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美環(huán),李北坤,毛文禮,吳志群
(廣東省英德市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廣東 英德 51300)
B族鏈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 GBS)是一種革蘭氏陽性菌,主要寄生在女性陰道中,正常女性對該菌的抵抗力較強,較少因為該菌出現陰道炎癥,但孕期女性身體各方面發(fā)生顯著變化,對刺激的敏感度增加。因此,孕婦感染GBS可能會導致胎膜早破、早產或產后感染等不良妊娠結局[1]。對新生兒來說,從陰道分娩的過程中很可能會被GBS感染,從而引發(fā)肺炎、敗血癥等嚴重疾病,甚至導致新生兒死亡[2]。因此,孕婦孕期應該嚴格注意自身陰道清潔衛(wèi)生,減少細菌感染。此外,孕婦在產檢過程中應該密切關注自身GBS攜帶情況,并根據需要,在醫(yī)師指導下接受治療,盡可能避免不良妊娠結局的發(fā)生[3]。本研究回顧性分析了162例35~37周孕婦的GBS帶菌情況和妊娠結局的差異,現報告如下。
選取2018年1月-2018年7月進入本院體檢和生產的產婦162例進行回顧性分析,根據B族鏈球菌(GBS)培養(yǎng)結果分為帶菌組(42例)和正常組(120例)。帶菌組中初產婦37例,經產婦5例,年齡22~30歲,平均(26.42±3.12)歲,孕周35~37周,平均(36.15±1.21)周。正常組中初產婦107例,經產婦13例,年齡22~32歲,平均(27.64±3.25)歲,孕周35~37周,平均(36.33±1.25)周。兩組年齡、產次和孕周時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納入標準:①所有孕婦均在本院建檔,孕期體檢和分娩均在本院進行;②本研究中孕婦均未參與其他研究;③經影像學檢查均為單體活胎;④妊娠期無其他感染者;⑤孕婦自愿將病歷資料用作本研究,簽署《科研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孕周低于35周或大于37周者;②患有嚴重妊娠期糖尿病、高血壓者;③不能配合檢查者;④病歷資料不全者。
取樣:先拭去陰道過多的分泌物,采用無菌拭子插入陰道內至1/3處,沿陰道壁輕輕旋轉取得分泌物,將采集的拭子置于無菌管中,密閉送檢。采用聚合酶鏈式擴增(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及熒光標記探針,檢測臨床標本中B族鏈球菌(GBS)特定基因(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 CAMP),從而判斷B族鏈球菌的存在。試驗儀器采用美國ABI-7500熒光定量擴增儀,試劑采購于博爾誠(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所有實驗操作均嚴格按照試劑盒說明書進行操作。
①統計兩組病歷資料中孕婦的分娩方式。② 統計兩組孕婦在分娩過程中出現孕婦妊娠不良事件發(fā)生率,包括:胎膜早破、早產、羊水污染、宮內窘迫、產褥感染的人數并進行比較。胎膜早破:陰道口突然流出大量液體,陰道窺具檢查見液體自宮頸流出或后穹窿積液中見到胎脂樣物,酸堿試紙測定陰道分泌物pH試紙變藍(pH≥6.5);早產:妊娠滿28周至不足37周間分娩者;羊水污染:出生時胎糞污染羊水;產褥感染:排除其他原因導致孕婦產后出現持續(xù)性發(fā)熱、局部紅腫、壓痛、惡露異常等。③記錄新生兒出生3 d內新生兒不良事件發(fā)生率,包括:肺炎、窒息、敗血癥和新生兒黃疸的人數。肺炎:X線檢查肺部出現典型病變;窒息:出生時出現明顯呼吸抑制,且在出生后1 min內仍無法建立有效的自主呼吸,臍動脈血氣分析pH<7.15,排除其他原因導致的新生兒評分≤7分;敗血癥:血培養(yǎng)或無菌體腔內培養(yǎng)出致病菌;新生兒黃疸:根據臨床表現及膽紅素,相關實驗室檢查等可進行診斷,可采取靜脈血或微量血方法測定血清膽紅素濃度。
