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宇 韓光
[摘要]目的 觀察銀翹散外用熏蒸治療鱗屑性瞼緣炎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2017年7月~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96例鱗屑性瞼緣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分組的方法將其分為治療組(48例)和對照組(48例)。兩組患者均取單眼為觀察眼,治療組患者予銀翹散外用熏蒸眼部,對照組患者予局部按摩配合妥布霉素眼液(眼膏),均治療1周。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相關(guān)指標變化情況。結(jié)果 治療組患者的總有效率(91.67%)高于對照組(77.08%),治療組患者治療后的淚液分泌量多于對照組,淚膜破裂時間長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 銀翹散外用熏蒸治療鱗屑性瞼緣炎作用直接,臨床確切。
[關(guān)鍵詞]銀翹散;外用熏蒸;鱗屑性瞼緣炎
[中圖分類號] R195.1?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9)1(a)-0187-03
瞼緣炎是最常見的眼表疾病之一,是瞼緣皮膚、睫毛毛囊及其腺體的亞急性或慢性炎癥,為眼科常見的疾患之一[1]。臨床發(fā)病率較高,在臨床上往往被忽視,進而引起結(jié)膜、角膜等一系列嚴重的并發(fā)癥。瞼緣炎在中醫(yī)中屬于“瞼弦赤爛”的范疇[2]。目前,對于瞼緣炎的治療尚無標準治療方案,多以局部消炎、中藥口服為主,臨床療效不顯著,且極易復發(fā)。本研究選取本院收治的96例鱗屑性瞼緣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銀翹散外用熏蒸用于治療鱗屑性瞼緣炎,現(xiàn)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7月~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96例鱗屑性瞼緣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分組的方法將其分為治療組(48例)和對照組(48例)。治療組中,男23例,女25例,年齡35~63歲,平均(45.12±5.73)歲;對照組中,男27例,女21例,年齡42~61歲,平均(47.01±4.37)歲。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jīng)我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及同意,患者均知曉本研究情況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診斷標準:患者有眼瞼紅赤、瞼緣癢澀及分泌物等癥狀,經(jīng)過裂隙燈及淚液分泌試驗檢查,均符合鱗屑性瞼緣炎的標準。納入標準:患者確診為鱗屑性瞼緣炎;患者符合瞼弦赤爛的中醫(yī)診斷;患者年齡≥18歲。排除標準:有嚴重的心、腦等疾病及精神病者;年齡<18歲;嚴重的心、腦等疾病及精神病者;不符合納入標準,不能按照規(guī)定治療而影響療效判定者;結(jié)膜、角膜有急性炎癥改變者。
1.2方法
治療組患者采用銀翹散外用熏蒸方法治療,將銀翹散藥袋(銀花10 g、連翹10 g、桔梗5 g、薄荷8 g、竹葉5 g、荊芥穗8 g、淡豆豉5 g、牛蒡子5 g、生甘草5 g)放入中藥熏蒸機內(nèi),加熱至90℃后,使藥物蒸汽直接作用于眼部,每次20 min。對照組患者采用局部按摩及外用妥布霉素眼藥水(比利時,進口藥品注冊證號:H20140811)及眼膏(西班牙,進口藥品注冊證號:H20160312),首先進行局部眼瞼按摩后,結(jié)膜囊內(nèi)滴用妥布霉素眼液,每日3~4次,睡前于妥布霉素眼膏點眼。兩組患者均經(jīng)過1周的臨床觀察,對患者治療前后眼部癥狀、淚液分泌量及淚膜破裂時間的比較,從而驗證銀翹散外用熏蒸治療鱗屑性瞼緣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1.3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觀察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治療前后的淚液分泌量及淚膜破裂時間變化情況。
