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伊娜
〔摘要〕本文是一例哀傷輔導的案例報告。來訪者是一名三年級的學生,一年前左右自從父親因事故身亡后,他開始敏感多疑,注意力難以集中,情緒波動極大。咨詢師使用沙盤療法,配合空椅技術(shù)處理居喪危機,對來訪者壓抑許久的哀傷情緒進行疏導。通過五次咨詢,來訪者的行為問題有了明顯改善,壓抑的哀傷情緒得到了疏導,能更好地接納逝者的離去,調(diào)整自己的生活。
〔關(guān)鍵詞〕哀傷;輔導;居喪危機;沙盤療法
〔中圖分類號〕G4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2684(2019)04-0061-04
一、一般資料
小博(化名),男,9歲,北京某公立小學三年級學生,家中獨子。七歲前與父母生活在一起,父親在一年前因事故亡故,后由母親單獨撫養(yǎng)。母親是私營企業(yè)者,家庭經(jīng)濟情況良好。
來訪者從小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父親經(jīng)常帶孩子去各地游玩。母親對來訪者的要求相對比較嚴格,為他安排了較多課外興趣班。剛?cè)雽W時,來訪者學習優(yōu)秀,在校表現(xiàn)得到了老師的一致認可。步入二年級后,性情開始有了極大的轉(zhuǎn)變。開始變得敏感多疑,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時不時就搓弄橡皮泥或做其他一些無關(guān)學習的事,有時逗弄周圍的同學。班主任發(fā)現(xiàn)來訪者不對勁后,聯(lián)系其母。母親稱與這段時間家里的一些情況有關(guān),但不愿透露是何情況變故。一學期過后,來訪者的問題愈發(fā)嚴重。此時母親方和學校坦言來訪者的父親在半年前因事故去世,全家人都十分悲傷。母親平日里很忌諱提及丈夫的事件。丈夫死亡后,禁止來訪者談論任何和父親相關(guān)的事情,對來訪者的要求一向很嚴格。
二、案例描述
(一)個人陳述
情緒極易波動,課堂多動癥狀明顯,伴隨過激行為,持續(xù)近一年。
(二)班主任陳述
半年來,該生在課堂上的行為越來越突出。老師喊起立時,該生不聽,或索性趴到地上不再起來。課堂不認真聽講,自己玩橡皮泥、撕紙等游戲,或者打擾周圍的其他同學,有時甚至出手打同學。情緒波動很大,常因為一些小事就生氣。且對老師的批評十分敏感。遭受批評時,時常表現(xiàn)出害怕、憤怒,離開座位在地上擦蹭,有時直接向外沖出教室。對與死亡相關(guān)的事物很敏感,最近一次的語文課上一篇關(guān)于小男孩被馬車所傷、悲慘死去的課文,該生讀后表現(xiàn)出了巨大的情緒波動,和同桌之間發(fā)生激烈沖突,開始爆發(fā)憤怒,質(zhì)問,哭喊等。平時對父親死亡這件事情并不避諱,在學校和老師談到父親時,通常表現(xiàn)得若無其事,用一句“我爸爸死了”輕描淡寫帶過。各科老師都對他比較關(guān)照。而該生的母親很忌諱談論丈夫的死亡,對該生要求很嚴,不允許他提及父親的相關(guān)事情。
(三)心理咨詢師的觀察
咨詢師第一次約來訪者訪談時,來訪者害怕,逃到了廁所,關(guān)著廁所門大哭。得到安撫后,獨自開門出來。見到咨詢師后的第一句話,即是“老師,我有一個小秘密和您說。我爸爸死了”,但表情中沒有悲傷。來到輔導室后,表現(xiàn)出了較明顯的多動癥狀,不斷地在輔導室各處來回走動摸索。咨詢師讓來訪者坐在沙盤邊上,來訪者玩了一會兒沙子后,又開始撕弄手中的紙張,眼神閃避。
