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 靜
(浙江省麗水市縉云縣紫薇小學 ,浙江 麗水 321400)
常言道“文不厭百改”,好作文是改出來的。古今中外成名作家均注重文章的修改即能充分證明修改的重要性?!读x務(wù)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也就此作了專門的強調(diào),對中年級提出:“能修改習作中有明顯錯誤的句子?!睂@高年級提出:“能初步修改自己的習作,并主動與他人交換修改,做到語句通順,行款正確,書寫規(guī)范、整潔?!?/p>
但在學生實際的習作中,他們認為學生作文,教師批改,天經(jīng)地義,不容代替。還有的學生不知道如何來修改自己的習作,因此,教師應(yīng)該在開始練習寫作就從選擇材、立意、篇章結(jié)構(gòu)、語言文字、標點符號等多方面示范修改習作的方法,讓學生掌握習作修改的技巧,培養(yǎng)學生自我修改習作的能力。下面,就結(jié)合實例談?wù)勂匠J痉吨笇W生修改作文的做法:
教師的示范修改,對學生來說就是榜樣引領(lǐng),學生往往會以教師所示的方法為依據(jù),并進行修改。而修改符號的示范,則簡單明了,又通俗易懂,容易操作。讓學生掌握符號修改,會使學生終身受益。
從學生的習作看來,標點的錯誤主要是有使用和占格這兩大問題。對于中段學生來說,他們在使用標點時,最常見是會有“前引號”而忘寫“后引號”,這是因忘寫標號而出錯,也有學生是不明白是什么時候表示話已說完,要加上標號。因而在示范修改時,第一遍看過去要找“引號”是否成雙成對出現(xiàn)的,若沒有,趕緊補上。
除了標點的使用出錯外,還有標點的占格也容易出錯。因而,在示范修改標點時,就提醒學生幾種特殊情況下標點的占格。當文字在最后一格,而此時后面跟著后引號或后書名號,就只能寫在最后一格,不能寫在另起一行開頭。如:
×ד ×××××××”××《 ×××××××》
在習作時遇到省略號、破折號在最后一格時,要特別注意占格,不能超越最后一個格子,但可以往前一個文字擠半格,大概占三分之一左右。
中國的漢字,同音字、形近字比比皆是,學生在寫作時,注意力大部分集中在思考內(nèi)容上,因此,對文字難免有疏忽,出現(xiàn)這樣那樣的錯字。所以,學生作文的第一遍的修改中,除了修改標點,就要注意尋找錯字、別字,并用規(guī)范的符號進行修改。
小學生由于認知能力發(fā)展的局限,他們在寫作時,思考總是先于書寫,或者由于語言發(fā)展的限制,他們在習作,對句子的表達總會出現(xiàn)各種問題。因此,讓他們在習作完成時,教師示范幫助尋找病句。但凡是病句,都要在下面畫上橫線,寫出病因,并在旁邊做好修改。如:他暗自悲傷,坐在一旁號啕大哭起來了。
前后矛盾,改為:他暗自悲傷,坐在一旁偷偷落淚。
通過這樣的示范,學生就會明白作文修改得使用規(guī)范符號,先改不恰當?shù)臉它c、寫錯的字,再改有語病的句子。在平常的寫作中,就會注意起這些細節(jié),達到了“改是為了使自己少犯同樣的錯”的目的。
在小學生的作文中,往往會出現(xiàn)文章寫不長、內(nèi)容不具體或文章的條理不清晰等情況,盡管教師在課堂上做了這樣的那樣的要求、提示,可學生的作文就是不切題或中心不明確等問題,導致作文沒得高分。這就要求在示范修改時,選擇含有共性的文章,引導學生從選材、細節(jié)、條理方面進行討論,對例文進行修改,獲得作文修改的知識經(jīng)驗和方法技能。
在學生作文初稿完成后,尋找有共性的習作,在大屏幕上呈現(xiàn),并提出標準:作文的內(nèi)容是否完全符合題目規(guī)定的要求。如六年級的一次考場作文要求是“通過具體事例,表現(xiàn)冷或暖的一瞬”。結(jié)果有學生就寫了《寒心的一瞬間》,從“考試考砸了,同學的嘲諷來表現(xiàn)讓人寒心的一瞬,接著又從父母的關(guān)愛表現(xiàn)暖心的一幕”。對于這類作文,就是選材要引導,要抓住同學們的語言、動作描寫他們?nèi)绾纬爸S,而將后面“暖心的一幕”刪除,文章就會切題。
課標在課程總目標提出:“能具體明確、文從字順地表述自己的意思?!彪m然,新課標并沒有“細節(jié)突出”的說法,但寫一篇文章,必須讓人感受到你對重點部分的詳細描寫。如五上期末的考場作文《想起那件事我就》,許多學生都寫到“想起那件事我就高興”、“想起那件事我就傷心”等,不少作文中都出現(xiàn)了“我真高興”或“我真難過”等句子,可字里行間卻看不出“高興”、“開心”或“傷心”,這就是典型的用概括化的詞語進行概括性的總結(jié)了。為了讓學生明白如何表現(xiàn)自己的心情,設(shè)計三步驟:
1.動作描寫:當你開心時,你會有哪些舉動?哪怕是在別人看來是有點不尋常的?