數據均采用SPSS 20.0軟件進行分析,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組間分娩方式、妊娠結局比較及新生兒不良事件發(fā)生率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帶菌組孕婦順產率低于正常組(P<0.05),產鉗助產率高于正常組(P<0.05),但兩組剖腹產和剖宮產率比較(P>0.05),見表1。
表1 兩組孕婦分娩方式比較 例(%)
帶菌組產婦出現胎膜早破、早產和產褥感染的比例明顯高于正常組(P>0.05),但兩組出現羊水污染和宮內窘迫的比例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孕婦妊娠不良事件發(fā)生率比較 例(%)
帶菌組新生兒出現肺炎、黃疸癥狀的人數明顯多于正常組,且兩組新生兒不良事件發(fā)生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新生兒不良事件發(fā)生率比較 例(%)
臨床上檢測GBS細菌的方式方法有多種,各自有不同的優(yōu)缺點,傳統菌培養(yǎng)及檢查方式耗時較長,操作相對繁瑣,且陰道、直腸等其他菌會抑制GBS細菌生長,培養(yǎng)難度相對較大;目前PCR熒光標記探針法使用較為廣泛,適合快速且大規(guī)模樣本篩查,且能檢測出已死亡的GBS細菌[4]。臨床研究發(fā)現,GBS對孕婦的絨毛膜具有較強的吸附和穿透作用,因此該菌可在感染后短短幾小時內侵入機體并定植于女性陰道[5]。
有學者研究發(fā)現,約有10%~35%的妊娠女性攜帶有GBS,本文檢測162例35~37周孕婦結果發(fā)現有42例孕婦為GBS攜帶者,占比達到25.93%,與大數據基本相符。藍惠華等[6]的研究結果中孕婦GBS陽性檢出率為5.29%,低于本研究結果,這可能是檢測方法、取樣方式或本研究樣本量較少所致。帶菌組孕婦順產率35.71%明顯低于正常組62.50%,產鉗助產率16.67%明顯高于正常組2.50%,說明GBS帶菌可能對產婦的分娩方式造成影響,這可能是因為孕婦被GBS感染后,身體出現較強的應激反應,從而導致孕婦身體和心理發(fā)生變化,體現在分娩時胎兒娩出困難,需用助產鉗等工具幫助胎兒娩出。閆思思等[7]認為,助產鉗易造成新生兒肩部骨折或造成產婦陰道損傷,建議臨床非不得已再考慮助產鉗。此外,本研究發(fā)現,帶菌組孕婦出現胎膜早破、早產和產褥感染的比例明顯高于正常孕婦,這說明感染GBS可能會增加孕婦妊娠不良事件的發(fā)生率。這可能是因為GBS侵入機體后引起炎癥細胞的吞噬,加上細菌釋放的蛋白水解酶作用,均對胎膜產生了一定的侵蝕作用,造成了胎膜早破,進而引發(fā)早產。張梅娟等[8]研究還發(fā)現,GBS陽性孕婦在分娩后發(fā)生產褥感染的概率遠大于正常孕婦。
新生兒多在分娩經過陰道時發(fā)生GBS感染,新生兒剛脫離母體,對外界細菌的抵抗力幾乎為零,此時感染GBS很可能導致新生兒窒息、肺炎、敗血癥、腦脊炎甚至死亡等嚴重不良事件。本研究結果發(fā)現,帶菌孕婦所產新生兒出現肺炎、黃疸、窒息和敗血癥等不良事件的人數明顯多于正常組,說明新生兒被母體感染GBS的可能性較大,且產后出現各類不良時間的概率大。米陽等[9]研究中,帶菌產婦所產新生兒出現胎兒窘迫、肺炎、窒息等不良事件的發(fā)生率約為54.90%,遠高于本研究結果,可能是因為地域差異和樣本量差異所致。
綜上所述,本研究中162例中有25.93%(42/162)的孕婦攜帶GBS,且?guī)Ь袐D出現胎膜早破、早產和產褥感染的可能性增加,所產新生兒出現肺炎、黃疸、窒息和敗血癥的概率也明顯升高,臨床應對GBS帶菌孕婦進行觀察并盡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