三、評估
經(jīng)過會談和觀察及收集的材料,來訪者無器質(zhì)性病變,智力水平與精神活動正常,人格相對穩(wěn)定,自我意識完善。其癥狀為情緒敏感易怒,課堂專注力差,有輕度多動癥狀。害怕遭受指責,對死亡的話題敏感。負性情緒泛化,社會功能受到一定損害。對該來訪者診斷為居喪危機(居喪障礙)。
四、原因分析
(一)生物因素
經(jīng)系統(tǒng)檢查沒有器質(zhì)性病變,也沒有遺傳因素。
(二)社會因素
父親的死亡給來訪者帶來了比較沉重的打擊和哀傷。而來訪者的母親不允許來訪者提及和承認父親的死亡,更是壓抑了來訪者對父親死亡的哀傷情緒,使其無處宣泄。且母親對來訪者的學習生活要求嚴格,卻對來訪者的情緒和狀態(tài)關(guān)注極少,長期缺少關(guān)注以及哀傷情緒的壓抑使來訪者的心理行為問題日趨嚴重。
(三)心理因素
來訪者本身性格敏感,且比較自卑。父親去世之后,來訪者尤其需要得到重要他人的安慰和關(guān)注。當這種安慰和關(guān)注不能夠被滿足,甚至哀傷的情緒還不能夠宣泄,需要被壓抑時,來訪者就無法自愈這種哀傷,從而產(chǎn)生情緒行為問題。
五、咨詢目標的制定
(一)近期目標
處理居喪危機,使來訪者能夠接納父親已經(jīng)離開的事實,調(diào)節(jié)哀傷情緒,建立更健全的人際關(guān)系和社會支持系統(tǒng),減少行為問題,提高學習專注力,更好地適應學習和生活。
(二)長遠目標
來訪者能夠恢復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和正常的行為表現(xiàn),適應生活,完善健全人格。
六、咨詢方案的制定
(一)咨詢主要方法
主要采用沙盤療法和空椅技術(shù)。
(二)咨詢時間
每周一次,每次60分鐘。(根據(jù)情況調(diào)整)
七、咨詢過程
(一)第一階段:咨訪關(guān)系建立與心理評估診斷階段
第一次咨詢:2017年10月25日
1.咨詢目標
(1)建立咨訪關(guān)系,收集相關(guān)資料,對來訪者的心理問題進行初步診斷;
(2)確定主要問題,設(shè)定咨詢目標,制定咨詢方案。
2. 咨詢方法:攝入性會談
3. 咨詢過程
(1)詢問來訪者的基本情況,為來訪者強調(diào)咨詢過程中的保密原則;
(2)與來訪者進行攝入性談話,了解其成長過程和喪失的經(jīng)歷,以下是談話中的部分內(nèi)容:
咨:謝謝你和我分享這個秘密。我一定不會告訴別人。爸爸離開你和媽媽多久了?
訪:嗯……很久了……有點久。
咨:你想他嗎?
訪:不想……
咨:這樣啊。我爺爺去世的時候,我每天都很想他。他曾經(jīng)陪著我玩,帶我去很多地方。
訪:我也不是不想。但是不能說。
咨:不能說?為什么不能說呢?
訪:說了,會說臟字,臟話。
咨:我沒有太明白。誰會說臟字臟話呢?
訪:媽媽、舅舅。你知道他們說什么嗎?
咨:不知道。你愿意告訴我嗎?
訪:不能說。不過我可以寫給你。
(來訪者拿了一支筆,在紙上寫了一個不雅詞匯)
咨:那他們不讓你想爸爸,你就不想了嗎?
訪:對啊。(停頓)不過有時候還會想。
咨:想的時候又不能說,是不是很難受?
訪:嗯……還好吧。
咨:如果不能說,想的時候可以做些什么呢?
