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程
【摘要】? 從初三開始學習化學開始,筆者就感受到了化學的魅力所在:化學給了我一雙慧眼,讓我看到平常的事物背后真實的面貌;化學給了我一份樂趣,讓我在創(chuàng)新實驗中獲得了驚喜;化學給了我一個夢想,讓我憧憬未來的世界。但隨著高中的到來,化學越來越復雜,又抽象,內(nèi)容又多,我感覺到了壓力,上課時似乎聽懂了,自己做練習又做不出來,老師經(jīng)常問“同學們還有什么問題嗎”,我總是低頭不語,看著其他同學都進步了,筆者意識到必須要改變自己的學習方法要敢于提問,敢于說出自己的想法,敢于和同學交流,慢慢提高,也在這個過程中讓我知道了學習的真諦。
【關鍵詞】? 高中 化學學習
【中圖分類號】? G633.8?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01-275-01
一、開口問
老師經(jīng)常說“同學們有不懂的可以問”,經(jīng)常性地我都忽略了這個事情,其實我也在思考這個問題:是我都懂了嗎?還是我根本沒有思考,所以沒有問題問老師?這樣一個自問,倒是將自己的學習錯誤的學習態(tài)度給糾出來了,練習中有不懂的地方放著,等老師講解;作業(yè)中有不懂的,先翻書看,翻書找不著就等著老師講;學習新課內(nèi)容時,預習只是簡單瀏覽一遍,知道是什么內(nèi)容,但是沒有多思考一下,哪里是難點,哪里是重點,沒有思考的預習,更像是為了完成任務,一到作業(yè)、考試才發(fā)現(xiàn)原來自己有那么多不懂的地方。高中化學知識相互聯(lián)系緊密,必須要前后知識學習通透才可以。開口問,是我改變化學學習方法與態(tài)度的開始:在預習中,將重難點問題點圈點,將其羅列在一起,上課時注重聽,課后看看是否都已經(jīng)理解了,再不理解的將其羅列在一起,問班上化學學習好的同學;在練習中,先看書,不行就主動問同桌、鄰桌,和他們一起探討解決的方案,有時候他們也不懂的,我們就一起去問老師;在自習課上,是化學老師值班的時間的時間就捉緊提問老師,把積攢了的未解決的問題解決掉。在開口問中,促使我克服了害羞、怕錯、怕被笑心理,在問問題中對知識的理解也更加深刻,不理解的問題也及時得到了解決。緊接著,我問班上一些化學學習好的同學,和他們交流看學習的方法,我發(fā)現(xiàn)同學都很熱情,并不像我猜想的那樣“太忙”、“忽視”“打擾”的現(xiàn)象。于是我將“不懂就要問”作為我的座右銘,時刻督促自己,慢慢積累著化學知識。
二、開口讀
化學課也要進行開口讀,讀相關的定義、現(xiàn)象、過程,讓自己在朗讀中發(fā)現(xiàn)化學的情趣。以往中都是看化學,看得太快,還沒有理解本質就過了,且容易受到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注意力容易被分散。我每個星期安排一個早讀課讀化學,低聲朗讀,一邊讀一邊思考,讓自己徜徉在化學的世界中,仔細品味,仔細感受。在讀《電解質和非電解質》時,我化身為電解質,溶于水溶液中或在熔融的狀態(tài)下能導電的化合物,接著朗讀相關的定義和性質,在朗讀之后蓋上書本,回憶一遍,小聲朗讀,以確實檢查下自己是否真得已經(jīng)理解并掌握了。在讀“過濾”的操作時,我將“一貼,二低,三靠”關鍵操作進行記憶,由這幾個關鍵詞延伸到實際作業(yè)、考試、操作中,便可以將這幾個關鍵詞回憶起來運用。朗讀,讓我能夠更加集中注意力去理解化學,感受到化學的科學性。
三、開口答
課上老師的提問提示著學習的內(nèi)容,以前我總是不敢舉手,怕錯,怕同學笑話,其實也是沒有自信心。但是就是其中的兩次次舉手回答問題,讓我對回答問題有了新的認識:那時,老師問及碳酸鈉的俗名時,我舉手了,說碳酸鈉的俗名是小蘇打;還有一次:老師講到離子反應式寫法,我積極舉手并在心理默念“一寫,二改,三刪,四查”這個步驟成功將答案準確無誤寫了出來。我一直的意識里認為,家里用的小蘇打是碳酸鈉,誰知小蘇打是指碳酸氫鈉,也就是泡打粉;碳酸鈉俗名是燒堿、蘇打、洗滌堿。一字之差,我回答錯了,但是老師并沒有說我,而是幫我糾正,先提問其他同學同一個問題,有的同學的答案和我一樣,接著老師說出了正確的答案,同時引出泡打粉、綠礬、膽礬等一些化學俗名,化解了我心中怕“說錯”的忐忑,不但糾正了我的錯誤,也豐富了我的知識,同學們也并沒有過多關注我說錯了,而是投身在學習中。而對于我快速地寫出了離子反應式,老師問了我用什么方法,我回答了,同學們都投來贊許的目光,老師也表揚了我,我學習化學的自信心更加強了。我意識到是我自我想法的原因,其實換位思考:如果其他同學回答問題錯了,我會笑話他們嗎?答案是不會。這樣想來往好處想,就真的是好處多多?!翱梢?,開口說,不但可以發(fā)現(xiàn)自己的錯誤,還能學到新的知識”,我自己思忖著,并在以后的學習中大膽開口答,對于老師的提問,要大膽地說出自己的想法,這是很好鍛煉自己的機會,因為在回答問題中,我對學習的知識進行了回憶,并運用,記憶更加深刻,若是錯了,那么從此就糾正了,以后就不會再錯了,若是對的,就可以繼續(xù)保持,老師的講解和同學的討論也更加能夠豐富知識。
并不是語文、英語、政史一類才需要開口學習,化學也需要。敢于開口問,讓同學和老師都能聽見,和同學一起探討,讓老師交給我們正確的學習方法;敢于開口讀,讓自己進入到化學的世界中,領悟化學的真諦;敢于開口答,糾正自己的錯誤,豐富自己的知識。愛化學,我不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