治療效果的評價,以眼部主觀癥狀評分、體征及淚液分泌試驗為依據(jù)。主觀癥狀評分:依據(jù)眼部紅赤、癢澀這2個主要癥狀及瞼緣分泌物這1個次要癥狀對兩組患者進行評分。0分為無癥狀,1分為輕度,2分為中度,3分為重度。療效評定標準具體:治愈是指患者的眼瞼紅赤消退,瞼緣癢澀消失,瞼緣無分泌物,瞼板腺開口正常,淚液分泌量>10 mm/5min;顯效是指患者的眼瞼輕度紅赤、瞼緣偶有癢澀,瞼緣少許分泌物,瞼板腺開口大部分正常,淚液分泌量>7~10 mm/5 min;有效是指患者的眼瞼紅赤、瞼緣癢澀明顯,瞼緣少許分泌物伴有結(jié)痂,瞼板腺開口不通暢,淚液分泌量5~7 mm/5 min;無效:眼瞼紅腫、瞼緣癢澀,瞼緣見分泌物,瞼板腺開口不通暢,淚液分泌量<5 mm/5 min??傆行?(治愈+顯效+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jié)果
2.1兩組患者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的比較
治療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91.67%)高于對照組(77.08%),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1)。
2.2兩組患者治療前后淚液分泌量及淚膜破裂時間的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前的淚液分泌量及淚膜破裂時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淚液分泌量均多于治療前,淚膜破裂時間均長于治療前,但治療組患者的淚液分泌量多于對照組,淚膜破裂時間長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2)。
3討論
瞼緣炎是瞼緣皮膚、睫毛毛囊及其腺體的亞急性或慢性炎癥。瞼緣為皮膚與結(jié)膜移行處,富有腺體組織和脂性分泌物,暴露于外界易于粘染塵垢和病菌而發(fā)生感染。當瞼緣炎累及角結(jié)膜時可出現(xiàn)相應的結(jié)膜及角膜病變,稱之為瞼緣炎相關(guān)性角結(jié)膜病變[3],臨床發(fā)病率較高,因醫(yī)生對該病認識不足,因此臨床上往往被忽視以及誤診。臨床上通常分為鱗屑性瞼緣炎、潰瘍性瞼緣炎及眥部瞼緣炎三類。其中鱗屑性瞼緣炎最為常見。
對于瞼緣炎病因病機的認識,中西醫(yī)各不相同,中醫(yī)五輪學說中胞瞼屬于肉輪,在臟屬脾胃,脾主肌肉,且脾胃互為表里,故肉輪疾病系在脾胃[4]。脾胃濕熱,復受風邪,風熱合邪觸染瞼緣,傷津化燥,循經(jīng)上攻瞼緣而發(fā)病;心火內(nèi)盛,風邪犯眥,風火上炎,灼傷瞼眥。故《諸病源候論·目病諸侯·目赤爛眥候》曰:“此由冒觸風日,風熱之氣傷于目。”因此認為由風濕熱三邪為病[5]。而西醫(yī)則認為瞼板腺的功能異常是引起瞼緣炎的誘因之一。通常上瞼緣的瞼板腺開口約80個,下瞼緣的開口約40個,以雙排排列為主,開口類似于同心圓套管樣半透明結(jié)構(gòu),而發(fā)生瞼緣炎的患眼往往其正常的瞼板腺開口結(jié)構(gòu)被破壞,瞼緣炎患者的瞼緣以大量鱗屑出現(xiàn)或發(fā)生潰瘍和瘢痕為主,同時伴有局部毛細血管發(fā)生充血及擴張,僅大約15.0%患眼無明顯病理改變。但病因仍是以葡萄球菌感染、摩阿雙桿菌感染及化學性刺激,睡眠不足,屈光不正及不注意用眼衛(wèi)生等促使產(chǎn)生[6]。
那么,在治療上中西醫(yī)各有所長。中醫(yī)善于運用辯證論治,因人因時隨證加減,如何林華等[7]從脾胃方面辯證,認為該病與脾胃蘊熱,外感風邪有關(guān),治療當以清熱除濕,祛風止癢為主,故選用除濕湯加減內(nèi)服兼外用治療,從而驗證中藥內(nèi)服配合熏洗對瞼緣炎治療的安全有效,而徐蘊[8]通過56例病例觀察發(fā)現(xiàn)五味消毒飲熏洗配合電離子導入治療瞼緣炎可使藥物直達病所,且抑菌修復的作用更為有效。郗惠毅[9]則是通過多病例驗證中藥配合外治法治療瞼緣炎的有效性,徐靜[10]自擬祛風明目中藥配合三黃湯熏洗治療鱗屑性瞼緣炎及潰瘍性瞼緣炎臨床療效更佳。由此可見,中醫(yī)治療瞼緣炎,除了全身辨證論治內(nèi)服湯劑之外,還可以配合中藥外用熏蒸及熏洗法等,臨床均取得較好療效。西醫(yī)以熱敷、按摩及清理等物理方法,配合抗生素及免疫抑制劑等,如陳淑華[11]用0.05%碘伏每日1次擦拭瞼緣,連續(xù)擦拭三天即可治愈瞼緣炎,柯蘭等[12-13]將激素類眼藥水或者眼膏應用于瞼緣炎患者不僅可以減少局部組織的菌群,還可以改善眼紅、眼癢及瞼板腺分泌物狀態(tài)及開口情況,但長期使用可能會出現(xiàn)不良反應(如過敏反應、眼壓升高)。