2.語言敘述:在那時候,你除了舉動的不同,或許你肯定也會說些什么吧?
3.環(huán)境襯托:周圍的一切,會隨著你的心情變化,肯定也會不同于往日,那又會怎樣呢?
根據(jù)這些提示修改文章,于是就有學生這樣修改:“我‘耶’地大叫一聲,幾步就跑到奶奶跟前,一把拽過奶奶的手,轉(zhuǎn)了一圈又一圈。奶奶滿頭的銀發(fā),在陽光的照耀下,白得透明,看上去特別慈祥。”
從而讓學生明白,細節(jié)的描寫是通過具體的動作、語言、環(huán)境來描繪,讓讀者從這些行為表現(xiàn)中感受到人物的心情狀態(tài),這才是對生活的還原,這才有感染力。
推敲文章的結(jié)構(gòu)安排,是作文修改的重點,也是難點。對這方面的修改,首先求“通”,再求“巧”。求通即作文時要求做到思路通暢、條理清楚、重點突出。修改時檢查:整篇作文有沒有一定條理,有沒有顛三倒四的地方,有沒有前言不搭后語、不連貫的地方。在“通”的基礎(chǔ)上,還可“求巧”,求巧即要求結(jié)構(gòu)巧妙,行文講究一定技巧。
評語是指對學生習作中存在的問題及時反饋,是提高學生習作能力、養(yǎng)成修改習慣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小學生文筆很稚嫩,有很多不盡人意的之處,這就需要教師的引領(lǐng),像批改學生的習作時,就可以寫上幾句評語,既要肯定學生練筆的優(yōu)點,也要提出欠缺之處,讓學生在受到表揚的同時也能看到自己的不足之處,從而進行有針對性的修改。
在學生的作文中,除了文章表達上的問題外,還有書寫方面等問題。近幾年,在市里畢業(yè)考的網(wǎng)閱中,都發(fā)現(xiàn)不少文質(zhì)優(yōu)美的習作,可由于書寫的問題,導致不能得高分,這就需要教師用評語引領(lǐng),讓學生明白自己作文存在的書寫問題。
在學生寫作時,他們往往會沉浸在內(nèi)容的思考中,而忽略了開頭空兩格,或者忘記了分段,一篇文章寫下來,只有常見的“三段式”。這時,教師的評語提點,能將不能及時傳達的信息記錄下來,并起到提醒學生的作用。
學生在習作里,不注重審題,或?qū)懽鲿r為了突出人物性格特點,而忽略了文章的立意。如四上《我家是個動物園》中,有的孩子都把媽媽寫成了“啄木鳥”,發(fā)現(xiàn)問題就揪住不放;不少孩子都把媽媽“母老虎”,常常在家里“河東獅吼”,字里行間似乎有討厭之情,在這些情況下,教師就要對作文進行立意的指導,給作文中加上“但是”一詞,讓筆鋒一轉(zhuǎn),就能體現(xiàn)一家人濃濃的愛意。
每個學生在教師的示范修改后,已初步具備修改作文的意識和能力。教師就要及時地引導學生獨立修改自己的作文。通過學生自改作文,可以提高語感水平,增強寫作的自控意識,鞏固謀篇布局、譴詞造句的能力,同時也培養(yǎng)了他們的責任心。學生通過每次修改前后的對比,實實在在領(lǐng)悟到了認真修改的好處,從而極大地提高了他們對修改的認識和興趣,逐漸內(nèi)化為自覺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