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 華
(撫順市第二醫(yī)院藥劑科,遼寧 撫順 113001)
眾所周知,心腦血管等其他一系列病癥的誘發(fā)因素之一就是高血壓,由高血壓引起的心肌梗死、慢性腎臟病等往往會給患者帶來致殘甚至是致死的嚴重現(xiàn)象[1]。高血壓是一種臨床常見病、多發(fā)病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因此使用藥物控制高血壓是減少心、腦血管事件發(fā)生的主要環(huán)節(jié)和有效措施[2]。筆者對我院近3年口服抗高血壓藥物的臨床使用情況進行分析,為我院臨床合理使用抗高血壓藥物提供參考。
1.1 一般資料:通過本院計算機信息管理系統(tǒng)抽取2014年~2016年門診口服抗高血壓藥的數(shù)據(jù),主要包括患者性別、年齡、高血壓藥物的名稱、規(guī)格、數(shù)量、金額等。
1.2 方法:統(tǒng)計分析2014年~2016年我院口服抗高血壓藥的銷售金額、用藥頻度(DDDs)、日均費用(DDDC)等情況。在計算DDDs的值時,選取限定日劑量(DDD)作為計算的標準,限定日劑量(DDD)值采用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推薦值和《新編藥物學》(第17版)所標明的藥物劑量作為標準[3]。藥物的DDDs值=藥物用藥數(shù)量×規(guī)格/該藥DDD值。DDDC=該藥年銷售總金額/該藥的DDDs。排序比(B/A)=該藥年銷售總金額排序(B)/該藥DDDs排序(A)。
2.1 我院患者男女比例為1.07∶1,男性患者略多于女性患者。
2.2 我院口服抗高血壓藥物主要有6大類,包括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藥(ACEI)、利尿降壓藥、β受體阻斷劑(β-RB)、固定復方制劑(SPC)、鈣離子通道阻滯藥(CCB)以及血管緊張素Ⅱ受體阻斷劑(ARB)。
2.3 各類藥物的銷售總金額及排序:我院門診2014年~2016年口服抗高血壓藥物的銷售總金額分別為58.22萬元、121.04萬元、188.25萬元,呈逐年上升趨勢。
2.4 各類藥物的DDDS、DDDC及(B/A):DDDs最高的是氫氯噻嗪片。DDDC代表藥品的總價格水平,表示患者應用該藥的平均日費用。DDDC越大,表示患者的經(jīng)濟負擔越重。DDDC排名首位的是依那普利葉酸片。B/A反映購藥與用藥人數(shù)是否同步,比值接近1.0時,表明同步性良好。表2普萘洛爾片比值為1.0,地爾硫卓片、尼卡地平緩釋膠囊比值都接近1.0。
3.1 鈣通道阻滯藥居銷售金額首位。鈣通道阻滯藥通過減少血管平滑肌細胞內(nèi)鈣離子的含量,從而發(fā)揮擴張血管進而降低血壓的作用。我院醫(yī)師最常用的CCB類藥品以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左旋氨氯地平片和非洛地平緩釋片等最受青睞。氨氯地平,因其具有較長的半衰期和良好的藥物動力學,在患者體內(nèi)能夠全天保持血藥濃度的平穩(wěn)水平,藥物的有效時間得以延長,從而使患者血壓的波動降低,血壓降低的同時,可一整夜保護患者,降低高血壓和心絞痛的發(fā)生率[4]。它的各種制劑在我院臨床應用廣泛,作為我院一線高血壓用藥,用量呈上升狀態(tài)。
3.2 復方制劑(SPC)居銷售金額第二位。我院目前抗高血壓復方制劑主要以添加CCB類和葉酸為主。血同型半胱氨酸升高水平與腦卒中風險呈正相關,我國進行的多種維生素治療試驗及有關葉酸薈萃分析顯示,補充葉酸可降低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從而顯著降低腦卒中風險[5]。這些新的復方制劑以其增強療效、減少不良反應、有效抵御并發(fā)癥和依從性好等諸多優(yōu)點,成為治療高血壓的一個新趨勢和新方法[6]。但DDDC 的值高是SPC的不足之處。
3.3 β-受體阻斷劑:β-受體阻斷劑通過降低心排出量、拮抗突觸前膜β-受體以及抑制腎素分泌等過程實現(xiàn)降壓目的[7]。β-受體阻斷劑除降壓作用外,還對心力衰竭、心肌梗死、GHD高危因素、糖尿病和某些心律失常等均具有明顯的療效[8-9]。美托洛爾DDDs排名第2位,更能說明β-受體阻斷劑 在臨床應用中的重要作用。
3.4 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藥(ACEI)和血管緊張素Ⅱ受體阻斷劑(ARB):從表1和表2可以看出ACEI年銷售總金額和用藥頻度有逐年下降趨勢,ACEI能擴張外周血管,降低外周阻力,在降壓同時不減少心、腦、腎等重要器官的血流量,不干擾交感神經(jīng)反射功能,不引起體位性低血壓,對高腎素及正常腎素高血壓的降壓效果顯著,對低腎素高血壓也有降壓效果。但隨著近年來ACEI的不良反應報告逐漸增多,尤其是ACEI類產(chǎn)生的緩激肽引起的干咳和血管性水腫,這是導致ACEI用藥量減少的原因之一。ARB作用與ACEI類似,能夠降壓并且減少心血管事件發(fā)生,逆轉心肌肥厚及血管重塑,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情,延緩高血壓腎病患者的病情進展[10]。另外,由于ARB的不良反應少,作用時間久,近年來受到患者和醫(yī)師的歡迎。
表1 2014年~2016年口服抗高血壓藥的銷售金額及排序
表2 2014年~2016年抗高血壓藥的DDDs、DDDC及排序比(B/A)
3.5 利尿降壓藥穩(wěn)居DDDS前列:利尿降壓藥是最為常見的一類治療高血壓的藥物,其具有低不良反應率、無耐藥性且藥性溫和等特點,當利尿劑與其他藥物進行聯(lián)合使用時能夠顯著地提高其他降壓藥的效果[11]。氫氯噻嗪片一直保持DDDS首位且DDDC值最小,這也是我院利尿降壓藥臨床用藥頻率很高的原因之一。
綜上所述,我院門診口服抗高血壓藥使用情況趨于合理,基本能夠辨證施治,根據(jù)患者的診斷,合理選擇抗高血壓藥物,基本符合目前指南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