本研究中使用的銀翹散出自《溫病條辨》,為三大辛涼解表方劑之一,是治溫熱、衛(wèi)分表熱證的首選方,有輕宣涼透的作用。吳氏所言:“此方之妙,予護其虛,純?nèi)磺迕C上焦,不犯中下,無開門揖盜之弊,有輕以去實之能?!狈接蛇B翹、銀花、苦桔梗、薄荷、竹葉、生甘草、荊芥穗、淡豆豉及牛蒡子組成,方中銀花和連翹為君藥,重用這兩味藥,意在有三:一是清熱;二是透表,使邪有所出,通過表氣的透達而外出;三是辟穢。而方中薄荷以助君藥增強解表祛邪的作用,同時配伍荊芥穗、淡豆豉及牛蒡子為臣藥,其目的一是可開皮毛,鼓動陽氣,有助于透邪解表,二是為了防止涼遏太過反而使皮毛閉塞,邪不得解。佐以桔梗、甘草以宣肺止咳,以助主藥清在肺之熱及透邪外出;竹葉、蘆根清熱、生津、止渴,二藥生津可有兩重意義,一則補熱邪已傷之津液,二則預防溫邪傷津之患。全方共奏辛涼解表,清熱解毒之功。目前通過臨床研究發(fā)現(xiàn)銀翹散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炎及抗過敏的作用,因此呂明惠[14]根據(jù)銀翹散藥理研究將其用于治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目前銀翹散廣泛應用于內(nèi)科、兒科、皮膚科急面部神經(jīng)疾病等,且均是以口服為主。而銀翹散在眼科中應用一般多用于眼表疾病,如胞生痰核、眼丹、椒瘡等[15]。
從眼部疾病特點來分析,目竅易受風熱所襲,外邪引體內(nèi)熱郁上行眼目,故眼疾屬于熱證者居多。古人曰火郁發(fā)之,而銀翹散正有此功,使祛邪而不傷正。中醫(yī)外治大師吳尚先認為“外治之理,即內(nèi)治之理;外治之藥,即內(nèi)治之藥。”本研究主要是根據(jù)中醫(yī)理論,提倡中醫(yī)外治法,打破銀翹散常規(guī)口服的方法,將此藥與中藥熏蒸療法相結(jié)合,利用藥物蒸后所產(chǎn)生的蒸汽直接作用眼部,從而達到治療目的。
本研究結(jié)果提示,治療組患者的總有效率(91.67%)高于對照組(77.08%),治療后,治療組患者的淚液分泌量多于對照組,淚膜破裂時間長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銀翹散外用熏蒸的療效明顯優(yōu)于瞼板腺按摩配合抗炎眼藥水及眼膏,且該療法坐用直接,療效確切,適應癥廣,易于患者接受。同時可廣泛應用治療過敏性結(jié)膜炎、角膜炎、角膜潰瘍、鞏膜炎等無分泌性眼表疾病,是中醫(yī)治療的延伸和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劉家琦,李鳳鳴.實用眼科學[M].3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2:235-236.
[2]彭清華.中醫(yī)眼科學[M].10版.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2016:101-103.
[3]Lindsley K,Matsumura S,Hatef E,et al.Interventions for chronic blepharitis[J].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2012,(4):CD005556.
[4]周筱榮,萬明寶,邱翠華.中藥熏洗治療瞼緣炎療效觀察[J].中醫(yī)臨床研究,2017,9(33):114-115.
[5]韋企平,周劍.中醫(yī)眼病案例分析實用[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0:11-12.
[6]高英,劉瑩,符碧峰.瞼板腺功能障礙的研究進展[J].中國眼科醫(yī)學雜志(電子版)2016,26(3):201-205.
[7]何林華,于文洲.中藥內(nèi)服配合熏洗治療瞼緣炎體會[J].實用中醫(yī)藥雜志,2016,32(5):503.
[8]徐蘊.五味消毒飲熏洗按摩聯(lián)合電離子導入治療瞼緣炎56例[J].浙江中醫(yī)雜志,2016,11(51):821.
[9]郗惠毅.中藥煎劑外洗治療瞼緣炎96例[J].新中醫(yī),2003, 35(3):62.
[10]徐靜,鞠勝.祛風明目中藥口服配合三黃湯熏洗治療瞼緣炎70例療效分析[J].中外醫(yī)療,2015,(3):149-151.
[11]陳淑華.試用0.05%碘伏治療瞼緣炎[J].錦州醫(yī)學院學報,1998,19(4):52.
[12]柯蘭,楊燕寧.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治療瞼緣炎臨床療效的Meta分析[J].國際胞科雜志2017,17(11):2045-2049.
[13]海鷗,安潔.典必殊眼膏治療瞼緣炎療效觀察[J].中國美容醫(yī)學,2010,19(6),913-914.
[14]呂明惠.加味銀翹散治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62例觀察[J].蚌埠醫(yī)學院學報,2002,6(5):435-436.
[15]王淑梅,楊光.銀翹散在眼科臨床的運用[J].遼寧中醫(yī)雜志,1987,30(11):28-29.
(收稿日期:2018-06-20? 本文編輯:孟慶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