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均睿
摘 要:以銅與濃、稀硝酸反應為例,用30ml注射器針筒套20ml注射器的復合裝置可快速完成銅與濃硝酸、銅與稀硝酸反應的對比實驗,并證明酸性介質中硝酸根具有強氧化性。該裝置還適用于Fe3+的檢驗、CO2的制取、氯水的制取、SO2的漂白性實驗、SO2余H2S的反應等。該裝置還適用于其他易在空氣中氧化的氣體,比如Fe(OH)2的制備,內注射器小心吸入FeSO4,外注射器吸入NaOH并排盡空氣,將FeSO4推入外注射器,即可看到產生白色沉淀且顏色可以保持長期不變。
關鍵詞:復合針筒;銅片;濃硝酸;蒸餾水;無污染
一、問題提出
化學實驗的演示是化學課堂教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但是許多演示實驗過程繁瑣,操作復雜,效果不明顯且有污染,導致許多老師不愿意做課堂演示實驗。以銅與硝酸反應為例,首先,銅與稀硝酸反應速度很慢;其次由于沒有排出試管中的空氣,即使加熱后反應速率加快,但看到氣體依然不是無色而是紅棕色;另外,取下裝稀硫酸的試管的膠塞后產生大量NO2溢出在空氣中,拆除濃硝酸與銅反應后的裝置時更有大量的NO2氣體溢出。而且兩個反應均不能在學生觀察到實驗現(xiàn)象后立即停止。NO2會抑制產生,直到反應結束。為解決以上問題,現(xiàn)特設計一套進行性質實驗的微型化裝置,該裝置不僅可以作為課堂演示實驗,還可以作為學生實驗,操作簡單,實驗效果良好且可以將最終產生的氣體推入氫氧化鈉溶液中吸收,以免污染環(huán)境。
二、實驗過程
1.實驗用品
試劑:銅片、濃硝酸、蒸餾水。
儀器:20ml與30ml針筒各兩個(用于組裝多功能反應器),橡皮塞。
2.實驗儀器裝置圖及組裝說明
3.實驗步驟、現(xiàn)象及結論
先摘下內注射器,加入銅片,安上內注射器(內注射器事先吸好濃硝酸),用橡皮塞封住外注射器,將裝置置于水浴中,推內注射器,銅與濃硝酸開始反應,片刻后看到外注射器中產生紅棕色的NO2氣體。
重摘下另一個注射器,加入銅片,安上內注射器(內注射器事先吸好濃硝酸),在外注射器內吸入一定量的蒸餾水并排凈裝置中的空氣,用橡皮塞封住外注射器,,將內注射器中的濃硝酸推入外注射器并震蕩制備稀硝酸,將準備好的裝置置于水浴中,銅與稀硝酸開始反應,過會看到外注射器產生無色氣體,抽內注射器使氣體吸入內注射器,去掉外注射器的橡皮塞,使外注射器吸入空氣,可觀察到外注射器無色氣體變成紅棕色氣體,與內注射器形成明顯的顏色對比。反應結束后,將紅棕色氣體推入盛有氫氧化鈉溶液的燒杯中使其被充分吸收。內注射器中的無色氣體推入外注射器后向外拉外注射器吸入空氣,當看到紅棕色氣體顏色較深時停止吸空氣,再次將紅棕色氣體推入盛有氫氧化鈉溶液的燒杯中使其被充分吸收。反應結束后,銅若有剩余,可吸入稀硫酸,反應又開始進行,證明硝酸根在酸性介質中具有強氧化性。
第一,裝置簡捷,能在6分鐘內完成銅與濃硝酸、銅與稀硝酸的對比實驗,給課堂贏得了更多時間;第二,取液方便,操作簡單,現(xiàn)象明顯,符合綠色化學思想;第三,裝置密封性良好,很容易通過液體趕盡裝置中的空氣,因此還可以制備;第四,裝置用途廣泛,可以完成液體與液體、固體與液體、氣體與氣體、氣體與液體、氣體與固體的若干反應實驗。例如Fe3+的檢驗、CO2的制取、氯水的制取、SO2的漂白性實驗、SO2余H2S的反應等等。
參考文獻:
[1]王冰,陳東喜,羅欣彤,等.銅與濃、稀硝酸反應實驗的一體化設計[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5(2).
[2]陶杰,張騰.銅與濃、稀硝酸反應實驗的改進[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5(Z1).
[3]于永民,鄒正良,李勝榮.銅與濃、稀硝酸反應實驗裝置的創(chuàng)新設計[J].化學教育,2015(1).
[4]張正飛,柏書梅.銅與稀硝酸反應實驗的創(chuàng)新設計[J].教學儀器與實驗,2014(7).
[5]潘祥泰.銅與稀硝酸反應實驗裝置的改進與創(chuàng)新[J].教學儀器與實驗,2014(1).
[6]賈同全.用酸式滴定管改進銅與濃、稀硝酸的反應[J].教學儀器與實驗,2013(12).
注:本文為全國教育科學規(guī)劃課題:《發(fā)展中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課堂教學新實踐》研究成果。課題批準號:十三五規(guī)劃FHB160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