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科宇
【中圖分類號】? G633.3?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01-185-01
說到三國,給我們留下深刻印象的往往是劉備的仁德,關羽的義氣,曹操的雄才,司馬懿的鬼謀。但在魏國,卻有一個人改變了當時的選官制度,他就是九品中正制的創(chuàng)始人——陳群
九品中正制上承兩漢察舉制,下啟隋唐之科舉,在中國古代政治制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乃中國封建社會三大選官制度之一,實際是兩漢察舉制度的一種延續(xù)和發(fā)展,或者說是察舉制的另一種表現(xiàn)形式。
兩漢時期的察舉制,到了東漢末年,已為門閥士族所操縱和利用,他們左右了當時的鄉(xiāng)閭輿論,使察舉滋生了種種腐敗的現(xiàn)象,與要求參與政治的中小地主及其知識分子產(chǎn)生了尖銳的矛盾,在如何選官的問題上斗爭激烈。曹操死后,曹丕在采納陳群的創(chuàng)議后,于是九品中正制成了魏晉南北朝時期主要的選官制度。但當時察舉尚未完全廢除。九品中正制就是在這種背景形勢下產(chǎn)生的。九品中正制,起到了選拔人才的作用,其選拔標準家世品德才能并重,對之后三國的統(tǒng)一也起到了推進作用。
九品中正制已經(jīng)被今人寫在了在歷史課本上,而它的創(chuàng)始人陳群,卻并不被人們廣泛熟知。
陳群(?-237年2月7日),字長文。潁川許昌(今河南許昌東)人。三國時期著名政治家、曹魏重臣,魏晉南北朝選官制度“九品中正制”和曹魏律法《魏律》的主要創(chuàng)始人。東漢太丘長陳寔之孫、大鴻臚陳紀之子。歷仕曹操、曹丕、曹叡三代,以其突出的治世之才,竭忠盡職,為曹魏政權的禮制及其政治制度的建設,做出了突出的貢獻。于延康元年(220年),曹丕即王位后,封陳群為昌武亭侯,徙為尚書。其間,陳群建制九品官人之法,成為歷史名制。
陳群為人正直,品行端正。曹植曾說過:“容中下士,則眾心不攜;進吐善謀,則眾議不格。至德純粹者,陳司空也?!彼昂髷?shù)次,密陳朝廷得失,每次上奏都封隱其事,輒毀草擬文件,時人及其子弟均不能知其所奏。有人譏議陳群居位拱默。正始年間詔撰群臣上書,以為名臣奏議,朝士乃見陳群諫事,皆甚嘆息。
正因為陳群的正直,在曹丕去世后,與曹休,曹真,司馬懿共同輔政,與以上三人能并肩而行,也可見陳群的才德已是上品,他或許沒有曹休,曹真驍勇善戰(zhàn),沒有司馬懿足智多謀,但他開創(chuàng)的九品中正制的偉大貢獻卻是前三位所不能及的。
如今我們在歷史書上學習了九品中正制,因此,我們對它的前世傳奇也應該有所了解,探求前人的思想境界。
九品中正制聞名古今,而它的創(chuàng)始人陳群卻鮮為人知,惜哉長文,哀哉長文。
( 指導老師:胡雙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