訪:撕紙呀。撕紙玩。
(3)傾聽來訪者的訴說,共情,以獲取來訪者的信任和理解,從而建立良好的咨訪關(guān)系。
(4)用提問、傾聽、情感反應讓來訪者盡情地傾訴,宣泄壓抑的情緒。鼓勵來訪者和母親表達自己的感受。
(5)與來訪者的監(jiān)護人(母親)進行協(xié)商,鼓勵母親更多地表達,主動與來訪者談論與父親相關(guān)的事,給予來訪者更多的包容和關(guān)注。
(6)與來訪者監(jiān)護人共同商議咨詢目標。
(二)第二階段:心理幫助階段(第二次至第四次)
第二次咨詢,2017年10月29日
1.咨詢目標
(1)對來訪者的心理問題進行初步分析和評估。
(2)使用沙盤療法引導來訪者意識到自己潛在的感受,幫助來訪者在安全的環(huán)境下宣泄和表達自己真實的情緒,從而達到哀傷療愈的效果。
咨詢方法:沙盤療法。
3. 咨詢過程
(1)向來訪者介紹沙盤游戲的玩法,陪同來訪者完成一個沙盤:開始的5分鐘,來訪者只是玩弄沙子。之后來訪者在咨詢師的鼓勵下來到沙箱旁邊,驚喜地告訴咨詢師自己很喜歡恐龍、昆蟲和蛇一類的動物。他從沙箱上取下些許此類玩具,盡數(shù)將其埋到沙堆里。
咨:你很喜歡這些動物,為什么要把它們埋起來呢?
訪:埋在地下,很多年后,會形成化石。
咨:是這樣呀。那就一直埋在沙子里,等到它們變成化石嗎?
訪:嗯……(思考)那我可以重新弄一下嗎?
咨:嗯,那好吧。
來訪者重新從沙箱上拿下一些,擺在沙盤上。重新調(diào)整了一下玩具的順序。如下圖所示:
(2)通過提問的方式引導來訪者體察內(nèi)心及宣泄情緒:
咨:看得出來,湖泊的這邊和那邊好不一樣啊。
訪:對呀。這邊都是蛇、老鼠、鱷魚什么的。
咨:它們是要到對面去嗎?
訪:它們過不去。
咨:不是有橋嗎?
訪:那不是給它們走的。
咨:那它們想要過去對嗎?
訪:也不是。蟲子喜歡潮濕但他們不會過河。
咨:這樣啊,那么這些石頭是做什么用的呢?
訪:這些不是石頭。我沒找到高樓大廈的玩具。所以用了石頭。
咨:哇!很棒的想法。湖的這邊是高樓大廈,湖的那邊好像是個小村莊?
訪:對的。我爸爸以前帶我去鄉(xiāng)下,就是這個樣子。我們還一起去后邊的山上……
咨:真好??!有著高樓大廈的城市和湖對面的小鄉(xiāng)村,你想選擇哪兒生活?只能選一個。
訪:鄉(xiāng)下啊。
沙盤分析:從來訪者建造湖泊,用石頭來代替高樓,可以看出來訪者本身是有整合,調(diào)整的力量的。來訪者在湖泊上放置了橋梁,說明他給了自身去勇敢面對父親死亡的可能性。但另一方面,一些負面的態(tài)度(如老鼠等意象),可能與來訪者的膽小與敏感有關(guān)。他可以通過橋梁走向?qū)Π?,卻畏懼負面的東西給他帶來影響。湖泊對岸的村莊是他希望能夠達到的狀態(tài)??梢钥吹?,沙盤左上角,來訪者放置了一個塔,這是類似于父親角色的一個意向物體。
第三次咨詢,2017年11月1日
1.咨詢目標
(1)通過空椅子技術(shù)療法,讓來訪者表達自己的內(nèi)心,使內(nèi)心趨于平和;
(2)幫助來訪者完成與喪失客體沒有來得及的告別,宣泄其思念與哀傷。
2. 咨詢方法:空椅子技術(shù)療法
3. 咨詢過程
(1)與來訪者談論近期在家中和母親的生活情況。
(2)引導來訪者將想對父親說的話說出來:
假定父親坐在來訪者面前的椅子上,來訪者需想象父親會作出的回應,并換坐到椅子上扮演父親,不斷持續(xù)兩方對話。部分對話內(nèi)容如下:
咨:想象爸爸現(xiàn)在就坐在你的對面。你有什么想和他說的呢?
訪:爸爸,我想你再帶我去鄉(xiāng)下抓蝦抓魚。
咨:現(xiàn)在你坐到這個位子上?,F(xiàn)在你是爸爸了。聽到小博這么說,你要和他說什么?
訪(父親):我也特別想再帶你去抓魚抓蝦。
咨:爸爸說,也特別想帶你去。你怎么說?
