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大洲
摘 要:本文主要對新時代下大中小學德育銜接問題進行了探討研究。文章在對德育、大中小學德育銜接相關概念進行闡釋的基礎上,指出新時代下大中小學德育銜接存在的問題,并有針對性地探討提出了相應的建議和對策。
關鍵詞:大中小學德育銜接 德育 銜接 學校
引 言
一直以來,我國對大中小學的學生德育工作都給予了高度重視,并且提出了要積極構建大中小學幼小銜接的德育工作體系。同時要求各級各類學校都應該按照處于小學、中學、大學不同教育時期學生的具體特征、理解能力以及思想狀況,對德育工作內(nèi)容與目標進行較為有效地規(guī)范,對相關德育課程進行科學、合理地設置,在總體層面對小學、中學、大學德育工作進行有條不紊地過渡與銜接。但是在新時代的大背景下,我國小學、中學、大學在德育銜接方面還存在很多問題和不足,亟需盡快有針對性地加以解決。
一、相關概念闡釋
(一)德育
德育可以從廣義和狹義兩個層面來進行理解。廣義層面的德育主要是指家庭德育、學校德育、社區(qū)德育以及社會德育等。狹義層面的德育就是指學校德育,具體而言就是各級各類學校的教育工作主體有意識、有目的地對受教育者開展的品德培養(yǎng)方面的活動。
(二)大中小學德育銜接
大中小學德育銜接主要是指相關部門為了達到大學、中學、小學各個階段的德育能夠有機銜接和聯(lián)系的目的,而采取的一系列的規(guī)劃組織手段,促使受教育者的德育培養(yǎng)可以順利地由小學階段逐步向中學、大學階段過渡。
二、新時代下大中小學德育銜接存在的問題
(一)德育內(nèi)容方面的問題
小學開展德育工作的內(nèi)容主要是品德和社會生活,和中學、大學幾乎沒有多少重復,但是中學與大學在開展德育工作方面存在較多的內(nèi)容重復現(xiàn)象。尤其是高中和大學的思想政治課內(nèi)容存在較大程度的雷同。比方說高中思想政治課的哲學部分,大學的思想政治課也有這一部分的內(nèi)容,而像哲學內(nèi)容里面的很多原理不但非常枯燥,而且十分抽象,這些哲學原理本應該結(jié)合具體案例進行詳細講解,但是實際的課本對這些內(nèi)容經(jīng)常是寥寥數(shù)語,讓很多學生,尤其是理工科的學生感到非常的晦澀難解。
(二)德育目標方面的問題
依據(jù)我國有關部門的要求,大中小學的德育目標應該具有較為明確的層次性。但是實際上,大中小學的德育目標存在一定程度的層次不分明問題。不管是現(xiàn)如今的小學、中學,還是大學,基本上都將“四有”、“五愛”作為德育目標,差別不是很大,從而在很大程度上對學生的實際身心健康發(fā)展造成負面影響。
(三)德育方法的問題
小學階段,德育方法還相對較為豐富,除了教師在思想品德和社會課堂上進行講授之外,還有舉行一些課外德育活動,比方說周一升國旗、去烈士陵園掃墓等,但是到了初中、高中階段之后,由于學生面臨的升學壓力非常大,老師、家長和學生都將關注的焦點放在學生升學上面,德育活動常常為忽略,甚至是取消。而到了大學階段,德育的方法更為單一,僅僅是通過老師的課堂講授來開展,根本無法對學生的多元化需求進行滿足,無法達到對于學生較強的吸引力。
三、新時代下大中小學德育銜接問題的建議和對策
(一)德育內(nèi)容應該努力做到貼近生活和學生
第一,德育內(nèi)容應該貼近生活。新時代下大中小學德育應該堅持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出發(fā),對學生的實際生活進行關注,注重對學生現(xiàn)實生活問題的解決,促使學生在貼近生活的德育活動中體驗到來自道德方面的力量,努力形成正確的道德評價與道德判斷。不管是小學、中學,還是大學,其德育都應該增加一些學生生活應用方面的內(nèi)容,讓學生自覺養(yǎng)成在生活中勤于實踐和勤于動手的能力。第二,德育內(nèi)容應該貼近學生。小學階段的德育內(nèi)容應該注重對學生良好生活、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中學階段的德育內(nèi)容應該針對學生青春期的一些生理心理特點來選擇,確保中學生能夠快樂地度過青春期,健康地成長。還應該開設一些心理輔導內(nèi)容,讓中學生能夠正確作出人生十字口的各種選擇;大學階段的德育內(nèi)容應該開設一些婚姻愛情、職業(yè)生涯發(fā)展等方面的內(nèi)容。
(二)德育目標要全面體現(xiàn)層次性
從品德發(fā)展來講,小學和中學時期是學生道德品質(zhì)形成發(fā)展以及成熟定型的關鍵時期。大學時期是學生道德品質(zhì)逐步調(diào)整和完善,持續(xù)提升道德整體水平的時期;從人生觀發(fā)展來講,中學時期,學生開始對人生進行初步思考,盡管思考的較為膚淺和模糊。大學時期,學生開始對生活的真正意義進行探究,對人生觀的思考也更為深入和明確。所以說,小學、中學和大學應該根據(jù)每一個學習階段學生的各種具體特征,制定和明確具有層次性的德育目標。另外,各級各類學校還應該做好小學升初中、初中升高中、高中升大學各個過渡時期德育目標之間的有效銜接,確保符合各階段學生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和特點。
(三)選擇使用多元化的德育方法
因為學生在一生成長的過程中,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這些因素既有積極因素,也有消極因素。所以說一個學生唯有持續(xù)不斷地接受一些正面的道德教育,不間斷地改造自己的思想,才可以最終成為一個思想道德水平比較高的人。鑒于此種情況,各級各類學校應該牢固樹立對學生開展終身德育的理念,同時還應該努力對社會、家庭、學校三個層面的資源進行高效整合和有序銜接,構建和完善一個綜合、科學的學生德育工作網(wǎng)絡。另外,各級各類學校都應該在德育工作中,堅持理論和實際相結(jié)合的方法。無論小學生、中學生,還是大學生,都要摒棄過去單一的德育課堂教學模式,堅持德育方法的多元化,引導各個階段的學生通過積極參加各種有意義、充滿正能量的社會實踐活動,有效體驗社會實踐生活,將學生各個學習成長階段的德育進行有效銜接,幫助學生全面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zhì)。
結(jié)束語
總而言之,做到新時代下大中小學德育銜接工作,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需要社會、學校、家庭都付出一定的努力。尤其是,各級各類學校應該轉(zhuǎn)變觀念,明確重點,持續(xù)健全完善大中小學各個階段的德育銜接工作。
參考文獻
[1] 鄭敬斌,王立仁.德育銜接問題研究述評[J].上海教育科研.2016年02期
[2] 周琴,胡昂.構建大學德育與中學德育銜接的有效機制[J].北京教育.2017年01期
[3] 葉雷.論大中小學德育有效銜接的概念與標準[J].皖西學院學報.2014年06期