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度輝
【摘要】? 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作為目標,唯物史觀是歷史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靈魂,也是其它素養(yǎng)得以達成的理論。因此如何在高三歷史復習中貫徹實施唯物史觀,既關系到學生歷史學科素養(yǎng)的落實,又是提高高考成績所在,是需要我們教師研究和反思的重要問題。
【關鍵詞】? 唯物史觀 高三歷史 復習
【中圖分類號】? G633.51?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01-039-01
《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將歷史學科核心素養(yǎng)列為重要內容,歷史學科核心素養(yǎng)主要包括唯物史觀、時空觀念、史料實證、歷史解釋、家國情懷五個方面。唯物史觀作為歷史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內容,考試大綱中也明確指出,歷史學科注重考查在唯物史觀指導下運用學科思維和學科方法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唯物史觀應成為復習備考的重點內容和主要方向,從而使其成為提高學生高考成績的主要手段和有效途徑,在歷史復習中應予以重視。以下就唯物史觀與高三歷史復習的結合進行探討。
一、掌握好唯物史觀的重要理論
唯物史觀是學習和探究歷史的核心理論和指導思想,是揭示人類社會歷史客觀基礎及發(fā)展規(guī)律的科學歷史觀和方法論。只有運用唯物史觀的立場、觀點和方法,才能對歷史有全面、客觀的認識。因此,需要幫助學生掌握好唯物史觀的重要理論。唯物史觀是由生產力史觀、社會形態(tài)史觀、階級斗爭史觀(革命史觀)組成,它是世界觀和方法論,是宏觀層次的歷史理論,是普適的基礎理論。唯物史觀的基本觀點有:物質生活的生產方式決定社會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般過程;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又反作用于社會存在;生產力和生產關系之間的矛盾、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之間的矛盾,是推動一切社會發(fā)展的基本矛盾;社會形態(tài)是按照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社會及共產主義社會等五個社會形態(tài)交替等。在階級社會中,社會基本矛盾表現為階級斗爭,階級斗爭是階級社會發(fā)展的直接動力;階級斗爭的最高形式是進行社會革命,奪取國家政權;社會發(fā)展的歷史是人民群眾的實踐活動的歷史,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
二、擬定科學的復習教學目標
教學復習目標的設計是否合理直接關系到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與發(fā)展。教師在高三復習設計教學目標時,要透徹理解歷史學科核心素養(yǎng)中唯物史觀的內涵,潛心鉆研歷史課程標準,把握好歷史課程標準對唯物史觀的具體要求并處理好兩者之間的關系,同時要充分認識到,學生核心素養(yǎng)下唯物史觀的培養(yǎng)與發(fā)展是一個循序漸進、不斷深化的過程,唯物史觀培養(yǎng)目標不是一節(jié)課能夠完成的。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多一份準備就多一份成功。有了明確的唯物史觀教學目標,科學必要的教學設計,才能有效深入開展教學活動,指導學生學習和主動進行知識建構,提高復習效果。為此,教師必須在高三歷史復習要重視學生唯物史觀的目標設計:根據學生的知識水平和學習方法,確定對學生進行指導的方向和策略;根據唯物史觀的知識運用范圍,并結合本班學生的“已知”(即學生已有的基礎),確定教學方法,挖掘教育因素,特別是研究可以運用相關知識去分析、解決哪些問題方面,以確定學生培養(yǎng)的方向與內容。
三、階段復習中確定好唯物史觀教學的側重點
為提高復習備考有效性,我們要堅持以唯物史觀為指導,并在高三階段復習中確定好其教學的側重點。第一輪專題復習主要目的是夯實基礎,形成知識框架體系。為此,在第一輪復習中可以利用唯物主義的觀點,分析重要史實和歷史概念,梳理中外歷史上重大歷史現象或歷史發(fā)展進程,從而達到正確的史觀教育。
四、以課堂復習為平臺把握好唯物史觀的運用
為了提高課堂復習的實效性,教師可以利用課堂教學這個平臺,適時適度滲透唯物史觀,引導學生以唯物史觀去分析歷史問題和認識歷史現象,從而幫助學生初步認識人類社會發(fā)展的基本規(guī)律,學會運用科學的理論和方法認識歷史和現實問題,逐步形成科學的世界觀和歷史觀。比如可以結合課標“歷史標準”中具體指導把握好唯物史觀的運用,像在高中歷史必修二“在人類發(fā)展進程中,經濟活動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fā)展的基礎,它與社會生活息息相關,并在社會政治、文化的發(fā)展中起決定作用?!边@是唯物主義的生產觀點的運用。我在古代雅典民主政治一課中將課堂復習與唯物史觀結合如下:理解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是獨特地理環(huán)境、商品經濟發(fā)展和城邦體制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能認識地理環(huán)境是重要因素而非決定因素,商品經濟發(fā)展才是民主政治產生的根本原因;能辯證地認識雅典民主政治的得與失;能理解雅典民主政治是對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影響。
五、精心設計訓練環(huán)節(jié),提高唯物史觀的能力
適度有效的唯物史觀的練習,既有助于檢測學生的復習效果和質量,又是調控唯物史觀能力培養(yǎng)的有效手段。因此,精細設計課間課后環(huán)節(jié)的訓練對提高學生的能力就顯得必不可少,而且訓練要有針對性、計劃性,講究實效。具體要做到:精選、精練、精講、精評。我們首先要篩選相關的習題,尤其以近幾年全國文綜卷的歷史試題為主,精選有代表性的習題供學生使用。然后通過這些訓練題的檢測和評講,提高學生運用唯物史觀去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對每一次的訓練都必須做到精講精評,及時發(fā)現學生存在的具體問題,有的放矢加以解決,切實達到提高學生的能力。這樣通過解題訓練,不僅可以提高學生運用唯物史觀的能力,而且也可以達到考前練兵的目的。
總之,核心素養(yǎng)下唯物史觀與高三歷史復習如何有效結合,必須靠我們歷史教師更新觀念,在教學中滲透、摸索、提升,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面對高考要求,真正培養(yǎng)學生的優(yōu)秀品格與創(chuàng)新能力,使學生得到全面發(fā)展。
[ 參? 考? 文? 獻 ]
[1]《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人教版2017年).
[2]2017年高考全國統一考試大綱:歷史.
[3]百度網中“唯物史觀”詞條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