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一達(dá)
過年,講究有年味兒。所謂年味兒,就是過年的氣氛。這種氣氛有過節(jié)時家家戶戶張燈結(jié)彩的氛圍裝點(diǎn),有人們忙著回家忙著買年貨的過節(jié)心氣兒,更有飄逸在城市大街小巷過年的味道。
比如家家戶戶準(zhǔn)備過年炸的油香味兒,與孩子們放鞭炮的煙火味兒混合在一起的特有的味道。這些可視可聞的味道構(gòu)成了無形的喜慶、熱烈、祥和、祈盼、和諧的年味兒。
年俗中有文化
老北京的過年,是從臘月二十三小年開始,一直延續(xù)到正月十五。在這長長的二十多天里,幾乎每一天都有講兒。
京城有個年俗順口溜兒:小小子兒,你別煩(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日;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煮白肉;二十七,殺公雞;二十八,把面發(fā);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
過年要有年味兒,在這辭舊迎新的節(jié)日里,老北京的年俗順口溜兒,非常有趣地反映了京城老百姓過年的年味兒。
過年最能體現(xiàn)民俗,按照傳統(tǒng)民俗,春節(jié)的頭七八天,每一天該干什么,都是有講究的,而且這些講究不是隨口編出來的,追根溯源,年俗順口溜兒里每種講兒都有其中的出處。
比如“二十三,糖瓜粘”。糖瓜兒,北京人也叫關(guān)東糖,因?yàn)檫@種糖最初是滿族人從關(guān)外帶到北京的。為什么這天要吃糖瓜兒呢?因?yàn)榕D月二十三,是灶王爺升天的日子。人們?yōu)榱俗屧钔鯛敗吧咸煅院檬隆?,所以得在他的嘴上抹點(diǎn)兒糖。由此演變成臘月二十三,吃糖瓜的民俗。
在老北京,家家戶戶都供著灶王爺,把他視為一家之主。所謂灶王爺就是一張紙印的畫像。臘月二十三這天,要把這張畫像摘下來,嘴上抹上糖瓜兒,然后送他上天言好事。
怎么送?就是在院里找火柴把他的畫像燒了,讓他化做一縷青煙上天,等到正月初二,再把他接回來,也就是再買張灶王爺?shù)南駫焐稀?/p>
過年的吃喝,老北京講究一個更字。
吃什么喝什么?您挨著天數(shù):先炸豆腐,后煮白肉,再殺公雞,最后是把面發(fā),當(dāng)然這些并不是現(xiàn)做現(xiàn)吃的,而是做成半成品預(yù)備下,到大年三十晚上祭祖、做年夜飯的時候才能吃。
孩子是年味兒的開心果
不過,嘴饞的孩子看到這些誘人好吃的往往會流口水,忍不住偷嘴的事兒在所難免,所以家里的老人會編出一些所謂的忌諱來誆孩子,比如家里的年貨不能偷著吃,吃了會爛嘴邊。
我姥姥是河北安國人,特別會吃,每到“二十八,把面發(fā)”這天,她會把發(fā)好的面里,加進(jìn)糖、雞蛋和不同的香料,然后捏成耗子、蜈蚣、蛇等“五毒”形狀,用油炸。炸出來的“五毒”餅焦脆,非常好吃,但不能現(xiàn)吃,要等到大年三十晚上才能吃。
但孩子哪能等到幾天以后呀?記得有一年,我趁姥姥不注意,一下偷了十幾個炸好的“五毒”餅,分給妹妹和院里的其他孩子吃。孩子們都愛吃,還攛掇我再去偷。我二次下手時,被姥爺發(fā)現(xiàn)了。
按照家規(guī),我本應(yīng)該挨一頓臭揍,但快過年了,老北京人忌諱家里聽到哭聲,所以免遭一頓打??赡苁抢牙雅挛以偻党裕瑢ξ艺f:“拿吧,吃了你就會爛嘴邊,還會成豁牙子?!?/p>
這句話可把我嚇壞了。記得那個春節(jié),我天天照鏡子,看自己的嘴會不會爛或豁。那年我才5歲多,哪懂這是姥姥在嚇唬我?
小的時候,最喜歡過年,因?yàn)槊康竭^年,我都會從家里的長輩那里得到一些壓歲錢,同時長輩們也會帶我去逛廠甸廟會。在廟會上,不但能看到各種花會表演,而且還能買到許多好玩意兒。
人們之所以把過年叫春節(jié),是因?yàn)檫^一年長一歲,過年是棄舊迎新,是冬天的結(jié)束,春天的開始。而孩子是一個家庭的未來,他們寄托著家人美好的希望,也是烘托年味兒的一道風(fēng)景。
過年也是精神上的享受
看來,人們過年不光是重視物質(zhì)上的享受,把精神上的享受也很當(dāng)回事兒。過年貼門神、貼對聯(lián)、貼窗花、掛燈籠等等,不光是北京的民俗,全國各地都有這個傳統(tǒng)。搞這些活動,一方面是烘托年味兒;另一方面也是為了體現(xiàn)精神上的一種向往和追求。
春節(jié)是中華民族重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毫無疑問,過年要有年味兒。為了過好年,人們要搞衛(wèi)生、洗澡理發(fā)、貼門神、貼對聯(lián)、貼窗花、殺豬宰羊、燉肉炸豆腐,這些都是年前要干的事兒。
過年是棄舊迎新,就是要去掉即將過去的一年的不愿意看見的東西,按老北京的講究,大年三十晚上,要扔一些舊鞋舊衣服,美其名曰:扔晦氣。
同時,正月是不能洗澡和理發(fā)的,所以在春節(jié)前,要洗邋遢,去晦氣。每年的臘月,是理發(fā)館和澡堂子一年當(dāng)中最忙的時候。
現(xiàn)在人們過年更強(qiáng)調(diào)的是年俗的精神本質(zhì),即慎終追遠(yuǎn),溫故知新,展望未來,迎接春天。比如年俗中的貼對聯(lián),貼窗花,掃房子,洗邋遢,以及祭祖,拜年等,都蘊(yùn)含著非常美好的寓意,都是我們應(yīng)該傳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