀,同時就如何促進高中英語教師教學工作的有效開展提出幾點策略,希望能為廣大高中英語教師提供借鑒和參考。
一、當前高中英語教學現(xiàn)狀
當前英語教學現(xiàn)狀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闡述。1. 教師缺乏培養(yǎng)學生學習動機的意識。在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會有一種錯誤的認識,即課堂是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師講知識,學生負責認真聽然后做筆記即可,這樣既能達到提高英語教學質(zhì)量的目的,又能有效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因此,在這一意識的指導下,教師總是把教學的關(guān)注點放在英語課程的安排與語法知識講解上,缺乏相應的措施加強學生學習動機的培養(yǎng),長此以往,教師會發(fā)現(xiàn)學生對英語的學習類似于一種機械化的學習,只是一味地聽課做筆記消化知識,這非常不利于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發(fā)展。2. 教師缺少與學生一定的互動交流。從教學的某種意義上來說,一定的互動交流是很重要的,因為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可以有效提升學生對教師的喜愛程度,學生一旦喜歡教師,自然也就喜歡教師所講的課程。因此,互動交流也可以推動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但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并沒有認識到這一點,仍然采用純理論的知識進行授課,長期下去,雖然學生的英語學習成績有了明顯的提升,但是師生關(guān)系難以取得有效突破,這顯然不利于教師今后的英語教學。
二、激發(fā)高中生學習動機的有效策略
1. 分層次教學,使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
在長期的英語教學過程中,筆者發(fā)現(xiàn),英語學習較好的學生對英語學習有著濃厚的興趣,在課堂上,也會積極地加入教師開展的各種活動中。但是英語成績一般的學生上課總是心不在焉,也不愿意主動參與教師開展的各種對話練習。究其原因,我們發(fā)現(xiàn)出現(xiàn)這一差別的原因主要是學生對自己沒有信心,對活動缺乏主動意識。因此,為了重新激起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教師應當采用一些較為有效的方式輔助教學,例如分層教學法。通過筆者的教學實踐發(fā)現(xiàn),在分層教學法的指導下,教師可以給水平不同的學生分配不同的任務,讓不同層次、不同特點的學生都有獲得成功的可能,讓他們心中充滿希望,用成功呵護他們開拓進取的精神,激發(fā)其學習意識。
例如,教師可以對學生的英語成績、聽課狀態(tài)等因素進行綜合考量,然后根據(jù)一定標準,將學生劃分為三個層次,然后再分別分配任務讓學生按時完成。具體的任務可以如下分配:對于英語成績或英語基礎較為薄弱的學生,教師可以要求他們多背課文中的單詞短語,每天設置相應的單詞量,每個星期五的下午最后做聽寫檢查,同時還要記憶課文中的基礎知識,以此達到夯實英語基礎的目的。而對于英語學習成績一般的學生,可以要求他們多做基礎閱讀題,每天設置相應的閱讀量,每個星期五的下午做翻閱檢查。對于英語水平較高的學生,教師應要求他們在熟練掌握課本知識之外,還要閱讀課外的閱讀材料,例如英語的書蟲系列,并用英文寫簡單的讀后感等,以此來培養(yǎng)學生英語學習的思維。
2. 巧妙創(chuàng)設課堂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動機
眾所周知,高中英語教學是較為枯燥的,因此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感到有些吃力,這時他們就會容易出現(xiàn)注意力不集中、打瞌睡等現(xiàn)象,長此以往,就會慢慢喪失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從而失去學習英語的內(nèi)部動力。為了便于學生理解英語課程,教師可以采用一些較為新穎的方式導入教學,以此不斷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內(nèi)在動機。那么,教師應當采用哪種方式教學呢?筆者認為,教師可以通過情境教學法實現(xiàn)這一教學目的。在這一教學模式的引導下,教師通過創(chuàng)設鮮活真實的課堂教學情境來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從而有效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
例如,當教師對必修一Unit3 Travel Journal這一單元進行教學時,可以在多媒體設備上播放一些課前準備好的名勝古跡的圖片,然后引導學生觀看,這時就會發(fā)現(xiàn)學生的注意力變得集中起來,紛紛把目光投向屏幕,然后教師可以用豐富的語言去描繪。教學一段時間之后,筆者會發(fā)現(xiàn),以這樣的方式教學,不僅將靜態(tài)的教學材料變成了鮮活的生活素材,加深了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激發(fā)了學習動機,同時還開闊了學生的視野,為學生今后的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總之,激發(fā)高中生的英語學習動機已經(jīng)成為當前高中英語教學的重點,對高中生今后的英語學習以及發(fā)展都起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教師應當學會采取一些較為有效的方式助力教學,如分層教學法和情境教學法等方案,以此不斷加強學生學習動機意識的培養(yǎng)。
參考文獻:
[1] 朱常娟.提高高中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6).
[2] 杜希桐.高中英語新老教師動機教學策略對比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8.
(作者單位:黑龍江省訥河市訥河一中 ? ?16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