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風
●“吃”掉甲烷防爆炸 瓦斯是甲烷等易燃氣體的統稱,這種氣體在煤礦中自然產生,累積到一定濃度后,就容易引起井毀人亡的大爆炸。為了避免這類慘劇的發(fā)生,科學家研究了不少辦法。不久前,印度科學家找到了一種甲烷細菌,它生來就愛“吃”甲烷,易燃的甲烷經過它的“消化”,就會變成不會燃燒的氣體。在甲烷濃度達99%的礦井中,放進大量的甲烷細菌,不出一星期,細菌就能吃掉84%的甲烷,因此能輕而易舉地防止爆炸。
●讓蚊子“干死” 最近,在中東某地的沼澤里,科學家找到了一種滅蚊細菌。它能鉆進蚊子的體內進行繁殖,并產生出一種能吸水的蛋白質,透過蚊子的細胞膜吸收細胞中的水分,從而使細胞失水收縮,讓組織器官像曬干的泥土般龜裂開來,蚊子也就一命嗚呼了。
奇怪的是,滅蚊細菌只對蚊子感興趣,對別的昆蟲、鳥獸、家禽、家畜一概無害。科學家把0.4千克的滅蚊細菌放在4000平方米的土地上,48小時內就消滅了90%以上的蚊子,而且這種滅蚊方法不會造成環(huán)境污染。
●“耕云播雨” 在眾多人工降雨的方法中,細菌降雨是最奇妙的一種。美國科學家已經發(fā)現了好幾種能凝聚水蒸氣的催雨細菌。它們“住”在大海的氣泡里,在海浪擊碎氣泡后,細菌升到空中,將空氣中的水蒸氣凝聚成水滴產生降雨。也許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就能派這些細菌到藍天上去“耕云播雨”了。
●發(fā)電 近年來,科學家從一種細菌中成功提取出甲醇脫氫酶來代替金屬當催化劑,使化學能轉變成電能的效率提高了60%~70%。而且,細菌大量繁殖,產生出大量的酶,從而使電池的成本大幅降低。這種用細菌酶做的電池就是細菌電池。
●高效產油 在加拿大的一個咸水湖里,科學家發(fā)現了兩種共生的細菌——紫色細菌和無色細菌。紫色細菌能“吞”進二氧化碳,“吐”出有機物;然后無色細菌再“吞”下這種有機物,“吐”出一種含有碳氫化合物的液體。這種液體經過加工,就能成為可以提取燃料的原油??茖W家估算,在3平方千米的湖水中培養(yǎng)這種細菌,一年之內就能制造出22億升原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