訪:我也特別特別想??墒悄悴荒茉賻胰チ?。
咨:你再來扮演爸爸。
訪(父親):你可以和媽媽去。
訪:媽媽沒帶我去。媽媽每天都給我報很多興趣班。我不愛去。
咨:爸爸會說什么?
訪(父親):你和媽媽說,帶你去玩。就說是爸爸說的。
咨:看!爸爸說得多好!
訪:媽媽肯定不會答應。
咨:你和爸爸說,就當老師現(xiàn)在不在。
訪:媽媽不會答應的。(沉默很久)
咨:小博現(xiàn)在是什么心情?
訪:我有點兒想他。
咨:告訴他。
訪:我有點兒想你,爸爸。(似有動容)
(3)解除角色,結(jié)束本次咨詢
第四次咨詢,2017年11月8日
1.咨詢目標
(1)通過親子溝通,幫助來訪者自然地表達對父親的思念,和對母親的期望;
(2)幫助監(jiān)護人接納自身和孩子的思念和哀傷,加強親子間的陪伴與溝通。
2. 咨詢方法:家庭治療
3. 咨詢過程
(1)咨詢師詢問來訪者近來的學習生活狀態(tài),與來訪者回憶上一次輔導中,自己和父親說的話;
(2)咨詢師鼓勵來訪者將自己與父親說的話,以及將自己的意愿表述給母親,請母親認真聆聽;
(3)咨詢師請母親對來訪者的傾訴進行回應,并向來訪者表達自己的心情(注:咨詢師回避了一段時間)。
(三)第三階段:結(jié)束與鞏固階段(第五次咨詢)
第五次咨詢,2017年11月15日
1.咨詢目標
(1)讓來訪者正視喪失現(xiàn)實,在心理上徹底接受與喪失客體的分離;
(2)引導來訪者開始新的學習和生活
2. 咨詢方法:談話法及儀式活動
3. 咨詢過程
(1)播放mv 《盡管我們手中空無一物》。
和來訪者一起觀看。一起猜一猜羊媽媽和小羊的內(nèi)心。
(2)詢問來訪者近一個星期和母親的交流情況,以及自身的感受。
發(fā)現(xiàn)來訪者已經(jīng)能更多地更恰當?shù)厝ケ磉_自己,心情變得更好了。
(3)請來訪者給父親寫一封短信。
通過信告訴父親最近自己的狀態(tài)以及一些小承諾。讓來訪者通過任何喜歡的方式,把信“寄”到父親的身邊(來訪者選擇把信塞到相冊的后頁)
(4)結(jié)束咨詢關(guān)系
八、咨詢效果評估
(一)來訪者對輔導的自我評估
有時候會想爸爸,但是心情好了很多,感覺和媽媽聊得更多了,自己的作業(yè)完成得比原來認真。
(二)班主任和監(jiān)護人對咨詢效果的評估
來訪者學習效率和情緒控制能力有所提高,行為問題有明顯減少。
(三)咨詢師的觀察與評定
來訪者壓抑的情緒得到釋放,行為問題有顯著的減少,和人的目光交流增加,也能更長時間地靜下來和人交流,說明咨詢是有效果的。
九、輔導反思
經(jīng)過五次咨詢,根據(jù)咨詢目標進行評估,發(fā)現(xiàn)來訪者的情緒狀態(tài)得到改善,被壓抑的哀傷情緒得到了疏導,能更好地接納逝者的離去,調(diào)整自己的生活。作為咨詢師,我感受到了傾聽和陪伴的重要性。在和喪失個體的交流過程中,重要的不是咨詢師說了多少話,而是聽來訪者表達。如果喪失個體不愿說話,那便靜靜地陪伴,給他時間和安全感,等待自愈力量的積攢。另外,對于個案本身而言,其實母親同樣需要系統(tǒng)的哀傷輔導,因為來訪者的問題不僅與父親的死亡相關(guān),更多源自母親未能處理好自身的哀傷,進而對來訪者情緒的控制和壓抑。如果母親不能夠接納這種喪失,那么來訪者的問題也不能得到根本的解決。在咨詢結(jié)束后,宜約談母親,建議其到專業(yè)的心理咨詢機構(gòu),進行自身的哀傷輔導。
(作者單位:北京景山學校朝陽學校,北京,100012)
編輯/劉 芳 終校/于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